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玩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
孟郊为什么这么开心呢?“登科”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它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现象又是什么呢?



选官制度

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
1.历代选官制度
一、选官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关系
先秦时人们依靠牢固的血缘联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保障,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模式政治格局
军功
在战场立功便可授与爵位。军功爵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大行其道,成为当时的重要选官制度。
品行才能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考试能力
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才能门第
一种由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2.九品中正制
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制,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积极:这种制度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人才的需要,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世家大族维护统治的工具,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在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走向衰落。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3.科举制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社会的统治基础,;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促使选官制度逐渐成熟;
④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⑤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⑥促进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⑦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
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二、三省六部制
秦代: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朝、外朝
东汉: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 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起草政令)
(执行 政务)
(封驳审议)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三省之间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成为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
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三、赋税制度
(1)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2)秦汉: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1.发展历史
(3)魏晋南北朝: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并征徭役、赋税,丁男负责一定的徭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
均田制内容:按照户口登记的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
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
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
1.发展历史
(4)唐代:租庸调制
·租: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
·调: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
·庸: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叫“以庸代役”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政府
男丁


(田租)

(代役)

(人头税)
口分田
(80亩)
永业田
(20亩)
授田百亩
唐代的租庸调简图
意义:
(1)以“人丁”为标准计税,整齐划一 ;
(2)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3)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租庸调制
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
税收负担不合理,只问丁身、不问资产
国家对农民有较强的人身控制
变迁:租庸调制→两税法
材料四: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由征收鼓舞、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2.两税法
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
(3)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内容:
特点:
评价:
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更趋尖锐。
租庸调制 两税法
背景
目的
标准
影响
均田制实施
均田制无法推行
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
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困难
①对农民人身控制强
②纳庸代役保证农时
③政府赋税得到保障
①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②简化税收名目
③扩大收税对象
④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人丁
财产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1)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演变为以田亩为主;
(2)征收的物品由以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
(3)征收的时间从不定时演变为基本定时;
(4)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演变为纳绢代役;
(5)税种也由繁杂演变为简单。
1.唐初中书省依据君主意见出令,门下省审查而封驳之,但门下官员大多阿旨顺情。君主不满门下官员的作为,遂将门下封驳权分散于中书与尚书二省,最终废止。这反映出(  )
A.三省分权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 B.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
C.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 D.君主高度信任中书尚书省
c
2.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