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回望成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回望成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年级 科目 课题 课型 时间 节数 主备人
初三 道德与法治 第7课第1节: 回望成长 新授课 22 使用人
核心素养 责任意识:初中毕业的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能够在过程中体验与感悟,获得有意义的收获。在总结得失的前提下更加独立,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明确以后的道路。 道德修养:了解初中三年的收获,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正确认识结束与开始的关系。
重点 初中三年的收获。
难点 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视频:董卿《朗读者》开场白 青春的意义 思考: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 师:初中三年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初中生活,我们一起经历酸甜苦辣,有许多收获,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在你的成长日记里一定记录着你的成长轨迹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望青春成长足迹,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日记。 二、自主学习 收获的季节 1、初中三年,我们有哪些收获?(P82) 2、怎样实现自我超越,战胜自己?(P83) 3、为什么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P84) 结束与开始 1、站在初三毕业交汇点上,我们该如何选择?(P78-P79) 三、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环节一:收获的季节: 日月如梭,我们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就要初中毕业了。回首三年,我们一起经历酸甜苦辣,一起快乐成长。三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不断有收获。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成长 三年来,你收获了什么?请在下面的个人成长树上填上“果实”的名称,并与同学们分享。 例如①课本里学到的知识;②实践活动中明白的道理;③学校生活中结交的挚友; ④体育课上锻炼的健康体魄;⑤美术课上提高的绘画和审美能力…… 老师总结:初中三年的收获: 初中三年,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相帮助,风雨同行;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行;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 活动二:超越自我 乌克兰“撑竿跳沙皇”——谢尔盖·布勃卡(Sergey Bubka),曾35次刷新撑竿跳世界纪录。 作为一名撑杆跳高选手,他曾不断尝试冲击新高度,却无能为力。 教练对他说:“闭上眼睛,先把自己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 他遵从了教练的指导,重新撑杆起跳,果然顺利地一跃而过。从此,他超越了自我,一次又一次刷新撑杆跳高世界纪录。 你如何理解教练所说的:“先把自己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这句话。 “心”是指自己的意志;“摔”是锻炼自己,让意志坚强;“摔过去”就能锤炼自己,接近成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 只有正确的认识 自己,勇于战胜自己,实现自我超越,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教师提问: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 学生回答:有过。有一次,我参加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临到上台时,我很紧张,老师鼓励我说:“你一定行,大胆上台“。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平静了心态,发挥正常,最终获得大奖。 3、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初中三年,我们有过迷茫、彷徨、忧虑,但始终勇敢面对,奋力前行。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活动三:情景讨论 古代一位哲学家喜欢四处游历。一次,他约朋友一起爬远方的一座高山。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发现那高山实在太远了,于是决定放弃,朋友感到很沮丧,这位哲学家却仍然很开心。 朋友说:山没爬成,白白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这么开心?哲学家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没有注意到?朋友说: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行走,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哲学家说:那太遗憾了!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美景! 教师提问:(1)“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你如何理解句话? (2)当你的目标无法实现时,你将如何面对?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马上要毕业了,我们不免为未来担心,多了一些焦虑、紧张。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积累,也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感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收获。 环节二:结束与开始: 活动四:我的选择 立足现实,我们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 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 九年级,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许多选择。 材料:有三个人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让他们各提一个要求。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而犹太人要的却是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浑身插满雪茄,大声喊道:“给我火!给我火!”接着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美丽女子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着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我每天与外界保持联系,我的生意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九年级,我们站在一个交汇点上,相聚与别离,升学与工作、学校与社会、过去与未来...有许多可能,有许多机会,我们该如何选择 回望成长经历,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立足于现实,我们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 方法与技能:学会合理选择 (1)、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思考哪些是对自己最有帮助的,哪些是最紧迫的,哪些是一时冲动,那些是认知上的偏见,从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2)、多方面收集信息 为了选择避免简单化,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哪里、谁五个方面系统收集资料。 (3)、掌握选择的策略 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重要性和可能性,从中选择最佳结合点。对重要而现在不可行的,可以暂缓一步,却是重要的可考虑其他替代目标。。 活动5:探究与分享 习近平在五六岁的时候,跟母亲去买有关岳飞的小人书,“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一直记着,并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15岁时,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农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就自己的信念。20岁时,他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村民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30岁时,他主政一方,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走访,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可以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坐标锚定方向。 设问引导: 结合习近平的成长故事,谈谈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应该如何书写青春。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归纳小结。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初中毕业,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许我们会进入更高一级学校,也许我们会步人社会,开始新的旅程。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 五、达标测评 完成《学习实践手册》中的学习 看视频, 思考, 回答。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81-86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教材中找出并标记要点。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提升。 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提升。 老师指导补充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老师精讲点拨 看图片、视频 材料 思考问题 回答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