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欧洲西部》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阐述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评价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仁爱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地区》中的第三节《欧洲西部》。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区域地理中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建立在上册已经学习过的有关世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与延伸运用。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优越的自然环境;2、发达国家集中分布;3、繁荣兴旺的旅游业。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指图说出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知道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3、知道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4、理解欧洲西部气候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点: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难点:1、地形特点对气候的影响;2、气候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教法阐述(一)、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评在后” 。本着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的原则与要求,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图文结合法和引导法进行教学。(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因为这种手段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交互性强的特点,能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三、学法指导(一)、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应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把尽量多的知识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教师只提供相关材料,并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其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二)、学习方法的利用1、观察分析法: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的思维能力,通过读看课文中的图片和老师播放的图片,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问题能力都得以锻炼提升。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四、教学过程1、用对比的方法直接了当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比较‘热’的地区,因为它战争不断、炎热干旱、令人不太喜欢;这节课,我要带着大家去游览一个环境优美、令人陶醉的地区,它就是----欧洲西部。” (这样的引入方法既回顾了上节知识,又激起了同学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2、引入之后,板书课题:第三节 欧洲西部(一)3、展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明确重难点)。4、展示“自学指导”内容:结合课本7-3-1和7-3-2图,完成 P36“学习行动”第1题及第2题的(1)(2)小题。(用多媒体出示三张地图,让大家参看。当然,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同学们自学时,老师板书:一、优越的自然环境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5、请B类或C类同学展示自学成果,不正确或者不完全的地方请A类同学进行修改、补充。第1题:(1)本区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本区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 南临地中海。 主要的海湾有北部的波的尼亚湾,南部的比斯开湾;主要的海峡有英吉利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2)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有伊比利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第2题:(1)主要山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主要平原: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地形主要特点: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或者:平原面积广阔)(2)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有五种: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以及寒带气候。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6、引导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难点。难点一:地形特点对气候的影响: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老师播放示意图,帮助大家理解)西风因为本区中部的面积广阔,山脉大致呈 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 深入大陆内部,使得广大地区全年 。因此造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平原东西湿润气流降水均匀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的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类型特点。气温年较差比较 ,全年比较湿润,不适宜大面积种植 。广布,盛产多汁牧草。业发达难点二: P36“学习行动”第2题的第(3)小题:欧洲人酷爱乳 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老师出示结构图,引导大家理解)小农作物草场畜牧7、进行“知识延伸”: (老师展示文字内容及图片,不仅让同学们明白: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欧洲西部的畜牧业虽然很发达,但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上世纪末,英国出现了一种病叫“疯牛病”,每年有成千上万头牛因患这种病导致神经错乱、痴呆,不久死亡。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的也被传染,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萎缩等,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不幸的是,“疯牛病”一波未平,“口蹄疫”风波再起,并且从英国迅速传到了欧洲许多国家,病毒又是通过动物传播给了人。为了消除病毒,欧洲各处浓烟滚滚,无数牛羊惨遭屠杀。实际上,牲畜本无辜,有过失的是人。因为人们在一心追求“利益”的时候,可能为所欲为,不顾环境、不顾后果,到头来遭殃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不能目光短浅,而是要顾及到未来。8、让同学们继续“合作探究”,完成P36“学习行动”第2题的第(4)小题:请将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与相对应的人类活动用直线连接起来。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发展内河航运地形以平原为主 发展海洋运输河网稠密,水量丰富 种植牧草、小麦矿产种类多,煤铁储量大 发展旅游业地中海风光秀丽,阿尔卑斯山雪景优美 最早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地区9、让同学们对P37重点内容进行快速记忆!并且提出两个要求。要求:1、自己先记忆,然后组长提问,组员抢答。(根据表现分等次加分)2、小组轮流提问(第一小组组长提问第二小组成员,第二小组组长提问第三小组成员;依次类推)10、进行“当堂检测”:一、填空题: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 ,占欧洲面积的 左右。 面临海,海岸线 , 面积广阔。2、欧洲西部以 气候为主,冬季 ,夏季 ,全年降水比较 , 密布,水量 。3、欧洲西部的平原主要有 平原和 平原, 山脉主要有北部横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山脉。4、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习惯得益于当地发达的 业。二、选择题:1、欧洲西临(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欧洲西部最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3、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4、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终年湿润D、终年高温多雨5、被欧洲人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A、绿宝石 B、绿色树木 C、绿色海藻 D、牧草海峡F海湾EB洋海峡GA洋C 海半岛2岛2平原2山 脉 2半岛1岛3平原1山脉1半岛4半岛3岛11、在图中说出欧洲西部所濒临的海洋(A、B、C),内海D,海湾E,海峡(F、G),半岛(1、2、3、4),岛屿(1、2、3),山脉(1、2),平原(1、2 )。三、读图题:内 海D2、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回答问题:(1)图中三地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纬度大致相同,都位于 (高、中、低)纬度带;从温度带来看,都属于 带。(2)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说明本区的气温年较差是自西向东逐渐 。(3)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说明本区的降水 变化情况是自西向东逐渐 。(4)本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其特征是: 。(5)如果你和家人冬季去欧洲西部旅游,你会告诉家人那里 ( )A、比我们家乡冷 B、比我们家乡温暖C、和我们家乡差不多 D、比我们家乡干燥五、板书设计本着简洁明了、美观大方、重难点突出的原则,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第三节 欧洲西部(一)一、优越的自然环境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六、课堂评价本着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的原则与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配以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充分利用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工具---地图和地理图片,帮助同学们掌握了知识,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使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以锻炼;并且,也使大家树立起了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