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波的产生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波的产生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节 波的形成 导学案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道机械波产生的条件,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特点。 2.知道纵波和横波的概念。 3.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通过图像获取相关信息。 1.科学思维 类比的思想。 2.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自主学习、探索身边物理问题的兴趣。 3.关键能力 (1)理解能力。 (2)分析推理能力。
认识波
生活中的波现象
模拟游戏
要求:1人模拟运动员,指导“彩带”运动
模拟“彩带”的同学闭上眼睛,跟着感觉做运动
看到什么物理现象?提出什么物理问题?
问题一:波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二: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问题三:波传递了什么?
二、实验探究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试着解决这三个问题
探究问题一:波是怎样形成的
绳波水波声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和
波源:产生机械波的振动源。
介质:绳子、丝带等用来传播机械振动的媒介。
【说明】有机械振动___有机械波,有机械波就__有机械振动。
探究问题二: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问题1:为什么波源动了,绳上的其他部分也跟着动了?
设想设想把绳子分成许多小部分
绳上每一小部分可以看成质点与质点之间有
结论:一质点带动一质点依次运动 (波的传播具有带动性)
问题2:波传播时,绳上的介质点在“随波迁移”吗?
介质上的各质点没有“ ”
问题3:介质上的各质点是否同时运动?
二、机械波的传播
1.机械波既传播振动的运动形式,同时也将波源的能量传播出去。
结论:后一质点落后于前一质点运动(机械波传播的滞后性)
问题4:介质上的各点在做什么运动?
各质点在各自的 附近做
思考:若质点7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振动,则T/4后,波形如何
问题5:各质点的运动之间有什么联系?
1、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但 于前一质点
2、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频率和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总结】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
1、 性: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振动
2、 性:各个质点的起振时间有先后,离振源越远的质点越后振动
3、 性:各个质点振动的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相同
探究问题三:波传播了什么
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 、
三、波的分类
横波: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机械波 如:抖动绳子产生的横波
特征:在传播过程中交替出现 和
纵波: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在 ,我们把这种机械波叫作纵波
如:挤压弹簧产生的纵波
特征:在传播过程中交替出现 和
四、.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
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波动是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
练一练:
例1.(多选)以下对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机械波,一定可以找到波源
B.有振动就一定形成机械波
C.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D.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的质点仍可以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传播下去
E.波峰、波谷(疏部、密部)向前平移是匀速的,而各质点的振动是变速的
例2(多选).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相同
B.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例3.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