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满分】高考数学压轴小题1:函数与导数(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挑战满分】高考数学压轴小题1:函数与导数(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挑战满分】压轴小题 1:函数与导数
一、单选题
1. 已知函数 f x 2 x 5 ex , g x 1 x3 2x2 a,若 f x g x 对 x R 恒成立,则 a的取值
3
范围是( )
32
A. 2e4 , B. 3e,

3



C. 4e2
32
, D. 6e,

3
2. f x f x x x 0, x x f x2 f x1 已知函数满足 ,且对任意的 , , ,都有 3,
1 2 1 2 x x
2 1
f 1 3030,则满足不等式 f x 2019 3 x 1010 的 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021 B. x 2020
C. x 1011 D. x 1010
2 1 f x1
3.已知 f x x 1 a ln x 在 , 上恰有两个极值点 x1 , x2 ,且 x1 x2 ,则 的取值范围
4 x2
为( )
1
A. 3,
1
ln 2 ln 2,1 B.

2 2

C. ,
1 ln 2 1 3 D. ln 2, ln 2
2 2 4


4. 已知函数 f x x ln x 1 , g x x ln x,若 f x 1 2 ln t, g x t 2 ,则 x x x ln t
1 2 1 2 2
的最小值为( ).
1 2 1 1
A. B. C. D.
e2 e 2e e
5. 已知 a 0,不等式 xa 1 ex a ln x 0对任意的实数 x 1都成立,则实数 a的最小值为( )
e 1
A. e2 B. e C. D.
2 e
6. 已知函数 f x aex x a R 有两个零点 x , x ,且 x x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1 2 1 2
A.0
1
a B.0 x 1 C. x x 2 D. ln x x ln x x
e 1 1 2 1 1 2 2
7. 若对任意 x 0, ,不等式 2e2x a ln a a ln x 0恒成立,则实数 a的最大值为( )
A. e B. e C. 2e D. e2
4e3x ex , x a
8. 设 a,b R ,已知函数 f (x) , g x f x b , h x f f x b,记函数
x, x a
g x 和 h x 的零点个数分别是M , N ,则( )
A. 若N 3,则 M 2 B. 若M 2,则 N 3
C.若 N 2,则 M 1 D.若 M 1,则 N 2
1
9.已知函数 f(x)=﹣x3+1+a( x≤e,e是自然对数的底)与 g(x)=3lnx的图象上存在关于 x轴对
e
称的点,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1
A.[0,e3﹣4] B.[0, e3 2]
1
C.[ 3e3 2,e ﹣4] D.[e
3﹣4,+∞)
10. x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 满足 f x f x 2e ,其中 f x 为 f x
的导函数,若 f 2 4e2 ,则 f x 2xex 的解集为( )
A. ,1 B. , 2 C. 1, D. 2,
11. 已知函数 f x x2 ax b(a, b R) 在区间 2, 3 上有零点,则 a2 ab的取值范围是
81 , 4 , 81 A. B.
C. 4,
81 D. ,
8 8 8
12. 已知函数 f x 9 ln x 2 a 3 x ln x 3 3 a x2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 x , x , x ,且
1 2 3
2
ln x ln x ln x
x1 1 x2 x3 ,则 3 1 3 2 3 3 的值为( )
x1 x2 x3
A.81 B.﹣81 C.﹣9 D.9
ln x , x 0
13. 已知函数 f x xe1 x x, x 0 ,若关于 的方程 f
2 (x) af ( x) a2 a 0有四个不等实根,

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 1 1, C. ( , 1)∪{1} D. 1, 0 ∪ 1
8k 8
14. 若关于 x
x
的方程e * x k 2 恰有 3个不同的根,其中 k 1且 k N ,则 k的最小值为( )
A.3 B.4 C.5 D.6
1
15. 已知函数 f (x) ex 3 , g(x) ln
x
,若 f (m) g(n) 成立,则 n m的最小值为( )
2 2
A. 1 ln 2 B. ln 2 C. 2ln 2 D. ln 2 1
ln x
16. 已知函数 f ( x) = ,若 f 2 (x) mf (x) m 1 0仅有 3 个整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x
(ln5 1, ln 2A. 1)
ln5
B. ( 1,
ln 2
1]
5 2 5 2
[ln5 1, ln 2 ln5 ln 2C. 1] D.[ 1, 1)
5 2 5 2
17. 已知函数 f (x) x2 px q 对 p,q R,总有 x 0 [1,5],使 f x0 m 成立,则m 的范围是
( )
, 5 A. B. ( , 2] C. ( ,3] D. ( , 4]
2
18. 已知函数 f (x) 2
x
, x 0, 若方程 f (x) x a 0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 a的取值
log4 x, x 0
范围为( )
A.[ 1,0) B.[0, ) C.[1, ) D.[ 1, )
x2 2ax 2a, x 1 1
19. 已知 a R ,设函数 f x ,若关于 x的方程 f x x a恰有两个互异
ln x 1, x 1 4
的实数解,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A. , 0 B. 5 2 6 , 8

5 2 5 2 5
C. , 0 6 , D. ,
,
8
6
8 4

1
20. 已知函数 f x 2x 1 1, g x x 2x a,若方程 f x g x 有 4 个不同的实数根 x 1,
x2, x3 , x4( x1A. 1, 4 B. 1, C. 0, 4 D. 0,1
1
21. x a a x 2 2已知函数 f x e e x a ln x 2 a 0 ,若 f x 有 2 个零点,则 a的取值范围是
2
( )
A. 0, e B 0, e2 . C. e, D. 2 e ,
1 2
22. 已知定义域为(0, )的函数 f (x)满足 f (x) f (x) ,且 f (e) ,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
x x2 e
x f (x) x a关于 的不等式 2 0恒成立,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 )
x x
A.[1, ) B.[2, )
e 2 e3 2e2 2
C. , D. , e e
23. 当 x>1时,函数 y=(lnx)2+alnx+1的图象在直线 y=x的下方,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e2 5
A.(-∞,e) B.(-∞, )
2
e 5
C.(-∞ 4, ) D.(-∞,e-2)
2
24. 设 k 、b R,若关于 x的不等式ln x x k x 1 b在 0, ∞ 2k b 2上恒成立,则 的最小值
k 1
是( )
1A. e2 B. C. e 1 D. e 1e 1
2sinπx 1, x 0
1 x
25. 2已知函数 f x , g x ,则关于 x的方程 f x g x 在区间 8,6
2sinπx 1, x 0 1 x
2
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 )
A. 10 B. 8 C. 6 D. 4
26.设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 R ,满足 f (x 2) 2 f (x),且当 x 2,0 时, f (x) 2x(x 2).若
3
对任意 x m, ,都有 f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
2 3 1 3
A. , B. , C. , D. ,
3 4 2 2

27. 已知函数 f x x3 ax b, a、b R. x 、 x m, n 且满足 f x f n , f f m ,
x
1 2 1 2
对任意的 x m, n 恒有 f m f x f n ,则当 a、b取不同的值时,( )
A. n 2x1 与 m 2x2 均为定值 B. n 2x1 与 m 2x2 均为定值
C. n 2x1 与 m 2x2 均为定值 D. n 2x1 与 m 2x2 均为定值
28. 已知定义域为 0, 6 的函数 y f x 的图象关于 x 3对称,当 x 0,3 时, f x ln x ,若方程
f x t 有四个不等实根 x , x , x , x x x x x 时,都有 k x x 1 x2 x2 9 0 成立,
1 2 3 4 1 2 3 4 3 4 1 2
则实数 k的最小值为( )
7 1 1 11
A. B. C. D.
24 3 2 3
1
29.已知 f (x)为奇函数,当 x [0,1]时, f (x) 1 2 x ,当 x ( , 1], f (x) 1 e 1 x ,若关于
2
x的不等式 f (x m) f (x)恒成立,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为( )
( ,1] , ln 2
1
A. B. 1, ln 2
1

2 2

1 , ln 2 C. D. ( , 2]
2
x 2
30. 已知两个实数M 、 N 满足M xex ln x x 1, N e ln x x在 x 0, 上均恒成立,
x
记M 、 N 的最大值分别为 a、b,那么
A. a b 2 B. a b 1 C. a b D. a b 1
二、多选题
31. 已知正项数列 a n a a a a 的首项为 2,前 项和为 S ,且 n 1 n n 1 n S a S
n n 1,2 n n n 1
b 1n ,数列 b 的前 n项和为T ,若T 16n n n ,则 n的值可以为( )a a 2
n n 1
A.543 B.542 C.546 D.544
32. 设 x R ,用 x 表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则 y x 称为高斯函数,也叫取整函数,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 a b a b a,b R
2
B. n 1 2 n n 1 2 n 1
0 n N


C. 4n 1 4n 2 4n 3 n N

x x 1 D. x 2 n 1 x nx n N
n n n
2
33 2f g(x).已知 (x) 2m x 1 x 1, g(x) (m 2)e x
2 1 .若 (x) ex f (x) x 有唯一的零点,e
则m的值可能为( )
A.2 B.3 C. 3 D. 4
34. 设函数 y f (x)的定义域为 D,若存在常数 a满足[﹣a,a] D,且对任意的 x1 [﹣a,a],总存在 x2

[﹣a,a],使得 f (x1) f ( x2 ) 1,称函数 f (x)为 P(a)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函数 f (x) 3x是 P(1)函数
B. 函数 f (x) x3 是 P(2)函数
C. 若函数 f (x) log12 (x t)是 P(2)函数,则 t=4
D. 若函数 f (x) tan x b

是 P( )函数,则 b= 2
4
log2 (x 1) , x 1
35. 已知函数 f (x) 2 ,若关于 x 的方程 f (x) m有四个不等实根 x1 , x2 , x3 ,
2( x 2) , x 1
x4 x1 x2 x3 x4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 m 2 B. sin x1 cos x1 0
C. 4x3 x4 1 D. x2 x2 log 2的最小值为 101 2 m
36. 已知函数 f x sin ax a sin x , x 0, 2π ,其中 a ln a 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 x a A. 若 只有一个零点,则 0, 1

B. 若 f x 只有一个零点,则 f x 0恒成立
C. 若 f x 只有两个零点,则 a 1,
3
2

a 1 3a 1
D. 若 f x 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 x ,则 f x π恒成立
0 0 2
log3 x , 0 x 937. 已知函数 f x π π ,若 f a f b f c f d ,且 a b c d ,2 sin , 9 x 17
4 x 4


则( )
A. ab 1
B. c d 26π
C. abcd的取值范围是 153,165
316
D. a b c d 的取值范围是 28,

9


1 2x 3 ,1 x 2

38. 已知函数 f (x) 1 x
f , x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A. 若函数 y f (x) kx 有 4 个零点,则实数 k的取值范围为 1 , 1

