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教育革新》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译书机构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 B.京师同文馆译书处C.广学会???????????????????????? ?D.京师大学堂【解析】命题的意图为落实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阅读卡,拓展阅读面。答案:1.A2.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的是(?? )A.北京师范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京师大学堂【解析】学会辨别相关机构的功能与作用,懂得运用比较的方法掌握相关的知识。答案:2.C3.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不断探求复兴之路。其中“废八股,设学堂”,是那一次运动中提出。(??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解析】知道教育革新措施的提出开始于戊戌变法,能清楚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异同。答案:3.C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77年,共出版25600号。它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培养了一大批早期新闻工作者,在他们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下,开创了许多重大的新闻形式,成了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中文第一报”。(1)材料中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指的是什么报?(2)根据材料说说该报被誉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原因。(3)请写出两条理由,说明该报为什么能成为“中文第一报”。答案:(1)申报(2)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3)如: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等。【解析】课标要求理解仁人志士早期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此题介绍申报。旨在让学生了解申报。尤其是关注申报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试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迁移性、开放性。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文化教育革新》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选取典型事例,说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2.活动建议:教学过程中,关注有关事例;或汇总有关事例,进行专题探究,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了解西学传播、《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理解它们的特色和影响;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力以及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清朝晚期文化教育变革的学习,了解西学传播,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近代刊物与出版业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早期的大众传媒产生的基本史实,它们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三、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略知一二但却又比较陌生。从知识点本身而言,属于识记层次。虽然缺乏故事性、生动性,但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课前收集资料、比较、考察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师生共同提供资料,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进行比较和分析。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西学文化与知识随着洋务运动、传教士不断传播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1)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清朝后期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2)你们还想知道在文化教育出现哪些深刻变化吗?(1)生:政治上尝试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2)生:西学传播,近代刊物与新式出版业,教育制度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兴趣,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新课教学(30分钟)活动一:西学传播(1)教师出示《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书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书籍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传播的主力军是谁?(2)指导学生阅读卡“西学著作的翻译与传播和《格致汇编》著作简介,引导学生思考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1)生答:这些书籍主要是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西方基督教的传播,传播的主力军是洋务派和传教士(2)生答:主要内容是自然学科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的学说。其影响是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变革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西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在不断地深入,从而进一步思考西学的影响。活动二:近代刊物与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1)指导学生阅读图8—20《申报》图说,了解《申报》内容丰富,贴近生活(2)阅读材料《申报》创刊词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 ?《申报》的办刊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3)教师出示新华字典等工具书,提问你知道下列工具书的出版社吗?教师补充商务印书馆百年来出版发行的著名出版物和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1)根据嘘声的认知明白《申报》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2)根据材料分析,生答《申报》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3)生答:商务印书馆。???活动二:教师补充《申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创刊词,贴近生活,认识其影响力;补充商务印书馆百年来出版发行的著名出版物和与此相关的文化名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双子星座”的原因?新课教学(30分钟)活动三:兴学堂,废科举(1)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读上表,说说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2)引导学生读图8-32“京师大学堂校牌”和图说,了解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3)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活动资料和教师出示的表格,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4)让学生阅读材料严复对废除科举制评价,让学生思考: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1)生根据表格,读表格得出:新式学堂蓬勃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发展,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被废除(2)生在阅读材料和表格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已经与社会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3)学生通过严复对科举制度评价的思考,明白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活动三:通过京师大学堂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教育也是在传承中发展。通过表格和史料分析,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5分钟)归纳分析这一时期文化教育革新的主要内容,西学传播,近代报刊与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废科举,兴学堂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西学传播内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体现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传播的主体由传教士到本土译书机构,《申报》和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报刊和出版业发展的代表。“兴学堂、废科举”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近代教育体制开始发展。以图表形式回顾课堂,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本课是一堂历史知识新课,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历史课的特点,本课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文化教育革新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2.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发展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不足之处1.课堂上对学生答错的问题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但是当学生回答正确后,对学生们的正面回应有些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 在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方面做得不够。(三)改进预设教师应做到精讲。根据材料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特别关注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课件15张PPT。文化教育革新文化教育革新这些书籍是怎样传播到中国来的?传播的主力军是谁?美国传教士创办英国人傅兰雅创办一、西学传播:著作简介《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创办之初,曾通过上海申报馆发行,因此早期的《申报》中有关于《格致汇编》的珍贵报道,包括系列书评、申报馆告白、主编傅兰雅和其它机构告白等。从这些投射中,能够看出《格致汇编》这份传播西学的刊物在晚清中国社会的反响。同时也体现出《申报》在宣传出版物方面的过人之处。 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普及期刊,开创了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进行科学启蒙、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先河。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1.《申报》的创办 — 1872年2.影响: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二、近代刊物与新式出版业:材料阅读:“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忘,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 ——《申报》创刊词根据材料,想一想1.《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编辑特点是什么?2.《申报》的办刊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商务印书馆你知道下列工具书的出版社吗?创始人之一 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原址商务印书馆早期印刷机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全国有87个分馆,而且在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1907-1908年学堂、学生人数统计表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新式学堂蓬勃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发展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被废除三、兴学堂,废科举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教育阶段的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废封建、开阡陌”,结束了分封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废科举、兴学堂”结束了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革新,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 1898年废除科举制 1905年 西学传播:废科举,兴学堂《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近代报刊:《申报》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新式出版业:商务印书馆成为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企业课堂小结:文化教育革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文化教育革新》同步测试.doc 《文化教育革新》教学设计.doc 《文化教育革新》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