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导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导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思维的含义,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知道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
2.了解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特征,知道思维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懂得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难点】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特征
3.思维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基础感知】
结合提纲提示,认真阅读课本2-4页内容,使用双色笔勾、画、圈、点、注。
第一目:思维的含义
1、思维的含义
2、人类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型
3、把握思维方式的意义
第二目:思维的特征
1、思维具有差异性
2、思维具有共同性:⑴思维具有间接性
⑵思维具有概括性
⑶思维具有能动性
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深入学习】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思考:1.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2.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迁移运用】
(1)两个分别以3×105千米/秒和5×1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人们很难凭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别。然而,人们依据科学知识却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假设有星际飞船以5×10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
思考:人们依据科学知识能理解光速,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木,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落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练习】
1.现在人们生病的时候都会去医院看病,有些人会选择去看西医,西医一般都是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一些检查来确定患者患了哪些疾病;有些人会选择去看中医,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医生一般都是通过这四种诊断万法来判断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这表明思维具有( )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客观实在性 ④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我们平时看到的人,总具有高矮、胖瘦、年长年幼、男人女人等个性特征。“人”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会思维能劳动。这说明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形象性 D.能动性
3.下列反映思维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昼夜循环
③某某同学长得很帅
④某某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⑤“教条主义”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这表明 ()
①思维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②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④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D.③④
5.为落实联合国发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联合国首个全球人道主义应急枢纽于2020年4月30日中国启动。该应急枢纽由联合国委派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运营,致力于为包括联合国系统、各国政府及其他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抗疫应急响应。这表明()
A.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B.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C.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D.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6.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理性认识 ()
A.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B.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可代指“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7.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
③小李长得很漂亮④小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③⑤是感性认识,②④⑥是理性认识
B.①③是感性认识,②④⑤⑥是理性认识
C.①②③是感性认识,④⑤⑥是理性认识
D.③⑤是感性认识,①②④⑥是理性认识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这是因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 )
①是对人类感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
②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
③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能够把握事物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清早起来,发现院子的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我们可以据此断定昨天晚上下过雨。这说明 ()
A.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B.思维具有间接性,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C.思维具有概括性,能抽象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D.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10.我们平时看到的人,总具有高矮、胖瘦、年长年幼、男人女人等个性特征。“人”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形象性
D.能动性
11.东汉时期,王戎和几个小朋友到野外玩耍。看到路边有棵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们纷纷跑上前去摘李子,王戎却站在一边一动也不动。小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不摘李子吃,王戎说:“李子树长在路边,结满了李子,却没人吃,说明李子是苦的。"小朋友们一尝,果然是苦的。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 这一特征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深入学习】
1.A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是: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红色的,如果他们两人之中有一个人戴的帽子是红色的,则另一个人就可以很快说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题中说“过了一会儿”(注意:这是一个推理的条件),说明双方都看到对方戴的帽子不是红色的。A的推论是:如果我头上戴的是红帽子,那么B能立即说出他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而B没有能够立即说出,所以,我头上戴的肯定不是红帽子。由此,A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
2.由于只有两顶红帽子,A、B双方不仅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的颜色,而且能看到对方戴的帽子的颜色,两人面对的条件完全相同,因此,谁能更快地说出正确答案,说明谁的思维速度更快,推理能力更强,谁的表现也就更好。
【迁移运用】
(1)科学工作者是通过抽象思维,包括比较、分析、推理等方式来理解光速的。人们虽然不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直接感知,也不能直接感知到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人们的思维可以凭借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抽象思维方式对未知事物进行认识。材料中,人们依靠科学知识,以抽象思维的比较、分析、推理等方式理角解光速,这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
(2)上述材料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树的多样化的个体特征,并指出这些个体特征与一切树的共同属性不同,揭示了一切树都具有的共同属性生是“木本植物”。这反映了在认识一类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具有舍去认识对象表面的、非本质的的属性,抓住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概括性特征。
参考答案【练习】
1-5BBBBD 6-10CCCBB
11.解析:本题以“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为背景,考查对思维特征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第二问,首先回答思维间接性的含义,然后结合材料用思维间接性的原理分析,注意材料与原理的结合。
答案:材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王戎根据经验知道李子有甜和苦之分,路边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掉吃了,现在却没人摘,说明这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没有直接品尝却对事物的属性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