24 6
1
B. 关于 x的方程 f (x)
2n 0(n N
*) 有 2n 4 个不同的解
C. 对于实数 x [1, ),不等式2xf (x) 3 0恒成立
D. 当 x [2n 1, 2n ](n N*)时,函数 f (x) 的图象与 x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1
39. 定义在(0, )
f (x)
上的函数 f (x)的导函数为 f (x),且 f (x) ,则对任意 x 、 x (0, ),其中
x 1 2
x1 x2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有( )
x x
A. f x x f x f x B. f x f x 2 f x 1 f x
1 2 1 2
1 2 1 2 x x
1 2
C. f 2x1 2x1 f (1) D. f x1x 2 f x1 f x2
n
40.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正实数 N 都可以表示成 N a 10 1 a 10, n Z .定义:
W N N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n 0, N 0 , n 0, 如:W 1.2 102 3,W 1.23 10 2, 的非有效数字 的个数
W 3 10 2 2,W 3.001 10 1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n 0,M 1, N 1时,W M N W M W N
B.当 n 0 时,W N n
C.若 N 2100 , lg 2 0.301,则W N 31
D.当 k N 时,W 2k W 2 k
三、填空题
x x ex x x x x 0 x x
41. 若关于 的方程 ex
m 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1, 2 , 3 ,且 1 2 3 ,其中
x ex
2
x x x
m R, e 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 1 1 2 1 3 1 的值为
ex1 ex2 ex3
1 1 n
42. 对任意的 x ( , ) 2mx n,不等式 e x恒成立,则 的最小值为 .
m m m
43. 设定义在 D上的函数 y f x 在点 P x0 , f x0 处的切线方程为l : y g x ,当 x x0时,若
g x f x x2 0 在 D内恒成立,则称 P 点为函数 y f x 的“类对称中心点”,则函数 h x ln x的“类
x x0 2e
对称中心点”的坐标为 .
44. 已知函数 f x 1 a 0 ,若对任意 x R ,存在 x 、 x2 使得
x2 a 1
f x1 f x2 f x x1 x2 ,则 a的最大值为 .
45. 已知函数 f (x) log2 x 2 2, x R ,若 θ 0 , π 使关于θ的不等式
1 x2
2x 1 2
f (2sinθ cosθ) f (4 2sinθ 2cosθ m) 2成立,则实数m的范围为 .
2
46. 已知不等式 ax ln x x a 1 x 1 0对任意 x 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x 4, x 4 k
47. 已知函数 f x .若存在正实数 k ,使得方程 f x 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根 x , x ,

x 4, x 4 x
1 2
x3 ,则 x1 x2 x3 的取值范围是 .
48. 设函数 f (x)在定义域(0, )上是单调函数,对 x (0, ), f f (x) ex x e若不等式
f (x) 1 ax对 x (0, )恒成立,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g(x) π 3x cos 2x 49. 已知函数 ln( x) 3,若 g(ax 2ex 2) 3在 x (0, )2 上恒 2 x 1
成立,则正实数 a的取值范围为 .
50.定义在 R上的函数 f (x)满足 f (x) f (x 4), f ( x) f (x) 0且 f (0) 0 .当 x (0, 2]时,
f x 1 g(x) f (x) 2 π( ) 2 .则函数 sin x 在区间[ 6, 2]上所有的零点之和为 .x 3 4
【挑战满分】压轴小题 1:函数与导数
答案解析
1.A
【分析】
令 h x f x g x 2 x 5 ex
1
x3 2x2 a ,求导,分析导函数的正负,得所函
3
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由不等式恒成立思想可得选项.
【解析】
f x g x 2 x 5 ex 1令 h x x3 2x2 a ,则 h x x 4 2ex x ,
3
令 s x 2ex x,则 s x 2ex 1,令 s x 0 x ln 1,解得 ,令 s x 0,解得
2
x ln 1 ,
2
故 s x 1 1 在 , ln 上单调递减,在 ln , 2 2 上单调递增,故

s x 1 1 s ln 1 ln 0.
min
2

2
令 h x 0,解得 x 4,令 h x 0,解得 x 4 ,故 h x 在 , 4 上单调递减,在
h 4 2e4 32 32 4, 上单调递增,故 h x a 0,解得 a 2e4 ,
min 3 2
故选:A.
【小结】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
① 分离参数 a f x 恒成立( a f x 即可)或a f x 恒成立( a f xmax min 即可);
② 数形结合( y f x 图象在 y g x 上方即可);
③ 讨论最值 f x 0 fmin 或 x 0max 恒成立.
2.B【分析】
f x2 f x1 f x2 3x2 f x3 1 3x 1可化为 0,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获
x2 x1 x2 x1
【解析】
f x2 f x1 f x2 3x2 f x1 3x 3 1可化为 0,所以 f x 3x在 0,
x2 x1 x2 x1
上为增函数,
又 f x f x ,所以 f x 为奇函数,所以 f x 3x为奇函数,
所以 f x 3x在 R 上为增函数.因为 f x 2019 3 x 1010 ,
所以 f x 2019 3 x 2019 f 1 3 1,
所以 x 2019 1,即 x 2020
故选:B.
【小结】
f x2 f x1
关键点小结:本题的关键是把条件 3可化为
x2 x1
f x2 3x2 f x1 3x1
0 ,这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种结构往往是判定单调性,
x2 x1
所以把右边变成 0就顺理成章.
3.D
【分析】
1
由题意得导函数在区间 4 ,
3 1有两个零点,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 8 a 2,由根与

x1 x2 1 f x1
a 以及 1 x 3 ,求出 的表达式,将 x 用 x 表示,表系数的关系可得 x x 22 2 4 x 1
1 2 2 2
示为关于 x2 的函数,利用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即可求出结果.
【解析】
由题意得 f x 2x 2
a
2x2 2x a x 0 ,
x x
令 f x 0,得 2x2 2x a 0,
1
由题意知 2x2 2x a 0在 , 上有两个根 x4 1
, x 2,

a 0,
1 2 1
∴ 2 2 a 0
3 a 1,得 .
4 4 8 2

4 8a 0

x1 x2 a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由求根公式得 x 2 4 8a 1 1 2ax x 1,2

4 2
1 2 2
3 1 1 3
∵ x x1 2 ,∴ x
1 1 2a
,∵ a ,∴ x .
2 2 8 2 2 2 4
f x x 1 2 a ln x x2 2x x ln x
则 1 1 1 2 1 2 1 x 2 1 x ln 1 x
x2 x
2 2 2
2 x2
1
x 1 2 1 x ln 1 x 1 x
2 2 2 2
3

2 4
1 1
令 t 1 x2 ,则 t .
4 2
设 g t t t 1 1 2 ln t 1 t ,则 g t 1 2 ln t ,
4
2
1 1
易知 g t 在 , 上单调递增,
4 2
∴ g t 1 2ln t 1 2ln 2 ln e 0,
4
1 1
∴当 t 时,函数 g t 为减函数,
4 2
g t 1 1 1 3 1 1 1 1∴ 2 ln 1 ln 2,且 g t 2 ln ln 1 ln 2,
4 4 4 4 2 2 2 2
f x1 1 3 ∴
x
ln 2, ln 2 ,
2 4
2
故选:D.
【小结】
关键点小结:(1)根据极值点的概念,结合根据系数的关系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参数 a的
取值范围,以及 x1与 x2之间的关系;
(2)将题意转化为关于 x2 的函数,构造出t 1 x2 ,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
4.C
【分析】
1
由已知条件可推得t 2 (x 1)ex1 eln x2 ln x ,即有ln x x 1,结合目标式化简可得
1 2 2 1
x x x ln t t 2 ln t ,令 h(t) t 2 ln t ,利用导函数研究其单调性并确定区间最小值,
1 2 2
即为 x1x2 x2 ln t的最小值.
【解析】
由题意, f (x ) x ln(x 1) 1 2ln t ,得 x 1 ln(x 1) ln t 2 ,
1 1 1 1 1
x 1 2 2
∴ ln[(x 1)e 1 ] 1 ln t x1,即t (x1 1)e 0,1
又 g(x2 ) x2 ln x2 t 2 ,得t 2 eln x2 ln x 2 0
∵ y x ex在[0, )上单调递增,
∴综上知: ln x2 x1 1,
∴ x x x ln t x ln x ln t t2 ln t ,
1 2 2 2 2
令h(t) t2 ln t , (t 0),则 h (t) 2t ln t t
1
∴ h (t) 0
1
,得 t e 2 ; h
(t) 0 ,得 0 t e 2 ;
1 1
故 h(t) 在 (0,e 2 ) 上单调递减,在 (e 2 , )上单调递增.
1 1
∴ h(t)min h(e
2 ) ,
2e
故选:C
【小结】
关键点小结:根据条件的函数关系确定参数的等量关系,结合目标式化简并构造函数,应用
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确定区间最小值.
5.B
【分析】
首先不等式变形为 xex x a eln x
a
ln , f x xex x 1 ,不等式等价于
f x f ln x a ,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得 x a ln x 对任意 x 1恒成立,再利用参
a x 变分离 恒成立,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小值.
ln x
【解析】
不等式变形为 xex x a a ln x ,
xex
a
即 ln x a eln x ,设 f x xex x 1 ,
则不等式 xa 1 ex a ln x 0对任意的实数 x 1恒成立,
等价于 f x f ln x a 对任意 x 1恒成立,
f x x 1 ex 0,则 f x 在 1, 上单调递增,
x ln x a ,即 x a ln x对任意 x 1恒成立,
a x
x
恒成立,即 a ,
ln x ln x min
x g x ln x 1令 g x ,则
2 x 1ln x ,ln x
当1 x e 时, g x 0, g x 在 1,e 上单调递减,
当 x e时, g x 0 , g x 在 e, 上单调递增,
x e时, g x 取得最小值 g e e ,
a e ,即 a e,
a 的最小值是 e .
故选:B
【小结】
本题考查函数,导数,不等式恒成立的综合问题,意在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计算能力,
a
本题的关键和难点是不等式的变形 xex ln x a eln x ,并能构造函数并转化为
f x f ln x a 对任意 x 1恒成立,属于难题.
6.D
【分析】
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可知当 a 0时函数有极小值,求出极小值,再由极小值小于 0求解 a
的范围判断 A,分析函数两零点大于 0,代入原函数,可得 x1 aex1 ,x aex22 ,得到
lnx1 x1 lnx2 x2判断 D,由lnx1 x1 lnx2 x2 lna,设 g ( x) ln x x ln a,
则 x1, x2 为 g(x) 的两个零点,利用导数求解 x1的范围与 x1 x2 的范围判断 B 与 C
【解析】
f x aex解:由 x a R ,得 f ' x aex 1,
a 0 当 时, f ' x aex 1<0在 x R 上恒成立,此时 f (x) 在 R 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当
a 0 得 ,时,由 f ' (x) 0 x ln a
当 x ln a时, f ' (x) 0,则 f (x) 在 ( , ln a) 上单调递减;当x ln a 时, f ' (x) 0,则 f
(x) 在 ( ln a, ) 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 x ln a 时,函数取得极小值为 f ( lna) ae lna lna lna 1,
因为当 x 时, f (x) ,当 x 时, f (x) ,
a 0 1
所以要使函数有两个零点,则 ,解得0 a ,故 A正确;
ln a 1 0 e
由 f (0) a 0,极小值点 x ln a 0,可得0 x1 x2,
因为 x , x 是函数 f (x)的两个零点,所以 x aex1 ,x aex2 ,
1 2 1 2
所以lnx1 lna x1,lnx2 lna x2,所以lnx1 x1 lnx2 x2,故 D不正确;
由 lnx1 x1 lnx2 x2 lna,设 g (x) ln x x ln a ,则 x1, x2 为 g(x)的两个零点,
由 g '(x)
1
1 1 x ,得 g(x)在 (0,1)上单调递增,在(1, )上单调递减,
x x
所以0 x1 1 x2 ,故 B 正确;
设 h(x) g (x) g (2 x), (0 x 1) ,则 h( x) ln x ln(2 x ) 2 2 x (0 x 1) ,
h' (x) 1 1 2 2(x 1) 2由于 0恒成立,则 h(x)在 (0,1)上单调递增,
x 2 x x(2 x)
因为h(x) h(1) 0,
所以 h(x1) g(x1) g(2 x1) 0,即 g(x1) g(2 x1),得 g(x2 ) g(2 x1),
因为 h(x)在 (1, )上单调递减, x2,2 x1(1, ),
所以 x2 2 x1,即 x1 x2 2,故 C 正确,
综上 D不正确
故选:D
【小结】
此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考查利用导数求极值,考查数学转化思想,考查运算能
力,属于难题.
7.C
【分析】
令 f (x) 2e2x a ln a a ln x, x (0, ),即 f (x) min ≥0,利用导数研究函数 f (x)的
性质,由 f (x) 4e2x
a
递增,由零点存在定理知存在 x ,使 f x 0,则可得
x 0 0
a 4x e2x0 , f (x) f x 2e2 x0 a ln a a ln x 0,代入 a 4x e2x0 ,得关于 x
0 min 0 0 0 0
2 x
的不等式2e 0 1 2x 1 2x 2x ln x2 ln 4 … 0,再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求得 x
0 0 0 0 0
的取值范围,再由 a 4x e2x00 ,求得 a的最大值.
【解析】
令 f (x) 2e2x a ln a a ln x, x (0, ),所以 f (x) a 4e2x ,
x
因为需要保证ln a有意义,所以 a 0,所以 f (x)在 (0, )上单调递增,
因为当 x 0时, f (x) 0,且 f (a) 4e2a 1 0,
所以 x0 (0,a),使得 f x0 0,
并且当 x 0, x0 时, f (x) 0;当 x x0 , 时, f (x) 0,
所以函数 f (x) 在 0, x0 上单调递减,在 x0 , 上单调递增,
f x 2e2 x0 a ln a a ln x f x 4e2x a0所以 f (x) ,且 0,
min 0 0 0 x0
所以 a 4x e2x0 , ln a ln 4 ln x 2x ,
0 0 0
所以 f (x)min 2e2x0 a ln a a ln x0
2e2 x0 4x e2 x0 ln 4 ln x 2x 4x e2 x0 ln x
0 0 0 0 0
2e2x0 1 2x0 ln 4 4x0 ln x0 4x20
2e2x0 1 2x 1 2x 2x ln x2 ln 4 … 0
0 0 0 0
所以 1 2x 1 2x 2x ln x2 ln 4 … 0,
0 0 0 0
考虑函数 h(x) (1 2x)(1 2x) 2x ln x2 ln 4 1 4x2 2x ln x2 2x ln 4,
其中 x (0, ),
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可得函数 h(x) 在 (0, )上单调递减,
h 1 1 1因为 0,所以解 h(x)… 0 x
0, x 0,
2 得到 2 ,所以 0 2 ,

