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科学立法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下学期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科学立法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下学期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9.1科学立法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第一框“科学立法”,讲述科学立法的内涵、原则以及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第一框“科学立法”,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
“探究与分享”通过介绍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历程,引导学生为科学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明确科学立法的重要原则,探究实现科学立法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目“科学立法的内涵”,阐述科学立法的含义,分析科学立法的原则,即要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国情和实际,要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立法工作规律、立法程序,要注重立法技术y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第二目“推进科学立法”,的述要现科学立法,必须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教学目标】
理解科学立法的基本内涵;
2.理解科学立法的原则;
3.理解怎样坚持科学立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科学精神: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的科学立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在科学的法律体系下健康成长。
4、公共参与: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对科学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重点】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的标准;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教学难点】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 学生思考: 思考: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如此猖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如此严峻,应该怎么办?
教师:事实这个问题来学习我们这节课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科学立法
总议题:如何通过科学立法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议题1:什么是科学立法?——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订中体会什么是科学立法
议题2:怎样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更科学地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
第一幕:科学立法的内涵
议题一:什么是科学立法?——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订中体会什么是科学立法
议学情境一:阅读材料《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保持高发态势,筑牢全民反诈防线迫在眉睫》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屡禁不止、屡打不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保持高发态势,筑牢全民反诈防线迫在眉睫。电信网络诈骗以网络刷单、网络贷款、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购物退款等诈骗为主,虽然有些群众接受过反诈骗宣传,但仍然被骗,主要原因是有些群众警惕性不高,防范意识个强,取终内蒿中政治雪汇信”、“害怕”被骗。
立法过程:2021年10月1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确立实施:9月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完善了涉诈异常情形处置的申诉制度,增加规定有关方面应当将处置原因、救济渠道等告知被处置的对象,并按照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申诉渠道,有利于纠偏正向,防范反电信网络诈骗措施本身的任性而为。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从《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过程及其内容中,分析我国在立法过程中有哪些具体要求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少人上当受骗,社会影响极大,危害社会公序良俗。《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实施是势在必行,也是民心所向。我国始终坚持科学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科学立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且符合国情和实际,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真正做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制定适合中国的良法。
议学小结:
科学立法的内涵
1、为什么科学立法?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2 、什么是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3、科学立法的标准
(1)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
立法要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立法方向: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握立法方向
(2)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合理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立法实效:要立良善之法
(3)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3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第二幕:推进科学立法
议题二:怎样推进科学立法?——从《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体会怎样科学立法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始实施!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并阅读材料《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急需堵住现有的管理漏洞》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编撰过程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犯罪,电信诈骗近年来呈多发态势,而且往往是一宗案件便令受害者多年积蓄被席卷一空,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以往发生的类似案件表明,一些银行未落实实名开办账户的制度,一些电信企业为来自境外的电话违法提供接入服务,且对任意改号软件封堵乏力;一些企业违法贩卖公民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购房信息、银行储蓄等信息,给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更多辅助条件。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急需堵住现有的管理漏洞。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编撰过程: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编纂历经哪些过程,这对推进科学立法有何启示?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提取视频关键信息 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议学小结:
二.推进科学立法
1、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充分发扬民主
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知识拓展: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