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诗三首》,初步体会诗歌特点。2.学习《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尝试背诵。3.体会诗歌结构,学会仿写。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诗三首》,初步体会诗歌特点。2.学习《繁星》(七一)和《繁星》(一五九),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尝试背诵。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结构,学会仿写。2.想象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出示现代诗两首) 生齐读谈感受。(美)(二)(出示单元篇章语句) 师:诗歌很美,正如篇章页说道——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9课短诗三首。(板书课题)(三) 师:这三首诗都是冰心奶奶写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关于她的介绍。 (出示作者介绍)生读完谈谈印象深刻的地方。用三年级学过的《肥皂泡》让学生了解冰心奶奶写作特点——(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二、初读短诗(一)(出示三首短诗) 发现课题都是“繁星”,“繁”是本课生字,板书书写。(板书:繁星)(二)介绍《繁星 · 春水》诗歌集,明白诗歌后面数字的含义。(三)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三首诗,把他们读通顺。 指名生朗读。指导(啊)的变音。 生齐读三首诗。(四)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诗和我们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标点,每行字数不同,不押韵,通俗。(板书:不拘形式 通俗易懂) 师:这也是第三单元要我们学习的本领: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繁星》到底写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繁星》(七一)。三、品读第一首(一)(出示诗歌) 男生读诗歌。(二)想想这些事是什么事呢?(出示作业本) 生: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孩子童年时母亲的回忆)(板书:回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破折号(变色) 师:真是观察仔细啊。(三)师:月明让老师想到了《走月亮》中的一段描述: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出示藤萝图片)生描述样子,颜色等。我们学习《爬山虎的脚》时见到了学校里的爬山虎,学习《咏梅·卜算子》时看到了学校里盛开的腊梅,所以美无处不在,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小眼睛。 母亲的膝上想象能做什么?(讲故事,玩游戏,哄睡,赏月等等)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诗歌)生说完画面朗读。(四)师:这些事在冰心奶奶心中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什么是永不漫灭?(永不漫灭变色),(永不磨灭,永远不会忘记)是呀,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为什么那么深刻? 生:童年回忆,母爱。(五)师:是呀,带着这份对童年的回忆,对母亲的怀念和依赖,我们合作来读一读。 先找学生示范,再一起分角色朗读。(配乐PPT朗读)(六)师:同学们,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用了(排比),老师知道我们班也有很多小诗人,请大家仿照这种形式写在便利贴上。(配乐写诗和朗读) 写完的读一读贴到“星空诗语”板块。四、品读第三首(一)师:同学们,读了《繁星》(七一)你读懂了什么?(难忘的回忆、爱)(二)师:对母亲的爱不仅在《繁星》(七一),还有《繁星》(一五九),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诗歌)女生齐读。(三)师:同学们,“母亲啊”后面四行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从哪里知道的?(分号,变色)你也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分成了哪两部分呢?(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板书:风雨)这两个风雨一样吗?(不一样)分别指什么呢?(出示作业本)(自然现象、烦恼忧愁痛苦)(四)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么样的?(四字词语形容)鸟儿这时候怎样?(害怕,躲到巢里)。想象完读一读。你们有些什么心中的风雨?(考试、被人冤枉、不开心等)怎么解决的呢?家里愿意和谁说呢?(母亲)那么多的风雨,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五)(出示冰心资料补充)(每一种情况后面再出示(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看来不管多大,母亲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母亲的依赖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出示课文,分角色配乐朗读)请生示范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六)师:同学们,两首诗我们从读中感悟了很多,那么美的诗让我们自己心里试着背一背。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出示图片,根据图片和板书背诵诗歌)五、小结(一)回顾两首诗歌。(二)(出示篇章页的句子)《繁星》还让我们看到了怎么美丽的世界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繁星》(七一)《繁星》(一五九) 不拘形式通俗易懂繁星回忆 风雨母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