2x 1 1 2 1
2
a 4x e 0 0, a 4 e 2e,因为 0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
2 2
所以 a的最大值为2e .
故选:C
【小结】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和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利用导数研究极值时,无法正常求出
极值点,可设出极值点作分析,还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综合应用能力,难
度很大.
8.A
【分析】
根据题意需分 a 0、 a 0和 a 0三种情况讨论,为简单起见.只讨论 a 0的情况,
a 0时,分 M 1和M 2两种情况; M 2时,根据 b的取值分五种情况讨论,最后
判断即可.
【解析】
解:令 y 4e3x ex x R , y 12e3x ex ,
3 3x x
y 12e3x ex 0, x ln , y 4e e x R 递增,
6
3
y 12e3x ex 0, x ln , y 4e
3x ex x R 递减,
6
3 3x x 3
x ln 时, y 4e e x R 有最小值 , x , y 0
6 9
y 4e3x ex 0, x ln 1 ,
2
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函数4e3x ex 和 x的图象如下,
以下分三种情况讨论,
(1) a 0 ,作出函数 f x 的图象如下,
令 t f x ,则 h x f f x b 0,转化为t f x 和 f t b,
若M 2,函数 f x 的图象和 y b有 2 个交点,
①当 3 b 0时, g x 有 2 个零点,分别记为 x1, x2 ,且
9
x 3 ln , ln 3 x ln 1 3 ,
1 6 6 2 2 9
当 t x1时,即t f x x1显然无解,
当 t x2时,即t f x x2 显然无解,所以 N 0;
②当 b 0时, g x 有 2 个零点,分别记为 x ln
1 , x 0,3 2 4
当 t x3 时,即t f x x3 显然无解,
当 t x4 时,即t f x x4 显然有 2 解,所以 N 2 ;
1
③当 0 b 3时, g x 有 2 个零点,分别记为 x , x ,且 ln x 0, 0 x 3,
5 6 2 5 6
当 t x5 时,即t f x x5 可能有 0 解、1 解、2 解,
当 t x6 时,即t f x x6 有 2 解,
所以若 M 2,则 N 4,或 N 3,或 N 2,或 N 0 .
若M 1,即函数 f x 的图象和 y b有 1 个交点,
3
④ b 或 b 3时, g x 有 1 个零点,此时, M N 1;
9
3
⑤ b 时, g x 无零点.
9
综合以上有,若 M 1,则 N 1;
若M 2,则 N 4,或 N 3,或 N 2,或 N 0 .
(2)a 0和(3) a 0的情况和(1)相同.
所以若 N 3,则 M 2,正确.
故选:A.
【小结】
考查复合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以及逻辑推理,函数零点个数转化为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图象
交点的个数;作为选择题,计算量太大,思维能力太高,本题太难.
9.A
【分析】
1
根据题意,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方程 a+1=x3﹣3lnx 在区间[ ,e]上有解,构造函数 g(x)=
e
x3﹣3lnx,利用导数分析 g(x)的最大最小值,可得 g(x)的值域,进而分析可得方程 a+1
1
=x3﹣3lnx在区间[ ,e]上有解,必有 1≤a+1≤e3﹣3,解可得 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
e
案.
【解析】
1
解:根据题意,若函数 f(x)=﹣x3+1+a( x≤e,e是自然对数的底)与 g(x)=3lnx
e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1
则方程﹣x3+1+a=﹣3lnx在区间[ ,e]上有解,
e
1
﹣x3+1+a=﹣3lnx a+1=x3﹣3lnx,即方程 a+1=x3﹣3lnx在区间[ ,e]上有解,
e
3 3 x3 1
设函数 g(x)=x3﹣3lnx,其导数 g′(x)=3x2 ,
x x
1
又由 x∈[ ,e],g′(x)=0在 x=1有唯一的极值点,
e
1
分析可得:当 x≤1时,g′(x)<0,g(x)为减函数,
e
当 1≤x≤e时,g′(x)>0,g(x)为增函数,
故函数 g(x)=x3﹣3lnx 有最小值 g(1)=1,
1
g ) 1
1
又由 ( 3,g(e)=e3﹣3;比较可得:g( )<g(e),
e e3 e
故函数 g(x)=x3﹣3lnx 有最大值 g(e)=e3﹣3,
1
故函数 g(x)=x3﹣3lnx 在区间[ ,e]上的值域为[1,e3﹣3];
e
1
若方程 a+1=x3﹣3lnx 在区间[ ,e]上有解,
e
必有 1≤a+1≤e3﹣3,则有 0≤a≤e3﹣4,
即 a 的取值范围是[0,e3﹣4];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了构造函数法求方程的解及参数范围;关键是将已知存在关于 x轴对称的点转化为
方程 a﹣x3=﹣3lnx ﹣a=3lnx﹣x3在上有解,属于难题.
10.B
【分析】
f x
根据题意,构造新函数 g x 2x,求导,利用导函数求得 g x 在 0, ∞ 上是减ex
函数,由 f 2 4e2 得出 g 2 0,将 f x 2xex 转化为 g x 0,利用单调性即可
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
解:由题可知, f x f x 2ex ,即: f x f x 2ex 0,
f x
则令 g x ex 2x,
则 g x f x f x 2 f x f x 2e
x
x 0,
e ex
所以, g x 在 R 上是减函数,
因为 f 2 4e2,则 g f 22 2 4 0,即: g 2 0,e
x f x
则不等式 f x 2xe ,则 2x 0,等价于 g x 0,
ex
即 g x g 2 ,则 x 2 ,
所以 f x 2xex 的解集为: , 2 .
故选:B.
【小结】
本题考查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利用构造函数法和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性,考查转化思
想.
11.B
【分析】
不妨设 x1 , x2 为函数 f x 的两个零点,其中 x1 2, 3 , x2 R ,运用韦达定理和主元法
二次函数的最值,构造函数 g x1 ,求得导数,判断单调性,可得所求范围.
【解析】
解:不妨设 x1 , x2 为函数 f x 的两个零点,其中 x1 2,3 , x2 R ,
则 x1 x2 a, x1x2 b .
则a2 ab x x 2 x x x x 1 x x2 2x x2 x x2 ,
1 2 1 2 1 2 1 2 1 1 2 1
4 21 x x2 2x x2
由1 x1 0, x2 R ,所以 1 x x2 2x x2 x x2 1 1 1 1
1 2 1 1 2 1 4 1 x1
x4
1
4 ,x1 1
4 3
可令 g x x1 , g x x 3x 4 1 1 ,
1
4 x1 1 1 4 x1 1
当 x 812,3 , g x 0 恒成立,所以 g x g 2 , g 3 4, .
1 1 1 8
则 g x 81的最大值为 ,此时 x 3,
1 8 1
x 2x x
2 3 3
还应满足 1 12 ,显然 x 3, x 时, a b
9
, a2 ab 81 .
2 1 x 1 21 4 4 4 8
故选:B.
【小结】
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注意函数方程的转化,韦达定理的运用和构造函数法,考查化简
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难题.
12.A
【分析】
ln x 2
9 ln x 2 9 ln x x
把 f(x)的零点转化为 a 3 的零点,令 t 3 , t 0, ,
3x2 x ln x 3 ln x x
x
可得方程9t 2 51 a t 81 0有两实根t , t ,由判别式大于 0 解得 a 的范围,再由根
1 2
51 a 51 3
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t t 6, t t 9
9
,进一步得到 t 3, t 3
2 ,1 2 9 9 1 2 1 t1
ln x ln x ln x
结合 x 1 x x 1 2 3,可得3 3,3 3,3 3 3
ln x
1,则可知 =t ,
1 2 3 x 11 x2 x3 x1
2
ln x ln x ln x ln x ln x
3 2 3 3 t 3 1
x x 2 ,则
3 2 3 3 t1t 22 81.
2 3 x1 x2 x3
【解析】
f x 9 ln x 2 a 3 x ln x 3 3 a x2 0
∴ a 3 x ln x 3x2 9 ln x 2
ln x 2
9 x ∴ a 3
3x2 x ln x 3 ln x
x
t 3 ln x令 , t 0, ln x,则 3 t,
x x
∴ t 1 ln x ln x 1
x2 x2
令 t 0,解得 x e
∴ t 0, e 时, t 0 , t 单调递减; t e, 时, t 0 , t 单调递增;
t 1
1
∴ 3 , t 3 , ,
min e e
9(3 t)2
∴a﹣3 9t
2 54t 81
t t
∴ 9t 2 51 a t 81 0 .
设关于 t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根t1 , t2 ,
∴ 51 a 2 4 9 81 0,可得 a 3或 a 105 .
2
∵ a 3 9 3 t 0,故 a 3
t
∴ a 105舍去
t 51 a 51 3∴ t > 6, t t 9 .
1 2 9 9 1 2
9
又∵ t t t 2 9 6,当且仅当t t 3 时等号成立,1 2 1 t 1 21
9
由于t t 6,∴ t 3, t 3(不妨设t t ).
1 2 1 2 t 1 21
∵ x 1 x x 3
ln x
1
ln x ln x
,可得 3,3 2 3,3 3 3 .
1 2 3 x1 x2 x3
则可知3
ln x
1 =t ,3
ln x2 3 ln x 3 t .
x 1 x 21 2 x3
2
ln x ln x ln x
∴ 3 1 3 2 3 3
2
x x x t1t 2 81.
1 2 3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属难题.
13.A
【分析】
画出函数 f x 的图象,使用换元法,令t f x ,并构造函数 g t t 2 at a2 a,
通过t 的范围,可得结果.
【解析】
当 x 0时, f x xe1 x ' 1 x,则 f x 1 x e
f ' x 令 0,则0 x 1
令 f ' x 0,则 x 1
所以函数 f x 在 0,1 递增,在 1, 递减,
则 fmin x f 1 1,且当 x 0时, f x 0
ln x , x 0
函数 f x xe1 x , x 0 图象如图,
关于 x 的方程 f 2 (x) af ( x) a2 a 0有四个不等实根
令 t f x , g t t 2 at a2 a
