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目 党的性质和宗旨 第二目 党的执政理念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题 (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 2.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议题一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3)全体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注意: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并不是说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当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冲突时,党员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1.执政理念的依据: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为了谁” 人民的地位 (二) 党的执政理念 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2.执政理念的内涵: 新时代人民的期盼:(P17)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党的执政理念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3)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为人民 靠人民 领导人民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78年:党的工作转移到社主义现代建设上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P19探究与分享) 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000年: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现代化强国 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执政理念 1、性质 2、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3、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提出的要求 知识收获 1、依据 2、内涵 3、要求 4、党在21世纪中叶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性质 党的根本立场 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执政理念 两个先锋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立场 连一连 ①这是党的性质、立场和宗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宗旨。P16 ②这是人民地位的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P17 ③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P17 归纳一: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p16三点 2.党的执政理念要求:P18三点 归纳二: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