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短歌行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短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中出现的艺术手法,并通过手法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2、背诵诗歌。
【知识链接】
体裁:“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是根据歌唱时音节长短不同而区别的。“长歌”慷慨激烈,“短歌”微吟低回。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出了大量的作家,“三曹”“建安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诗人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建安文学”。其文清俊通脱。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诗风苍凉悲壮。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清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摆酒宴请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五十七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比喻: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例、她像花一样美。本体:她 喻体:花
借代:借一物代替另一物。例: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借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用典:多用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表达思想感情。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诗人借“归雁”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课前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譬( pì )如 子衿( jīn ) 呦( yōu ) 鼓瑟( sè ) 掇( duō)
匝 ( zā ) 契(qì )阔谈? ( yàn ) 哺 ( bǔ )
2.解释加点词语:
对酒当歌:(对着) 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食野之苹: (艾蒿) 契阔:(久别重逢)
几何: (多少) 悠悠我心:(思虑连绵不断) 何时可掇: (拾取、采取) 乌鹊南飞:(向南)去日苦多:(逝去时光太多) 但为君故:(只是;缘故) 忧从中来:(内心) 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
何以解忧: (用什么) 沉吟至今:(沉思) 枉用相存:(枉驾;问候) 山不厌高:(满足)
3.熟读全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意。
【课堂探究】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情?还有哪些运用同样的修辞的诗句,请找出并分析。
解析:比喻。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犹豫不决,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
2、诗歌中哪些地方用了借代的手法,找出来并分析。
解析:唯有“杜康”和“青青子衿”是借代,杜康代酒,子衿代学识之士。
3、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文出《诗经 郑风 子衿》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 小雅 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③ 化用《管子 形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为喻,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招揽天下贤士。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 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为自己的榜样,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4、诗人到底“忧”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忧情。
①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
②忧求贤不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③忧功业未成。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成的忧虑,愿意海纳百川,学“周公吐哺”,使“天下归心”,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小结:本诗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目标检测】
1.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①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八年级上册)
①燕然未勒: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结合这首词中出现的典故,分析所表达的情感。
解析: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大功。抒发孤城将士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
【课后任务】
熟读并背诵全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