则① t 0, t 1
g 0 a2 a 0
所以 g 1 1 a a2
a 1
a 0
② t 0,1 , t , 0 1,
由 g 1 a 1 2 0
则函数 g t 一个根在 0,1 ,另外一个根在 , 0 中
所以 g 0 a2 a 0 0 a 1
综上所述: a (0,1]
故选:A
【小结】
本题考查方程根的个数求参数,学会使用等价转化的思想以及换元法,考验分析能力以及逻
辑推理能力,采用数型结合的方法,形象直观,化繁为简,属难题.
14.C
【分析】
2
由已知得方程 x k ex 8k 8恰有 3个不同的根,构造函数 f x x k 2 ex,利用导
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知若方程恰有 3 个不同的根,需 f k 2 8k 8 0即可,
即 ek 2 2k 2 0,令t k 2 0, 构造函数 f (t) et 2t 6(t 0),利用导数研究
函数的单调性,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知,该方程的根t0 2, 3 ,进而求解.
【解析】
ex 8k 8Q x k 2 ex 8k 8
x k 2
2
所以题目转化为方程 x k ex 8k 8恰有 3个不同的根,
令 f x x k 2 ex,求导 f x x k x k 2 ex,令 f x 0,解得 x 1 k 2,
x2 k .
当 x , k 2 时, f x 0,故 f x 单调递增;当 x k 2, k , f x 0,故
f x 单调递减;当 x k, , f x 0,故 f x 单调递增;
显然当 x 时, f x 0;当 x 时, f x ;
故 x k 2 ex 8k 8恰有 3个不同的根,只需 f k 2 8k 8 0即可,
即 4ek 2 8k 8 0,即ek 2 2k 2 0,
令 t k 2 0,即et 2t 6 0,
构造函数 f (t) et 2t 6(t 0),求导 f (t) et 2,令 f (t) 0,得t ln 2,
当 t 0, ln 2 时, f t 0,故 f t 单调递减;当t ln 2, ,f t 0,故 f t
单调递增;
当 t 0时, f (t ) 0 ;当t ln 2时, f (ln 2) 2 2ln 2 6 4 2ln 2 0
当 t 2时, f (2) e2 10 0;当t 3时, f (3) e3 12 0,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知方程et 2t 6在 0, ∞ 上的根t0 2, 3 ,则ek 2 2k 2 0 在
2, 上的根 k0 4, 5 ,
故 ek 2 2k 2 0的解集为 k0 , ,故 k的最小值为 5.
故选:C
【小结】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 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 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
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15.D
【分析】
令t f (m) g(n),得到 m,n关于 t的函数式,进而可得 n m关于 t的函数式,构造函数
利用导数研究单调性并确定最值,即可求 n m 的最小值.
【解析】
1
令 t f (m) g(n),则em 3 t, ln
n
t,
2 2
1 1
∴m 3 ln t, t t n 2e 2 ,即 n m 2e 2 3 ln t ,
t 11 1
若 t 2h(t) 2e 2 3 ln t,则 h (t) 2e (t 0),t
∴ h
1
(t) 0,有t ,
2
当0 t
1
时, h (t) 0, h(t)
1
单调递减;当t 时, h (t) 0, h(t)单调递增;
2 2
h(1∴h(t) ) ln 2 1,即 n m的最小值为ln 2 1.min 2
故选:D.
【小结】
关键点小结:令t f (m) g(n)确定 n m关于 t的函数式,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求函数
的最小值.
16.D
【分析】
先利用导数分析 f x 的单调性和最值,然后将不等式变形为( f (x) m 1)( f (x) 1) 0 并分析
m 1与 1的大小关系,根据 f x 的单调性和取值特点确定出整数解,由此列出关于m 的
不等式并求解出解集.
【解析】
x 0 f (x) 1 ln x由题得 , 2 ,当 x (0,e)时, f (x) 0;当 x (e, )时,x
f (x) 0,
1
则当 x e时, f (x)取得最大值 ,且当 x 1时, f (x) 0恒成立.
e
因为 f 2 (x) mf (x) m 1 (f (x) m 1)( f (x) 1) 0,
若m 1 1,则 f (x) 1或 f (x) m 1,无法满足仅有 3 个整数解;
若m 1 1,则 f (x) 1或 f (x) m 1.
ln 2
若此时 f 2 (x) mf (x) m 1 0仅有 3 个整数解,又 f (2) f (4) ,
2
所以这 3个整数解只可能是 2,3,4,又 f (3)
ln3 f (5) ln 5 ln5 ln 2 ln3 , ,且 ,
3 5 5 2 3
ln5
所以 m 1
ln 2 ln5 ln 2
,则 1 m 1.
5 2 5 2
故选:D.
【小结】
关键点小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 f x 的单调性以及最值确定出不等式的整数解的具
体值,其中整数解的确定也可以结合函数图象进行分析.
17.B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先分析得到 m f x ,然后分析 f (x) x2 px qmax min 的几何意义,
通过分析 g x x2 与 h x px q 在横坐标相等时,纵坐标竖直距离取最大值的最小值
时对应的 p, q的取值,由此确定出 f x 的解析式,同时求解出 f x max ,由此m的范围
可知.
【解析】
由题意可知: x0 1,5 , f x0 m成立,即 m f x max,
又对 p,q R ,m f x m f x max,所以 max min ,
又 f (x) x2 px q 可看作 g x x2 与 h x px q 在横坐标相等时,纵坐标的竖
直距离,
由 g x x2 , x 1,5 ,可取 A 1,1 , B 5, 25 ,所以 AB 的直线方程为l 1 : y 6x 5,
l AB g x x2设 与 平行且与 相切于C x , y ,所以 g x 2x 6 ,所以 x 3,所
0 0 0 0 0
以切线为l2 : y 6x 9 ,
当 h x 与 l1, l2 平行且与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时,即恰好在l1, l2 的中间,
此时 g x x2 与 h x px q 在纵坐标的竖直距离中取得最大值中的最小值,
此时 h x 6x 7,则 f x x2 6x 7 x2 6x 7 x 3 2 2 ,
又因为 x 1,5 ,所以 x 3 2 0,4 ,所以 f x 4 2 2max ,此时 x 1或3或5,
所以m的范围是 , 2 ,
故选:B.
【小结】
结论小结: h x f x g x 的几何意义:当 f x 与 g x 在横坐标相等时,纵坐标
的竖直距离.
18.D
【分析】
把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再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问题,根据函数的
单调性,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求解即可.
【解析】
方程 f (x) x a 0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函数 g(x) f (x) x a有两个零点,
2x x, x 0,
令 h(x) f (x) x ,
log2 x x, x 0
所以函数 h(x)与函数 y a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当 x 0时,函数 h(x)单调递增,故函数有最大值 h(0) 1,
当 x 0时,函数 h(x)单调递增,函数没有最小值,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
因此有 a 1 a 1,
故选:D
【小结】
已知方程的根的个数求参数,一般转化为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再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个
数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求解即可.
19.D
【分析】
就 x2 2ax 2a
1
x a, x 1 ln x 1 1 及 x a, x 1的根的个数分类讨论后可得
4 4
实数 a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因为关于 x 的方程 f x x a 恰有两个互异的实数解,
4
故 x2 2ax 2a
1
x a, x 1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且ln x 1 x a, x 1无实根
4 4
或 x2 2ax
1 1
2a x a, x 1、 ln x 1 x a, x 1各有一个实数根
4 4
或 x2 2ax 2a
1
x 1 a, x 1无实根且ln x 1 x a, x 1有两个实数根.
4 4
若 ln x 1 1 x a, x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4
ln x 1则 x 1 a 0, x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4
因为 y ln x
1
x 1 a, x 1为增函数,
4
ln x 1故 x 1 a 0, x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不成立.
4
若 x2 2ax 2a 1 x a, x 1、 ln x 1 1 x a, x 1各有一个实数根,
4 4
1
先考虑ln x 1 x a, x 1有一个实数根即
4
ln x 1 x 1 a 0, x 1有一个实数根,
4
因为 y ln x 1 x 1 a, x 1为增函数,故ln1 1 1 a 0,
4 4
5
故a .
4
再考虑 x2 2ax 2a 1 x a, x 1 2有一个实数根即 x (2a 1 )x a 0, x 1有一个
4 4
实数根.
令 h x x2 (2a 1 )x a, x 1,
4
因为 h 1 1 1 1 2a a 0 x2,故 (2a )x a 0, x 1有一个实数根.
4 4
故 a 5 时, x2 2ax 2a 1 x a, x 1、 ln x 1 1 x a, x 1各有一个实数根.
4 4 4
若 x2 2ax 1 1 2a x a, x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且ln x 1 x a, x 1无实根,
4 4
1 5
因为 ln x 1 x a, x 1无实根,则由前述讨论可得 a ,
4 4
因为 x2 2ax 1 2a x a, x 1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4

