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干热河谷 课件(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干热河谷 课件(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干 热 河 谷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云贵高原山势平缓,土层较厚,但是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红土。
干 热 河 谷
材料:下图是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摄的照片,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河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分析图中“干热河谷”植被稀少、枯黄的原因。
答案  ①该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②高大山地对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阻挡作用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③且干燥的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焚风效应强),形成干热河谷,因此植被稀疏,颜色枯黄。
考点突破
干热河谷与人类的关系
干热
河谷







恢复植被




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
植被特征
地质特征
崩塌、滑坡、泥石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
科技支持
人口素质
增强人民自救逃生意识
打造避寒圣地
打造特色农业基地
走特色旅游路线




常绿肉质多刺灌丛
稀疏灌草从
单株散生乔木
山势陡峭
地表碎屑物多
地质不稳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干热河谷的形成分析




分 布
成 因
热带、亚热带高热、低湿河谷地区
气 候
河谷地形
人为加剧


山高
谷深
垂直高差大
不合理垦殖、砍伐及工程建设
降水少、蒸发大
气温高
阻挡水汽
热量难以扩散
山谷风影响强
谷地气流下沉明显
背风坡
梵风效应
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
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C.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
D.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
2.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水土流失严重 B.碎石裸露面积广
C.河流流速较快 D.河水蒸发量巨大
3.形成乙图中鄱阳湖西侧山脉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沉积成山 D.断层成山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形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烛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地壳断裂下陷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形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气候干旱,岩层坚硬致密
B.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大
C.降水稀少,水土流失较轻
D.植被稀疏,岩层抗侵蚀力弱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山地东坡出现的干热河谷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①全年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②越过山体的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致使河谷干旱即“焚风效应”显著 ③受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④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横断山区由南北走向的7条山脉6条大江构成了山高谷深、相间分布的地貌,多地分布着干热的河谷,形成了“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下图为金沙江(28°N)某地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干热河谷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1500—2700m
B.2700一3100m
C.1500—3100m
D.1500m以下
横断山区由南北走向的7条山脉6条大江构成了山高谷深、相间分布的地貌,多地分布着干热的河谷,形成了“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下图为金沙江(28°N)某地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干热河谷成为一种珍稀的资源,阿署达是位于金沙江畔的一个彝族小山村,全村靠种植芒果致富。据图推测,该村芒果集中种植的海拔高度在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答案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答案  ①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
②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
③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
④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
⑤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答案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
③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  ①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②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答案 
①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
②(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干热河谷”是西藏“三江并流”地区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其河谷两侧灌丛与草本植物分布稀少,是湿润区中狭窄的干旱地带。
答案  ①当湿润的空气遇到山脉时,被迫随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降水而失去水分;
②之后,气流越过(翻越)山脉,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增温
(3)根据下图,描述河谷“干热”的形成过程。
材料一 位于我国西南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动物、植物极其丰富,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广布,但在许多狭窄的河谷谷底,受少有的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影响,植被稀疏,多为低矮、多刺的旱生型灌丛。
材料二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主要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州,居住着三十多万人口,其中核心区三万多,保护区不仅有着丰富的生物和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同时也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区域,是“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特殊区域,是保护区和极度贫困重叠并存的典型区域,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还面临着生存与脱贫问题。
答案  ①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作物(如油橄榄、火龙果、芒果)的种植加工销售,带动经济发展;②走特色旅游路线
(3)当地如何依托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资源实现脱贫致富。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温河谷地带。云南元江积温8704.5℃,年日照时数4420h,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
材料二:元江干热河谷位置图
结合材料分析元江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
答案  纬度低,气温高;位于河谷,地势(海拔)较低,气温高;受山地阻挡,冬夏季均位于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増温),气温高;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干旱。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温河谷地带。云南元江积温8704.5℃,年日照时数4420h,是云南三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干热河谷。
材料二:元江干热河谷位置图
(2)从气候角度分析元江地区火龙果品质优良的条件。
答案  纬度低,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富集;低湿的环境,利于火龙果生长。
横断山脉是指川滇藏交界一直到贵州的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合称,大山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的高差一般在1000米以上,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为干热河谷,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下图为横断山区示意图和干热河谷形成示意图。
结合该地区盛行风向和山脉走向,分析此处干热河谷形成的原因。
答案  横断山区的山脉南北走向,大体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峰坡上升冷却,发生降水。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温度升高,湿度也显著减少,致使河谷地区产生干旱现象。
材料一 左图为四川省西部地形略图。
从地形与天气角度分析攀枝花干热河谷光照、热量充足的成因。
热量:
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
谷地地形闭塞,风力小,热量不易散发;
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
光照:
旱季长,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流经西藏昌都地区,并形成深切峡谷。在峡谷底部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域难见森林,多山石裸露,仅分布着仙人掌和一些低矮的灌丛等植物。左图示意西藏昌都地区水系和主要峡谷分布,右图示意怒江峡谷景观。
(1)从山谷风角度解释昌都地区深切峡谷底部气候干热的原因。(6分)
答案  深切峡谷,山高谷深,山谷风发育典型(2分);白天吹谷风,谷底上空气就下流,增温减湿(2分);夜晚吹山风,气流沿山坡下沉增温减湿,增强谷底的干热程度(2分)。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流经西藏昌都地区,并形成深切峡谷。在峡谷底部出现狭长的干热区域,是焚风效应和局地热力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域难见森林,多山石裸露,仅分布着仙人掌和一些低矮的灌丛等植物。左图示意西藏昌都地区水系和主要峡谷分布,右图示意怒江峡谷景观。
(2)说明昌都地区峡谷底部难见森林的原因。(4分)
答案  峡谷底部气候干热,水分不足(2分);多山石裸露,土壤贫瘠(2分)。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长期以来为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自然地理单元及人文景观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区域。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地区“干热”的气候特征,严重限制了森林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火灾具有一定季节性且扑救困难的原因。
答案  ①该区域11月到次年4月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空气干燥;②冬春季节,山谷风力大;③该区域海拔较高,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其枯枝落叶易燃不易腐,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④地形复杂,山地垂直分异明显,容易形成立体式火灾;⑤河谷地势陡峻、山高谷深,道路稀少且崎岖难行,一旦发生火患,很难扑救。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盘江北岸,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类型。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弥勒市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的原因。(6分)
答案 弥勒纬度低,位于亚热带,温度较高;山高谷深,山谷盛行下沉气流,导致谷底少雨且增温明显(或本地区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出现焚风效应,温度较高。);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影响,深入云贵高原内地时,空气变得相对干燥(或本地区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出现焚风效应,降水较少。);光照强,谷地植被稀疏,易流增温,蒸发大。(答其中3点即可,共6分)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北美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其中只有马达加斯加岛还保存有成片的猴面包树林。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300~800mm。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
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为700mm,年均温约为21℃。河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材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答案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
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北美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其中只有马达加斯加岛还保存有成片的猴面包树林。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300~800mm。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为700mm,年均温约为21℃。河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干热河谷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我国几乎没有与猴面包树相关的产业基础,其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引种外来物种有风险,可能引起生态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