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案

资源简介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目标:
1. 知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了解志愿军克服困难英雄奋战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了解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就,感受老一辈外交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赵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影像。(播放1950年国庆庆典的视频)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
教师补充: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1950年10月1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而在此时,党中央却收到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发来的求助信。
【课件出示:一封信】
二、抗美援朝
一封信
1.【课件出示:求助信的内容】教师提问:他为什么发来求助信呢?【生答】教师: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虎视眈眈。他们悍然入侵朝鲜,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战争一触即发。
2.播放美国步步紧逼朝鲜战场的时间线。(逐条推出,播放录音)。
3.教师:东北告急、台湾海峡告急、朝鲜告急!同学们,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如果是你收到这封求助信,你会怎样决定?你会选择出兵帮助朝鲜吗?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你是支持朝鲜出兵,还是不支持?请大家用平板扫二维码投票。
(出示二维码进行投票。)
一次抉择
1.出示活动单:
活动一:
请同学们扫描二维码,自由选择相关的资料学习,了解一下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现在你认为是否应该出兵朝鲜?请投票。
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3.追问:现在面对朝鲜的求助信,你是否还是觉得应该出兵?
活动二:
请同学们再次进入资料库,选择相关资料了解当时中美两国、两军的经济、军事实力。
教师:了解了中美两国当时的情况后,你是否还是觉得应该出兵,请大家再次投票。
4.教师提问:从这些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5.教师:面对悬殊的实力差距,恶劣的自然条件。如果你是中央领导,你会怎样决定?【生答】
6.教师:你们真是小小军事家,其实你们的想法与当时的中央领导不谋而合。面对是否出兵支援朝鲜,中央军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图片】
一场战争
1.【播放志愿军军歌(缩减)】(板书:保家卫国)
教师:你认为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生答【对比中美两军的装备,播课件。】
过渡语:
课件1,他们衣衫单薄,而他们的敌人,武装到牙齿【志愿军与美军衣物对比。】
课件2,他们吃着最没有营养的食物,而他们的敌人……【志愿军与美军食物对比。】
课件3 他们风餐露宿,而他们的敌人……【志愿军与美军住宿对比】
课件4,他们拿着落后的武器,而他们的敌人……【志愿军与美军武器对比。】
2.提问:抗美援朝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生答,课件出示只出示签订停战协议】
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经过2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狠狠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过渡语:在条件艰苦、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志愿军凭什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出示课件: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1.出示课件,说一说:志愿军凭什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2.活动三
活动单:
(1) 阅读材料,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彭德怀元帅指挥的故事、毛岸英的故事、后方援助的数据、朝鲜和苏联的相关援助。重点突出战斗英雄的故事比如:神枪手张桃芳、王牌飞行员某某等和人数)
(2) 思考:志愿军凭什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学生说一说:
教师过渡:是的,我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特别是那些最可爱的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3.活动四
活动单
(1)组内交流,讲述课前了解到的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说说你从英雄身上感受到怎样的精神。
(2)组内选派代表汇报交流。
4.学生汇报英雄的故事:击败王牌飞行员的故事、向我开炮的故事、毛岸英的故事、彭德怀的故事、最好能说说自己家有亲人是志愿军的故事。【教师相机点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爱国精神、革命主义精神……】
5.过渡: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197653名中华儿女牺牲在朝鲜,用身躯将战火阻挡于国门之外。而那些活下来的老兵,耄耋白发之时,回顾往事,他们依然无悔。他们说:
【播放课件,教师引读老兵的话,配合背景音乐:英雄儿女。】
小结:志愿军凭什么赢得最终的胜利,凭着这种精神,这种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就是抗美援朝的精神。【板书两种精神】
6.师:抗美援朝的胜利意味着什么?【播放课件,生答。】
师小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向世界证明了一个觉醒的、 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三、外交风云
一项政策
过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板书:独立自主
1.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课件出示:一项政策】提问:你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没有回答出来也出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捍卫了国家主权,为我们赢来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也使我们国家一步步争取到应有的国际地位。【板书:捍卫国家主权】
一组成果
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到了解1950-1978年间,中国有哪些外交大事件?【出示课件:一组成果】
【学生汇报外交大事件,随机】学生的,教师点评,补充外交大事件的意义。
1.教师:是啊。相机在时间轴上展示【最后梳理】
2.出示: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教师:中国首次在日内瓦会议亮相。【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点评出来】
3.1955年的万隆会议。教师:中国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点评】
4.教师重点点评:1971年10月25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课件出示当时的照片】
5.出示中国国旗在联合国飘扬的图片。提问:看到联合国总部大楼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生答】
教师: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6.教师:现在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请看一组数据。【指名答。出示:中国已经同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划定和勘定边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同170多个国家建交,全面加入了主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了109对伙伴关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和开放格局】
7.提问:新中国成立时,与我们建交的只有17个国家。与这组数据对比,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一人即可,不展开)
教师:中国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板书:维护世界和平】
一些故事
教师: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凝聚着很多老一辈外交家的努力。其实,在这些外交大事件背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出示课件:一些故事】你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吗?【一个到两个即可】教师可点评:体现了老一辈外交家的智慧。
【学生汇报】
过渡: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板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进入新时代,中国新一代外交家发出了最强音。【播放中美会谈的视频】
四、课堂小结
【一边小结,一边播放歌曲新天地】
同学们,五千年中华源远流长,70年新中国风雨兼程。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独立自主,谱写了民族的新篇章。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立下志向,接过民族复兴的重任,成为祖国的栋梁!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