2a
1

4 1

2 2
1
2a 5 2 6故 4
4a 0 ,解得 a ,
8
1
1 2a a 0
4


a 5 2 6
5
综上, , , ,
8

4
故选:D.
【小结】
知道分段函数零点个数,则可以根据各段函数的形式确定各段上零点的个数,并结合相应的
函数的特征再利用单调性或根分布等方法来处理即可.
20.D
【分析】
作出 f x , g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得出 f x , g x 的图象都关于直线 x 1对称,
1
从而可得 x x 2,1 x 2 ,根据 f x g x a x2,解得 2x ,即
1 4 3 3 3 3 3 x3 2
可得出 a x x x x3 4x2 4x 1,设 h x x3 4x2 4x 1 1 x 2 ,利
1 4 3 3 3 3
用导数即可求解.
【解析】
作出 f x , g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可知 f x , g x 的图象都关于直线 x 1对称,可得 x1 x4 2,1 x3 2 .
由 f x3 g x3 1 x2得 3 2x3 a,x3 2
2
则 a x 2x
1
3 3 ,
x3 2
所以 a x x x a 2 x x3 4x2 4x 1.
1 4 3 3 3 3 3
设 h x x3 4x2 4x 1 1 x 2 ,
则 h x 3x2 8x 4 x 2 3x 2 0 ,
所以 h x 在 1, 2 上单调递增,所以 a x1 x4 x3 的取值范围是 0,1 ,
故选:D.
【小结】
结论小结:与对称有关的常用结论:
①若点 A x1, y1 , B x2 , y2 关于直线 x a对称,则 x1 x2 2a;
②若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a对称,则 f x f 2a x ;
f b x f x x a b③若 f a x ,则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
④若 f 2a x f x 2b,则 f x 的图象关于点 a,b 对称.
21.C
【分析】
根据零点的定义,结合基本不等式、导数运用转化法进行求解即可.
【解析】
f x 0 x a 1可转化为e ea x 2 x2 a2 ln x .
2
设 g x ex a ea x 2 ,
x a a x
由基本不等式得ex a ea x 2 2 e e 2 0,
当且仅当 x a时, g x 取到最小值 0.
1
2 2 2
h x x2设 a2 ln x a 0 ,则h a a x x x ,
2 x x
当 0 x a 时, h x 0, h x 单调递增;
当 x a时, h x 0, h x 单调递减,
x a h x 1 2 2所以当 时, 取到最大值 a a ln a .
2
若 f x 有 2 个零点,则 g x 与 h x 有两个交点,
1
a2此时 a2 lna 0,解得 a e,
2
故选:C
【小结】
关键小结:根据零点定义转化为两个函数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22.B
【分析】
整理已知等式后,构造函数 g(x) xf (x),求出 f x ,再讨论恒成立问题.
【解析】
f (x) f (x)
1
由 ,得 xf (x) f (x)
1

x x2 x
设 g(x) xf (x), g (x) xf (x)
1
f (x) ,
x
则 g(x) ln x c
ln x c
,从而有 f (x) .
x
f (e) 1 c 2 ln x 1 ln x又因为 ,所以c 1, f (x) , f (x) ,
e e x x2
所以 f (x)在 (0,1)上单调递增,在(1, )上单调递减,所以 f (x)max f (1) 1.
f (x) a
因为不等式 x 2 0恒成立,所以 f (x) x2 2x a 0 ,
x x
即 f (x) (x 1)2 1 a,又因为 f (x) (x 1)2 1 2 ,所以 a 2 .
故选: B
【小结】
本题关键是构造函数 g(x) xf (x) ,求出 f (x)
ln x 1
,转化为恒成立问题,进而变量
x
分离确定参数范围,
23.D
【分析】
分离参数,构造函数,求导分析出单调性,求出该函数的最小值,即可得到 a的取值范围.
【解析】
x 1 x 1
由题意知, a lnx,(x 1), 构造函数 F x lnx,(x 1) ,
lnx lnx
lnx 1 x 1 lnx
F x ,令 g x x 1 lnx,则
x ln2 x
g x 1 1 0, g x g 1 0,故当1 x e时 , F x 0, F x 单调递减;当 x e
x
时 , F x 0, F x 单调递增,所以 F x … F e e 2,所以 a e 2,
故选:D.
24.C
【分析】
令 f x ln x x k x 1 ,分析得出b f x max,分 k 1、 k 1两种情况讨论,可
得出 f x ln k 1 k 1 2k b 2
ln k 1 2
,进而可得出 1 ,令
max k 1 k 1
ln t 2
t k 1 0 ,利用导数求出函数 g t 1 的最小值,即可得解.
t
【解析】
令 f x ln x x k x 1 ,则 f x b 对任意的 x 0, 恒成立,所以,
b f x max .
①当 k 1时, f x 1 1 k 0,函数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函数 f x 无最
x
大值,不合乎题意;
1
②当 k 1时,令 f x 0,可得 x .
k 1
1
当0 x 时, f x 0,此时函数 f x 单调递增,
k 1
1
当 x 时, f x 0,此时函数 f x 单调递减,
k 1
1 1
所以, f x f 1 ln
1 k 1

ln k 1 k 1,max k 1 k 1 k 1 k 1

即b ln k 1 k 1,
2k b 2 b ln k 1 k 1 ln k 1 2
2 2 1 ,
k 1 k 1 k 1 k 1
ln t 2 ln t 1
设 t k 1 0,令 g t 1 ,则 g t ,
t t 2
当 0 t
1
时, g t 0,此时函数 g t 单调递减,
e
t 1当 时, g t 0,此时函数 g t 单调递增.
e
1g t g 1 e 2k b 2所以, ,因此, 的最小值是1 e .
min e k 1
故选:C.
【小结】
结论小结:利用参变量分离法求解函数不等式恒(能)成立,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求解:
(1) x D,m f x m f x min;
(2) x D,m f x m f x max;
(3) x D,m f x m f x max;
(4) x D,m f x m f x min .
25.B
【分析】
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判断 g x 的图象关于 1, 1 对称,而根据 f x 的解析式可判断
其在 , 2 ∪ 0, 上的图象关于 1, 1 对称,再根据 f x 、 g x 在 0, 6 上的图
象可以得到 8, 6 上它们共有 8 个不同的交点,从而可得所有的实根之和.
【解析】
当 x πx 0时, f x 2sin 1,而 2 x 2,
2
故 f 2 x 2 sin πx πx π 1 2sin 1,故 f x f 2 x 2 ,
2 2

πx
当 x≤ 2时, f x 2sin 1,而 2 x 0,
2
故 f πx πx 2 x 2sin π 1 2sin 1,故 f x f 2 x 2 ,
2 2

故 f x 在 , 2 ∪ 0, 上的图象关于 1, 1 对称,
1 x 2
当 2 x 0且 x 1时, g x 1 , 3 1, ,
1 x x 1
πx πx π
而 π 0且 ,故 1 f x 1,故此时 f x 与 g x 的图象无交点.
2 2 2
下面仅考虑 0, 6 上 f x 与 g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因为 f 6 1 1 g 6 , g 1 0 f 1 1, g 3 1 f 3 3,
7 4
故在 0, 6 上 f x 与 g x 的图象共有 4 个不同的交点,
故在区间 8, 6 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4 2 8,
故选:B.
【小结】
思路小结:不可解方程的解性质的讨论,取决于两个函数的图象性质,而后者由函数的解析
式来确定,根据对解析式合理变形后可发现其对应的图象性质,另外注意利用
f x f 2a x 2b来确定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
26.D
【分析】
1
根据题设条件可得当 x 2k , 2k 1 时, f x 0, ,其中 k N * ,结合函数在 0, 2
2k
上的解析式和函数在 2, 的图象可求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当 x 2,0 时, f (x) 2 x 1 2 2,故 f (x) 2 x 1 2 2 0,2 ,
因为 f (x 2) 2 f (x),
故当 x 0, 2 时, x 2 2, 0 , f x 1 f x 2 x x 2 0,1 ,
2
同理,当 x 2, 4 1 1时, f x f x 2 0, ,
2 2
1
依次类推,可得当 x 2k , 2k 1 时, f x 0, ,其中 k N * .
2k
3
所以当 x 2 时,必有 f (x) .
4
如图所示,因为当 x 0, 2 时, f x 的取值范围为 0,1 ,
故若对任意 x m, 3,都有 f (x) ,则m 0,
4
3 x2 2x 3 1

令 4, x 2或0 x ,
2 0 x 2
2
3
结合函数的图象可得 m ,
2
故选:D.
【小结】
思路小结:此类问题考虑函数的“类周期性”,注意根据已知区间上函数的性质推证函数在其
他区间上的性质,必要时应根据性质绘制函数的图象,借助形来寻找临界点.
27.D
【分析】
分析得出 a 0 ,利用导数分析函数 f x 的单调性,可得知 x1 为函数 f x 的极大值点, x2
为函数 f x 的极小值点,再由 f x1 f n 、 f x2 f m 结合因式分解可得出结论.
【解析】
当 a 0 时, f x 3x2 a 0,此时,函数 f x 在 R 上为增函数,
当 x1、 x2 m, n 时, f x1 f n , f x2 f m ,不合乎题意,所以, a 0 .
由 f x 0可得 x a3 ,
a a a a
当 x < - - 或 x > - 时, f x 0;当- - < x < - 时, f x 0 .
3 3 3 3

