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世界的聚落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世界的聚落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授课教师:
世界的聚落
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
01
02
03
学习目标
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自学活动
自主阅读课本P.60 内容,将以下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中进行勾画。(2min)
1.什么是聚落?聚落主要的形式有哪些?
2.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区别?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聚落的主要形式
乡村
城市
一般来说,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乡村
城市
自学反馈
什么是城市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什么是乡村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
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
村庄
集镇
结合图片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城市和乡村有哪些区别。(3min)
稀疏





从事农业生产
密集

密集
稀疏








从事非农业生产
乡村 景观差异 城市
房屋密集度
房屋高度
道路
商店
学校
自然景观改造
农田
果园
鱼塘
本质差别
辩一辩:城市好还是乡村好?
城市问题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污染加剧
噪声干扰
供水不足
犯罪率上升
城市的形成过程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合作探究
村庄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扩大而变成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终发展为城市。
研究分享
1.为什么有的地方只能形成乡村,而有的地方却能发展成城市?
2.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聚落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适宜耕作
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自然资源丰富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研究分享
东南亚热带地区的高脚屋
观察东南亚传统民居与北非传统民居,他们各有什么特色?这些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炎热、干旱多风沙地区
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人们建造了厚墙小窗的房屋,白天防晒,夜晚保温,又可防风沙。北非气候干旱,屋顶建成平顶还可晾晒农产品
北非的民居
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
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
半地穴
呈半球形
就地取材
防风保暖
圆锥形大帐篷
圆锥帐篷防风,便于拆装。适合游牧生活
蒙古包2
民居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民居特点:
就地取材
冬暖夏凉
自然环境:
比较干燥
冬冷夏热
黄土深厚
小组合作探究:
1.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下列属于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工作的有(  )。
A.纺织工业 B.饮食服务业
C.耕作业 D.邮电业
C
随堂训练
深度构建
2.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
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
B.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
C.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
D.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
B
4 .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
A.居民人口多少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C
深度构建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聚落的定义、形式
聚落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世界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谢谢!
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