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3.8《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3.8《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制造”的现状及其优势。
2、明白“中国创造”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制造业“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和“中国创造”带来的重大成就,感受“中国创造”带来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我国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实力,增强用科技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感受“中国创造”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我国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实力,增强用科技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资料,了解“中国制造”的现状。
1.师:同学们,暑假,李亚参加了中美青少年友好夏令营。到美国后,他发现了一件惊奇的事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自制音频)
(信息技术融合:首先用扫描全能王APP将课本三幅插图进行拍照,然后用手机进行学生朗读文本录音,最后用剪映软件进行融合)
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在外国的市场上有很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
师:你是从哪儿发现的?
预设:很多商品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志。
师:“made in China”就是中国制造。(板书:中国制造)所有在中国生产、制造、组装的都可以叫做“中国制造”。
2.课前大家都做了调查,谁来分享你找到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 “中国制造”的?
学生汇报
(信息技术融合:学生边汇报调查结果边用希沃授课助手进行投屏。)(设计意图:通过手机投屏,便于其他学生更好的观察了解,通过亲身调查,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制造”的种类多、范围广等优势,同时学生的动手调查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师:是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4.疫情期间,中国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驰援全球抗疫。截至今年5月,中国为全球提供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件防护服、40多亿份核算检测试剂盒。这段时间印度疫情严重爆发,氧气奇缺,中国企业积极行动,5月份以来已经向印度提供口罩10万只,呼吸机5000多台,制氧机25000多台。
5.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
看到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骄傲、自豪)
(信息技术融合:在好看视频中搜索《四十年全口出口排名》视频)(设计意图:学习源于生活,此次疫情给全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学生们感受深刻,更能体会中国驰援全球抗疫的非凡意义。通过一系列实际数字突出“中国制造”的范围广、产量大等优势,再通过观看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若到强的发展历程的视频,非常震撼人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二:案例分析,发现“中国制造”的弊端。
教师过渡:我们在为“中国制造”喝彩的同时,也要反观中国制造的另一面。
1.案例一:苹果手机利润分配图
这是一部中国生产的价值8千元的苹果手机利润分配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国的利润非常少
师:同学们,一部售价8000元的手机,在中国生产制造,我们却只能从中获取不到200元的收益,为什么中国所得的利润这么少呢?
预设:无自主品牌、无核心技术。
2.案例二:华为公司的启示
(1)过渡语:同学们分析得真有道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中国制造,我们将永远只是供应链末端的劳工!而外国却可以凭借核心技术和各种专利,获得巨大的利益,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们愿意吗?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预设: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自己要强大起来......
(2)我们国家有没有自主品牌的手机?
生:华为、oppo、vivo……
师:是的,这都是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板书:自主品牌)。
(3)问卷星调查:课前我们调查了爸爸妈妈们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国产手机和国外手机使用的PK结果,通过问卷星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共调查了266位家长,其中有224位家长使用国产手机,42位家长使用国外手机。从中,我们看到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手机了。而在这些品牌中有一个是全世界最大的通讯设备商和5G行业领导者,它就是--华为。
(信息技术融合:运用问卷星对家长使用不用品牌的情况进行调查。)
(设计意图: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真实数据比灌输式教育更有说服力,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华为电信基站等,已经服务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方面,华为拥有3325个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全球第一。华为的崛起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就是竞争力。我们要想改变,要想崛起,就应化“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板书“中国创造”)
(设计意图:《品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与学是植根于学生生活的,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学生联 系紧密,又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有了新的认识。此教学环节做到了层层递进:首先让学生观察苹果手机利润分配图,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专利,处处都会受制于人,让学生感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心中充满愤怒,然后意识到中国要崛起,感受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必要性及伟大意义。)
活动三:激发情感,思考“中国创造”的启示。
1.过渡:随着我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创造”正在崛起。
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中国创造”。
学生自由汇报,师随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调查了解更多的“中国创造”的同时,感受中国科研取得了飞跃的进步,但是学生对中国创造深层次内容的相关知识储备比较有限,此时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去了解中国创造,从小培养一颗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心。)
师:谢谢大家的分享,中国创造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板书:科技引领),实现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到中国创造,就不得不说起它,它是谁?(中国天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天眼和它的首席科学家南仁东爷爷的故事。(播放视频)
2.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和研发,南仁东爷爷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中国天眼。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可以怎样为“中国创造”助一份力呢?
预设:可以多留意生活,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让自己更有创造力。
预设: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设:我们要向南仁东爷爷学习,刻苦钻研科学知识,为祖国更灿烂的明天不懈努力。
师:是的,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创造”贡献力量。
(信息技术融合:在好看视频中找到中国天眼和南仁东爷爷的相关视频,然后运用手机录屏截取重要选段作为辅助教学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到每一项科研成果的伟大意义,以及取得伟大成就是靠无数科研人员艰辛的付出,乃至付出宝贵的生命为代价才推动了中国科研、时代的进步,并从榜样的践行中汲取力量,向榜样致敬、学习,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增强用科技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
课后总结
教师总结:孩子们,“中国创造”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相信你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实现更多的中国创造! 我更坚信只有你们强,中国才会更强!最后,让我们一起齐诵《少年中国说》,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学习的动力。全体起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下课!
(信息技术融合:学生朗诵时插入了背景音乐《钢铁洪流进行曲》)(设计意图:在铿锵有力的背景音乐下,学生起立齐读《少年中国说》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并将整堂课的学习氛围达到了高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