所以,函数 f x a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 , ,单调递减区间为 3 3

a
,
a . 3 3

对任意的 x m, n 恒有 f m f x f n , f x f m , f x f nmin max ,
又当 x1、 x2 m, n 且满足 f x1 f n , f x2 f m ,
所以, x 为函数 f x 的极大值点, x 为函数 f x 的极小值点,则 x a ,
1 2 1 3
ax2 3 ,
由 f x1 f n 3 3 3可得 x1 ax1 b n an b,可得 x1 n3 a x1 n 0 ,
即 x1 n x21 nx1 n2 a 0,因为 x1 n,则 x21 nx1 n2 a 0,
x a ,可得 a 3x
2 2
,所以, n nx 2x2 0,即 n x n 2x 0,
1 3 1 1 1 1 1
所以, n 2x1 0,同理可得 m 2x2 0 ,
故选:D.
【小结】
关键点小结:解本题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 利用已知条件分析出 x1 、 x2 为函数 f x 的极值点;
(2) 利用等式 f x1 f n , f x2 f m 结合因式化简得出结果.
28.A
【分析】
作出函数 f (x) 的图象,如图,作直线 y t ,由此可得 x1 , x2 , x3 , x4 的关系及范围,而
2 2 9 (x2 x2 )
不等式 k x3x4 1 x1 x2 9 0可转化为 k 1 2 ,令 x1 x2 t ,求出 t范围,
x3x4 1
9 (x2 x2 )
并把 1 2 变成 t 的函数,由导数求出它的范围,从而得 k 的范围.
x3x4 1
【解析】
作出函数 f (x)的图象,如图,作直线 y t,它与 f (x)图象的四个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
因为函数 y f x 的图象关于 x 3对称,所以 x3 6 x2 ,x4 6 x1,
- ln x1 = ln x2 ,即 x1x2 1,且1 x2 3,
2 2 9 (x2 x2 )
显然 x3x4 1,不等式 k x3x4 1 x1 x2 9 0变形为 k 1 2 ,
x3x4 1
x3x4 (6 x2 )(6 x1) 36 6(x1 x2 ) x1x2 37 6(x1 x2 ),
x2 x2 (x x )2 2x x (x x )2 2,
1 2 1 2 1 2 1 2
9 (x2 x2 ) 11 (x x )2
所以 1 2 1 2 ,
x3x4 1 36 6(x1 x2 )
1
由勾形函数性质知 x x x 在 x (1,3)时是增函数,所以
1 2 x 2 22
x 1 x x 10
1 2 x 2
2,
3

2
10 11 t 2 t 2 11 2 (t 6) 25
令 t x1 x2 ,则t

2,
3
, g(t) , g (t) ,
6(6 t) 6(t 6) 6(t 6)2
10 7
当 t 2, 3 时, g (t) 0, g(t)单调递减,所以 g(t) g(2) 24,

7 7
所以 k ,即 k 的最小值是 .
24 24
故选:A.
【小结】
关键点小结:本题考查方程的根函数零点问题,解题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作出函数图象,
及相应直线,通过两者交点观察出方程根的性质,范围,不等式就可参数分离变形为
9 (x2 x2 )
k 1 2 ,再利用刚才的关系范围求出不等式右边的式子的取值范围即可得.
x3x4 1
29.C
【分析】
根据奇函数的定义求出函数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通过函数图象平移,分析平移单位满足
的条件,从而得出结论.
【解析】
∵ f (x)是奇函数,

所以当 x [ 1, 0]时, x [0,1], f (x) f ( x)


1 2 x
1 2 x 1 1,

2 2
当 x [1, ), x ( , 1], f (x) f ( x) 1 e 1 x ex 1 1,
作出函数 f (x)的图象,如图.
当m 0, f (x)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 f (x m)的图象,如图, f (x m) f (x)不
可能恒成立,
当m 0时, f (x)的图象向左平移 m 个单位得 f (x m)的图象,如图,
当 f (x m0)
1
的最右端图象与 f (x)的图象在 x 2相切时,
f (x m0) ex 1 m0 ,此时 f (x)图象上对应直线的斜率为 2,
由 ex 1 m0 2得, x ln 2 1 m0,此时 y eln 2 1 m0 1 m0 1 eln 2 1 1,又切点在直线
y 2x 1 1 1上,∴切点为( ,1),即 x ln 2 1 m ,m ln 2 ,
2 0 2 0 2
1
∴当m m ln 2 时,不等式 f (x m) 0 f (x)恒成立.2
1
综上, m的取值范围是( , ln 2 ].
2
故选:C.
【小结】
关键点小结: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题方法是数形结
合思想.利用图象平移变换得出不等式恒成立时的条件,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结
论.
30.B
【分析】
设 f x ex x 1,利用导数证明出 f x 0,可得出 xex ln x x 1 f x ln x ,
ex 2 x 2
ln x x f
x x 2 ln x 1
e
,求得 xex ln x x 1 0, ln x x 1,可
x
求得 a、b的值,由此可得出合适的选项.
【解析】
x
设 f x e x 1,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R ,则 f x ex 1.
当 x 0 时, f x 0,此时,函数 f x 单调递减;
当 x 0时, f x 0,此时,函数 f x 单调递增.
所以, f x f 0 0,即 f x ex x 1 0min ,
令 g x x ln x 1 1,则函数 g x 在 0, ∞ 上为增函数,且 g e
1 0,
e
g 1 1 0,
1
所以,存在 x ,1 使得 g x x ln x
0,1 e 1 1 1
令 h x x ln x 2,其中 x 0, , h x 1 1 x 1 .
x x
当 0 x 1时, h x 0,此时函数 h x 单调递减;
当 x 1时, h x 0,此时函数 h x 单调递增.
所以, h x h 1 1,又 h 4 2 ln 4 2 2 ln 2 2 1 ln 2 0min ,
所以,存在 x2 1, 4 使得 h x2 x2 ln x2 2 0 .
xex ln x x 1 ex ln x x ln x 1 f x ln x 0,
当且仅当 x ln x 0时,等号成立;
ex 2
ln x x e x 2 ln x x 2 ln x 1 1 f x 2 ln xx 1 0 1 1,
当且仅当 x 2 ln x 0时,等号成立.
所以 a 0, b 1,即a b
1 . 故选:B.
【小结】
思路小结:利用导数的方法研究不等式恒成立(或能成立)求参数时,一般可对不等式变形,
分离参数,根据分离参数后的结果,构造函数,由导数的方法求出函数的最值,进而可求得
结果;有时也可以根据不等式,直接构造函数,根据导数的方法,利用分类讨论求函数的最
值,即可得出结果.
31.AB
【分析】
a 2n 1 an an 1 an a S 1可得 a 1 a 1 2 2, 然后求出 a ,
由 S
2 n n n 1 n 1 n n
然后可得bn 、Tn ,然后可解出答案.
【解析】
an 1 an an 1 an
S a S 1,所以
a2 a2 2 a a 1 ,
因为
2 n n n 1 n 1 n n 1 n
2 2 2 2
即 a n 1 1 an 1 2,故数列 an 1 是首项为 a1 1 1,公差为 2的等差数
列,
则 a 1 2n 2n 1,则 an 2n 1 1,
b 1 1 2n 1 所以 2n 1n a a 2 2 ,
n n 1 2n 1 2n 1
则T
1
13 1 5 3 2n 1 2n 1 n 2n 1 1 ,2 2
1
令 2n 1 1 16,解得 2n 1 33,即 n 544,2
故选:AB
32.BCD
【分析】
2 2 2
当a,b都是整数时,可判定 A错误;对于 B,由 n 1 n n 1 n 1

n 0,

可判定 B正确,令 x 4n 1 1,证得

4n 1 4n 1 14n 1 4n 2 4n 3 ,可判定 C正确;构造函数
f x nx x 1 2 x x x n 1 ,证得函数 f x 1是以 为周期的
n n n n
x 0, 1 周期函数,结合 时, f x 0 ,可判定 D 正确.
n
【解析】
对于 A,当 a, b 都是整数时,有 a b a b ,故 A 错误.
2 2 2 2
对于 B,因为 n N ,所以 n 1 n 1 n 1 n 2 n 1 ,
2
所以 n 1 2 n n 1 2 n 1
n 1
2 n n 1 2 n 0,故 B正确,

对于 C,由题意知 4n 1 4n 1 4n 2 4n 3,
则只需证明 4n 1 1 成立即可,
4n 3
令 x 4n 1 1,则 x2 4n 1,

当 x 2m m N 时, x2 4m2 4n 1,则有 m2 n 1,
那么 x2 4m2 4n 4 4n 3;
x 2m 1 m N 当 时, x2 4m2 4m 1 4n 1, m2 m n,即 m2 m n 1,
那么 x2 4 m2 m 1 4n 5 4n 3,所以命题成立,
4n 1 1即 4n 1 4n 1 4n 2 4n

3
所以 4n 1 4n 2 4n 3 n N ,故 C正确.

f x nx x x 1 x 2 n 1 x 对于 D,构造函数 ,
n n n
f x 1 1 2 n 1则 nx 1 x x x x 1 f x ,n n n n

f x 1 f x 1 0 0, 所以函数 是以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故只需证明 在 内恒成立即可,
n n

