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社会思品期末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8639.shtml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五):第五单元综合卷(B)选择题1.李世民和朱元璋相同之处是( )A.曾生活在社会下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 C.是开国君主 D.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驱除了殖民势力 B.加强了边疆管辖 C.维护了国家主权 D.巩固了清朝海防3.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5.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6.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7.明朝时,在罢免丞相胡惟庸后实行的措施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分权于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厂卫特务机构8.明末清初,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曹雪芹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9.17世纪中期,主张以武力反抗沙俄入侵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10.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的时间是( )A.1792年 B.1727年 C.1771年 D.1644.年11.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历史事件①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②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及大小和卓叛乱③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2.明清时期出现的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些危机包括( )①皇权高度强化 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开始对东方殖民扩张③统治者夜郎自大,缺乏对世界的了解 ④西方人寻求财富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A.隋朝时期科举制度创立 B.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形式14.清朝时,统治者为了搞好民族关系,采取了多种手段。下列以联络感情为主的有( )①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或在木兰围场与他们一起围猎②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修建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寺庙③中央派官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④出兵平定叛乱和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15.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清朝中后期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16.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明朝时期丝织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索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18.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相当方便③在烟馆中能看到有人在吸食从英国运来的鸦片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 )①专制集权的强化 ②在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④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下列关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绝不允许外国人来华 ②禁绝中国对外贸易③封闭所有边界 ④严格限制对外交往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1.有人写《咏黑牡丹》的诗中出现了“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两句,被认为是怀念明朝、贬损清朝,惨遭重罚。清统治者的这类做法( ) A.称为“焚书坑儒” B.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体现C.称为“文字狱” D.体现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残酷22.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 A.《农政全书》 B.《千金方》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23.右图是雍正祭祀先农坛图(局部),它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坚持的观念和推行的政策是( )A.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B.天朝上邦;闭关锁国C.以农为本;重农抑商D.教育为本;对外开放24.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5.《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大闹天宫 C.黛玉葬花 D.武松打虎二、非选择题21.(14分)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6分)(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拖?(4分)(3)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分)22.(8分)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如房玄龄曾为尚书左仆射。材料二 图一 图二(1)请推测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的制度?(2分)(2)材料二中图一的“锦衣卫”是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怎样的文化专制措施?(2分)(3)材料二中图二的军机处是哪一个朝代设立的?除此之外,该朝代还采取何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2分)(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23.(10分)当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却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英方在信函中说,英王为了“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却称,英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陈述“使团”来华目的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信函译文与英方信函原文有何不同。(3分) 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尔国王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朝,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小海岛一处,以便商人停歇,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此事尤不便准行。”(2)据材料二,简要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3分) 材料三: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一些殖民者组成的英国贸易公司通常由政府授予贸易特权,英国女王甚至授予大海盗德雷克以骑士称号。(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英方提出要求的原因。(4分)24.(8分)将以下四栏中的相关项用线条连接起来。 罗贯中 《红楼梦》 浪漫主义长篇神话 诸葛亮 曹雪芹 《水浒传》 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宋 江 施耐庵 《西游记》 长篇历史小说 贾宝玉 吴承恩 《三国演义》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孙悟空25.(10)当西方各国陆续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国进入了明清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人说是“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明清时期“盛世的繁华”的表现。(2分) (2)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说明清时期隐藏的“危机”。(4分) (3)明清的危机对我们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4分)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五):第五单元综合卷(B)参考答案选择题1——10:DCCCD BCBBBB 11——20:CDCBC BCDDD 21——25:CDCAC 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