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标要求】1、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2、明确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3、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精神: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能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2.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教学难点】全面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思维导图】【知识解读】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特别提醒】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是相对立的,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2.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知识拓展】如何做到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不科学思维相对立。②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③科学思维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思维形式正确。【特别提醒】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典例解析】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快缩小群体收入差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真正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②科学思维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③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④科学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科学思维总是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且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①②应选。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③不选。④:说法错误,科学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起决定性作用,④不选。故本题选A。2.下列属于科学思维的是( )③我思故我在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辩证唯物主义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详解】②③: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符合认识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不科学思维,违反了思维的规律,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立足于人类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反映了并不是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既肯定共同又肯定区别,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①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当前人类面临诸多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立足于人类的挑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①符合题意。②: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内容真实,形式正确,②说法错误。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并没有违背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③说法错误。④: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找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二、科学思维的特征特征 阐释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知识拓展】科学思维的特征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典例解析】4.近日,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两国的研究团队合作,实现了迄今最灵敏的测量光偶极势的方法。他们从实际出发,通过氦原子的精确计算和精密测量,研究人员在三百万分之一水平上验证了量子电动力学这一基本物理理论。这说明( )①科学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②科学思维具有主体差异性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思维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备直接现实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不合题意。③④:他们从实际出发,通过氦原子的精确计算和精密测量,研究人员在三百万分之一水平上验证了量子电动力学这一基本物理理论。这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马克思基于社会现实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深刻揭露资本家对大众犯下的血腥暴行,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这主要体现了科学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④科学思维的过程具有直接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马克思基于社会现实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和阶级矛盾,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的是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未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②排除。④:直接性不属于科学思维的特点,④排除。故本题选B。6.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后他们写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准性C.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具有普适性【答案】A【详解】A:“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表明科学思维要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正确。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而非认识的精准性,B错误。C:鲁迅的论述反映的是科学思维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未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排除。D:科学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可能根据检验的情况修正其错误,不具有抽象的普适性,D错误。故本题选A。【教材探究与分享】一、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本P14探究与分享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的战略指引,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思维的角度,谈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科学性的理解。参考答案:(1)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臆造的,不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2)新发展理念是运用整体的和动态的辩证思维方式,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等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问题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课本P15探究与分享《隋书·律历志》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过剩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不足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圆周率这个值。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参考答案:祖冲之基于实践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揭示了圆周计算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今天人们仍然要计算圆周,圆周率就仍然是适用的。进一步说,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人们观念的不同而改变。【易混易错】1.科学精神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 × )【解析】错误;科学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最普通的科学意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故原观点错误。2.正确思想来自于科学思维。( × )【解析】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3.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前提。( × )【解析】错误;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4.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前提。( × )【解析】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5.科学精神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 × )【解析】科学主义把科学看成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只重视科学的使用功能。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整个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最普通的科学意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6.正确的思维就是科学思维。( × )【解析】正确的思维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并立足于实践才能达到科学思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7.科学思维是人的思维,因此具有主观性。( × )【解析】尽管任何思维都是人的思维,但任何思维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8.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其正确性是无条件的。( × )【解析】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其正确性是有条件的,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9.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因为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 )【解析】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答题模板】如何做到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不科学思维相对立。②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③科学思维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思维形式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