因为当 x 0,
1
时, f x 0 ,所以结论成立,故 D 正确.
n
故选:BCD.
【小结】
对于函数的新定义试题的求解:
1、根据函数的定义,可通过举出反例,说明不正确;
2、正确理解函数的定义的内涵,紧紧结合定义,结合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求解.
33. ACD
【分析】
g(x) x2 1 2 x2 1
通过 (x) e f (x) ex 只有一个零点,化为(m 2)( ex ) 2m ex 1 0 只有一个实
数根.
x2 1
令 t ex ,利用函数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的图象,通过①当m 2 时,②
当m 3时,③当m 3时,④当m 4时,验证函数的零点个数,推出结果即可.
【解析】
2m(x2 1) 2 2
解: f (x) ex 1, g(x) (m 2)(x 1) .
(x) ex f (x) g(x) ex 只有一个零点,
(m 2)(x2 1)2
2m(x2 1) ex x 0只有一个实数根,e
x2 2
即 (m 2)( 1)2 2m x 1ex x 1 0 只有一个实数根.e
x2 1 (x2 1) ex (x2 1)ex (x 1)2
令 t ex ,则 t ex
0,
(ex )2
x2 函数 t 1ex 在 R 上单调递减,且 x 时, t 0,
x2 1
函数 t e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所以只需关于t 的方程(m 2)t2 2mt 1 0(*) 有且只有一个正实根.
1
①当m 2时,方程(*)为4t2 4t 1 0,解得t ,符合题意;
2
1
②当m 3时,方程(*)为5t2 6t 1 0,解得t 或 t 1,不符合题意;
5
③当m 3时,方程 (*)为 t 2 6t 1 0,得 t 3 10,只有3 10 0,符合题
意.
④当m 4时,方程(*)为2t2 8t 1 0 t 4 3 2 4 3 2 ,得 ,只有 0,符合题
2 2
意.
故选:ACD.
【小结】
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应用,函数的零点以及数形结合,构造法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
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34. AD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定义,结合条件,逐一检验各个选项,分析整理,即可得答案.
【解析】
对于 A: f (x) 3x,定义域为 R,当 a 1时,有[ 1,1] R,
对任意 x [ 1,1], f (x ) 3x1 ,
1 1
因为 x1 [ 1,1],存在 x2 x1 [ 1,1],使 f (x 1) f ( x 2) f (x 1) f ( x 1) 3x1 3 x1 30 1,
所以函数 f (x) 3x是 P(1)函数,故 A正确;
对于 B: f (x) x3 ,定义域为 R,当a 2时,有[ 2, 2] R,
当 x1 0时, f (x1) 0,
所以不存在 x2 [ 2,2],使得 f (x1) f ( x2 ) 1,此时 f (x1) f ( x2 ) 0,故 B 错误;
对于 C:当 t=4时, f (x) log12 (x 4),定义域为( 4, ), a 2,
因为 x1 [ 2, 2], x2 [ 2, 2],则 x2 [ 2, 2] ,
所以 x 4 [2,6],
又 f (x) log12 (x 4)为增函数,
所以 f (x) [log12 2, log12 6],
又因为log12 6 log12 12 1, log12 2 0,所以 f (x) (0,1) ,
所以 f (x1) (0,1), f ( x2 ) (0,1),
所以 f (x1) f ( x2 ) (0,1),即 f (x1) f ( x2 ) 1,故 C 错误;

对于 D:当 x 时, 1 tan x 1,
4 4
所以 f (x) [b 1,b 1],

因为函数 f (x) tan x b是 P( )函数,
4
π π π π
所以对任意 x ,总存在 x 使 f (x ) f ( x ) 1,
1 [ , ] 2 [ , ] 1 2
4 4 4 4
π π
又 x2 [ , ],当 x2 x1时, f (x1) f ( x1) 1,
π 4 4
当 x 时,有 (b 1)(b 1) 1,解得 b= ,故 D正确.
1 4 2
故选:AD
【小结】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 P(a)函数的定义,并根据选项所给条件,结合各个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和
判断,综合性较强,属中档题.
35. ACD
【分析】
画出 f x 的图象,结合图象求得 m, x1, x2 , x3, x4 的取值范围,利用特殊值确定 B 选项错误,
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 CD选项正确.
【解析】
画出 f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于关于 x的方程 f (x) m有四个不等实根 x1, x2 , x3 , x4 x1 x2 x3 x4 ,
由图可知1 m 2,故 A选项正确.
由图可知 x , x 关于直线 x x1 x 2对称,故 2 2, x x 4
1 2 ,2 1 2
2
由 2 x 2 2 x 1 解得 x 3或 x 1,
所以 3 x1 2, 2 x2 1,
3 3π 2 x 3π ,当 时, sin x cos x 2 , sin x cos x 0,所以 B 选
4 1 4 1 2 2 1 2
项错误.
2 2
令 2 x 2 m x 2 1 , log 2 x 2 m log m 1, x 2 log m2 1,
2 x 2 2 logm 2 1, x1, x2 是此方程的解,
1 1
所以logm 2 2 x 2 2 ,或 logm 2 2 x 2 2

1 2
x2 x2 log x2 4 x
2 1
2
故 1 2 m 1 1 2 x1 2 2
2 x 2 2 11 2 8 2 2 x
2 1
2 x 2 1
2
2 x 2 2
8 10,
1 1
2 1
当且仅当 2 x1 2 2 ,x
5
1
2 x 2 2时等号成立,故 D选项正确.1
由图象可知log2 x3 1 log2 x4 1 ,
log x 1 log x 1 0, x 1 x 1 1, x 1 1 , x 1 14 ,
2 3 2 4 3 4 4 x 1 x 1
3 3
由 log2 x 1 1 x 1 ,解得 x 1或 x 1 ,
2
由 log2 x 1 2 x 1
3
,解得 x 3或 x ,
3
x 1
4
所以 ,1 x 3,
3
4 2 4
1 1
4x x 4x 1 4 x 1 53
3 4 3 x 1 x 1
3 3
2 4 x 1 13 5 1①.x3 1
1 1 34 x 1 , x 1 2 , x x 1令 或 ,
x 1 4 2 2
所以①的等号不成立,即4x3 x4 1,故 C 选项正确.
故选:ACD
【小结】
求解有关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可考虑结合图象来求解.求解不等式、最值有关的问
题,可考虑利用基本不等式来求解.
36. ABD
【分析】
利用 f 0 0以及零点存在定理推导出当 a 1时,函数 f x 在 0, 2π 上至少有两个零点,
结合图象可知当0 a 1时,函数 f x 在 0, 2π 上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利用导数分析函
数 f x 在 0, 2π 上的单调性,可判断 A 选项的正误;利用 A 选项中的结论可判断 B 选
1
项的正误;取 a ,解方程 f x 0可判断 C 选项的正误;分析出当 f x 在 0, 2π 上
2
1 1 1
只有一个极值点时, 0 a 1,分 a 、0 a 、 a 1三种情况讨论,结合
3 3 3
sin x x可判断 D选项的正误.
【解析】
构造函数 g x x ln x 1 1 x 1,其中 x 0,则 g x 1 .
x x
当 0 x 1时, g x 0,函数 g x 单调递减;
当 x 1时, g x 0 ,此时,函数 g x 单调递增.
所以, g x g 1 0min .
a ln a 1, a 0且 a 1.
f x sin ax a sin x,则 f 0 0 .
π aπ π aπ
当 a 1时, f sin a sin sin a 0,
2 2 2 2
f 3π sin 3aπ a sin 3π sin 3aπ a 0,

f x π 3π
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函数 在 ,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2 2
所以,当 a 1时,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至少有两个零点,
所以,当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只有一个零点时, 0 a 1.
对于 A 选项,当0 a 1时, f x a cos ax a cos x a cos ax cos x .
aπ π
0 a 1 ,则0 , 0 2aπ 2π,
2 2
f π a cos

0, f 2π a cos 2aπ cos 2π a cos 2aπ 1 0,
2 2
f x π
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函数 在区间 , 2π 上至少有一个极值点,
2
令 f x 0,可得cos ax cos x,
当 x 0, 2π 时, 0 ax x 2π,由cos ax cos x cos 2π x ,可得 ax 2π x ,

解得 x ,
a 1

所以,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有且只有一个极值点 x .
a 1
作出函数 y1 cos ax 与函数 y2 cos x 在区间 0, 2π 上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函数 y1 cos ax 与函数 y2 cos x 在区间 0, 2π 上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记该交点的横坐标为 x0 ,当0 x x0 时, cos ax cos x,此时 f x 0;
当 x0 x 2π时, cos ax cos x,此时 f x 0 .
所以,函数 f x 在区间 0, x0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x0 ,2π 上单调递减.
所以, f x f x0 f 0 0,又 f 2π sin 2aπmax .
若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 f 2π sin 2aπ 0 .
0 a 1,则0 2aπ 2π,所以, 0 2aπ π,解得0 a 1 ,A 选项正确;
2
对于 B 选项,若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时,
由 A 选项可知,函数 f x 在区间 0, x0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x0 ,2π 上单调递减.
Q f 0 0 , f 2π sin 2aπ 0,所以,对任意的 x 0, 2π , f x 0 ,B 选项正确;
对于 C选项,取 a 1 ,则
2
f x sin x 1 sin x sin x sin x cos x sin x 1 x cos ,

x x
0 x 2π,则0 π,令f x 0,可得sin 0或 cos x 1 x x ,可得 0或 π,
2 2 2 2 2
解得 x 0或 x 2π.
1
所以,当 a 时,函数 f x 有两个零点,C 选项错误;
2
对于 D 选项,当 a 1时,若0 x 2π,则0 ax 2aπ,且2aπ 2π,
当 x 0, 2π 时,令 f x 0,可得出cos ax cos x cos 2kπ x k Z ,至少可得
出ax 2π x或ax x 2π,
即函数 f x 在区间 0, 2π 上至少有两个极值点,不合乎题意,所以, 0 a 1.
π
下面证明:当0 x 时, sin x x ,
2
构造函数 h x x sin x,其中0 π x ,则h x 1 cos x 0 ,
2
π
所以,函数 h x x sin x在区间 0, 上为增函数,所以, h x h 0 0,即
2

sin x x .
a 1 3a 1
分以下三种情况来证明 f x π恒成立.0 2
f x0 a cos ax0 cos x0 0,可得cos ax0 cos x0 ,
0 ax x 2π 2π,由cos ax cos x 可得出 ax 2π x ,所以, x .
0 0 0 0 0 0 0 a 1
则 sin ax0 sin 2π x0 sin x0 .
a 1 x 3π①当 时, ,则 f x sin x 1 sin x,
3 0 2 3 3
f 3π sinπ 1 sin 3π 4 2π ,

即 f x a 1 3a 10 π成立;
2
2π 3π
0 1 π
②当 a x时,
3 0
, 2
2


2π则 f x sin ax a sin x sin x a sin x a 1 sin x a 1 sin
0 0 0 0 0 0 a 1
a 1 sin 2π a 1 sin 2π 2π a 1 sin 2aπ a 1 2aπ 2aπ
a 1
a 1 a 1 a 1

a 1 3a 1
π;
2
1
③当 a 1时, x 2π 3 0 a 1 π ,

,2

f x0 sin ax0 a sin x0 sin x0 a sin x0 a 1 sin x0 a 1 sin x0
a 1 sin x π a 1 sin 2π 1 a π 1 a π π
a 1 sin a 1 0 a 1 a 1 a 1

a 1 3a 1
1 a π π.
2
a 1 3a 1
综上所述,当函数 f x 只有一个极值点 x 时, f x π恒成立.0 0 2
故选:ABD.
【小结】
利用导数解决函数零点问题的方法:
(1) 直接法:先对函数求导,根据导数的方法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根据函数的基
本性质作出图象,然后将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问题,突出导数的工具作用,体
现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2) 构造新函数法: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两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
(3) 参变量分离法:由 f x 0 分离变量得出 a g x ,将问题等价转化为直线 y a
与函数 y g x 的图象的交点问题.
37.ACD
【分析】
作出函数 f x 的图象,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判断 A 选项的正误,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对称
性可判断 B选项的正误;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判断 C选项的正误;利用双勾函数的
单调性可判断 D选项的正误.
【解析】
由 log3 x 2可得 2 log3 x 2
1
,解得 x 9 .
9
作出函数 f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1
由图象可得 a 1 b 9 c 11 15 d 17,
9
由 log3 a log3 b ,可得 log3 a log3 b,即log3 a log3 b log3 ab 0,得
ab 1,A选项正确;
πx π π
令 kπ k Z ,解得 x 4k 1 k Z ,
4 4 2
当 x 9,17 时,令9 4k 1 17 ,解得2 k 4 ,由于 k Z , k 3,
πx π
所以,函数 y 2sin x 9,17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13对称,
4 4

则点 c, f c 、 d , f d 关于直线 x 13对称,可得c d 26,B 选项错误;
abcd c 26 c c 13 2 169 153,165 ,C选项正确;
a b c 1 1 d a 26,下面证明函数y x 在 0,1 上为减函数,
a x
1 1 1 1
任取 x1、 x2 0,1 且 x1 x2,则 y1 y2 x1 x2 x1 x2
x1 x2 x1 x2
x x x2 x1 x1 x2 x1x2 1 ,
1 2 x1x2 x1x2
0 x1 x2 1,则 x1 x2 0, 0 x1x2 1,所以, y1 y2 ,
1
所以,函数y x 在 0,1 上为减函数,
x
1 1
9 a 1,则 a b c d a a 26
316
28, 9

,D 选项正确.

故选:ACD.
【小结】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 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 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
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38. AC
【分析】
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出函数的图像,对于 A,C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判断,对于 B,D利用
特值法进行判断.
【解析】
1 x 3当 时, f (x) 2x 2
3
;当 x 2时, f (x) 4 2x;
2 2
x 3 1 x x
当 2 x 3,则1 , f (x) f 1;
2 2 2 2 2
3 x
当3 x 4,则 2, f (x)
1 x x
f 2 ;
2 2 2 2 2
x
当 4 x 6,则2 3, f (x)
1 x
f x 1 ;
2 2 2 4 2
x 1 x x
当6 x 8,则3 4, f (x) f 1 ;
2 2 2 4
依次类推,作出函数 f (x)的图像:
对于 A,函数 y f (x) kx有 4 个零点,即 y f (x)与 y kx有 4 个交点,如图,直线 y kx
1 1 1 1
的斜率应该在直线 m, n之间,又 k , k k , , ,故 A正确;
m 6 n 24 24 6
1
对于 B,当 n 1时, f (x) 有 3 个交点,与2n 4 6不符合,故 B错误;
2
3
对于 C,对于实数 x [1, ),不等式2xf (x) 3 0恒成立,即 f (x) 恒成立,由图
2x
3 3
知函数 f (x)的每一个上顶点都在曲线 y 上,故 f (x) 恒成立,故 C正确;
2x 2x
1 1
对于D, 取 n 1, x [1,2],此时函数 f (x)的图像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1 1 ,
2 2
故 D错误;
故选:AC
【小结】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 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 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
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39. ABC
【分析】
f (x)
构造 g(x) ,由 f (x)
f (x)
有 g (x) 0,即 g(x)在 (0, )上单调递减,根据各选
x x
项的不等式,结合 g(x)的单调性即可判断正误.
【解析】
f (x) xf (x) f (x)
由 f (x) 知: 0,
x x
g (x) f (x) xf x f x令 ,则 g x 0,
x x2
g x g(x1) g(x2 ) x2 f (x1) x1 f (x )∴ ( )在 (0, ) 2上单调递减,即 0
x1 x2 x1x2 (x1 x2 )
当 x1 x2 0时, x2 f (x1) x1 f (x2 );当 x1 x2 0时, x2 f (x1) x1 f (x2 );
x
A: g(x x ) g(x ), g(x x ) g(x ) 1有 f (x x ) f (x ),
1 2 1 1 2 2 x x 1 2 11 2
x2 f (x x ) f (x ),所以 f x x f x f x ;
x x 1 2 2 1 2 1 2
1 2
B:由上得 x2 f (x1)(x1 x2 ) x1 f (x2 )(x1 x2 )成立,整理有
f x f x x 2 f x x 1 f x ;
1 2 x 1 x 2
1 2
x f (2x1 ) f (1) f 2x 2x f (1)
C:由 2x1 1,所以 g(2 1 ) g(1) ,整理得 1 1 ;
2x1 1
D:令 x x 1且 x 1 x 1 , g(x )g(x ) f (x ) f ( 1 ),
x x
1 2 1 2
时,
2 x 1 2 11
1
g(x1x2 ) g(1) f (1),
有 g(x1x2 ) g(x1) , g(x1x2 ) g(x2 ),所以无法确定 g(x1x2 ), g(x1)g(x2 )的大小.
故选:ABC
【小结】
f (x) f (x)
xf (x) f (x)
思路小结:由 形式得到 0,
x x
f (x) xf (x) f (x)
1、构造函数: g(x) ,即 g (x) .
x x
2、确定单调性:由已知 g (x) 0,即可知 g(x) 在 (0, )上单调递减.
3、结合 g(x)单调性,转化变形选项中的函数不等式,证明是否成立.
40. BCD
【分析】
W N N 10n ,10n 1先要通过举例,搞清楚 的意义, n N 时, N 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为n 1,当 N 10
n ,10n 1 n 1, 2, 3, ,N 的非有效数字中 0的个数为n .然后通过
举例可以否定 A;通过一般性论证判定 B;借助于对数指数运算,和不等式的性质,判定
CD;
【解析】
当 N 10,100 时, N 的整数部分位数为 2,当 N 100,1000 时, N 的整数位数为 3,
一般地, N n 10 ,10
n 1 n N 时, N 的整数部分的位数为 n 1,
当 N 0.1,1 时, N 的非有效数字中0的个数为1,当N 0.01,0.1 时,比如,0.010101023,
n n 1
其非有效数字中 0 的个数为 2,一般地,当 N 10 ,10 n 1, 2, 3, ,N 的非有
效数字中 0的个数为n .
取M 102 , N 10,则W M 3,W N 2,
W MN W 103 4 5 W M W N ,取
M 500, N 50,W M 3,W N 2,W MN W 25000 5 W M W N ,
故A 有不正确的时候,故 A 错误;
当 n 0时, 1 a 10 ,∴ N a 10 n 10
n ,10 n 1 , W N n,B正确;
因为 N 2100 ,lg2 0.301,则
lg2100 100lg2 30.1, n 30,1030 N 1031, W N 31,故 C 正确;
k N*时,根据定义,由于2k 为正整数,且不可能是 10的倍数,∴存在 m N ,使得
10m 2k 10m 1 ,此时W 2k m 1
10 m 1 2 k 10 m W 2 k, m 1,故 D正
确.故选:BCD.
【小结】
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涉及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对数与对数运算,难度较大.必要的时候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新定义函数的意义是重要的思维途径.在 D的判定中,注意不等式的性质
的运用, k N * 时, 2k 为正整数,且不可能是 10 的倍数是关键的,由此才能得出
10 m 1 2 k 10 m ,特别是右端不能取等号,否则比如0.01 x 0.1的话,不能得出W
x 2的结论,其中W 0.1 1 .注意小数中非有效数字概念,比如 0.010101023 中
10101023是有效数字.
41.1
【分析】
通过换元法将方程变为t 2 m 1 t 1 m 0 x,其中
ex t;利用导数可求得
x
g x x 的大致图象,从而确定其与 y t的交点个数,将所求式子化为e
t 1 2 t 1 2 ,利用韦达定理可求得结果.
1 2
【解析】
x ex x 1 m 0

x m 0得: ex
x
ex x e x 1

e
x
设 x t,则t 1e m 0, t
2 m 1 t 1 m 0,
t 1
令 g x x ,则 g x 1 x ,
ex ex
g x 在 ,1 上单调递增,在 1, 上单调递减,
且 g 0 0, g 1 1 ,当 x 0时, g x 0,可得 g x 大致图像如下.
e
x
x x e x x x
要使关于 的方程 ex
x m 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1 , 2 , 3 ,且x e
x1 0 x2 x3 .
结合图象可得关于t 的方程t 2 m 1 t 1 m 0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t ,1t 2,
1 m x1 t xt 0 t t t 1 m t t 2 x且 , , ,则 , 3 t .
1 2 1 2 1 2 ex 11 ex2 ex3 2
x 2 1 1 x x3 2 1 1 = t 1
2 t 1 2
ex ex

ex 1 2
1 2 3
t t 2 t t t t 2 2 1 1 +1 1 m 1 m +1 1.
1 2 1 2 1 2
故答案为:1.
【小结】
已知函数零点(方程根)个数求参数值(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
(2) 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解决;
(3) 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
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2
42. e2
【分析】
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构造 f (x) e2mx n x (m 0),有 f (x) 2me2mx n 1,利用二阶导
数研究 f (x)单调性,再讨论 m 0、m 0时 f (x)的单调性,进而确定 f (x)在
x ( 1 , n ) 上的最小值及对应 m、n 的关系式,将 与所得关系式转化为直线与曲线相
m m
n
切的问题,求 的最小值即可.
m
【解析】
令 f (x) e2mx n x (m 0),则 f (x) 2me2mx n 1,即 f (x) 4m2e2mx n 0,
∴ f (x) 单调递增,
1
∴当m 0时, f (x) 0,即 f (x)在 x ( , )上递减,而当 x 时, f (x) ,
m
1
故不满足 f (x) ;
m
1 n ln(2m)
当 m 0时,若 f (x) 0得 e2mx n ,即 x ,
2m 2m
x n ln(2m)∴ 时, f (x) 0,即 f (x)
n ln(2m)
递减;当 x 时, f (x) 0,即
2m 2m
f (x) n递增;若令 k ,即 m
n

1 mn ln(2m) k
则:①当 ,即 n ln(2m) 2, f (x) f ( 1 ) en 2 1 1 恒
m 2m min m m m
成立;
n
e2 n n m e2 n e2 n
∴m 情况下 最小,即直线 与曲线 g(n) 相切,而 g (n) ,
2 m k 2 2
1 n e2 n0g (n ) 2 e2 n0 n 1 e
3 n0
∴ 0
0 时, ,有 0 ,m0 ,则k 2 2 2 m e3

0
1 n ln(2m)
当 ,即 n ln(2m) 2,
m 2m
f ( n ln(2m)f (x) )
1 n ln(2m) 1
,得 n ln(2m) 1,
min 2m 2m m
n
e1 n m e
2 n n m e1 n e1 n
∴ 情况下 最小,即直线 与曲线 g(n) 相切,而 g (n) ,
2 2 m k 2 2
1 n0
g (n ) 1 n e 2 2 ne1 n0 n 1 e 0
∴ 0
0 时, ,有 0 ,2 2 m0
,则 ;
k 2 m e20
2 2 n 2
∴综上: ,即 的最小值为 .
e2 e3 m e2
2
故答案为:
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