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重点 法律的特征
难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如果没有法律会怎样结合视频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陷入混乱。重点问题: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2、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引出本课主题——法律保障生活 结合视频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陷入混乱。
讲授新课 第一目:法律的特征探究一 法律的特征思考一:观察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提示: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思考二:法律、道德、校规校纪的区别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考:阅读以上三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提示: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笔记 法律的特征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 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有法律效力的活动。两个案例对比讨论:案例1:南京鸡鸣寺路樱花进入盛放期,引来许多游客观赏。3月20日,一女子疑在该景区身着和服拍照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关注。“我不是想网暴谁,我只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谴责这种行为。”该网友说。不少人评论称,在中国景点穿日本和服的确不妥,尤其是在南京这样一个受日本侵略之害尤为深重的城市。有网友说:“遗忘国耻就意味着背叛。”思考:该女子的行为是否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提示:该女子的行为不尊重历史,伤害民族感情,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案例2:播放视频:3月14日,上海。女子殴打代驾叫嚣:我老公是公安局的有五套房。警方: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刑拘。近日,上海一女子殴打代驾并声称其丈夫为公安民警的视频引发关注。上海普陀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该女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思考:该女子被警方刑事拘留体现了法律有什么特征?提示: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结合以上两个案例思考:法律和道德等行为规范最主要的区分是什么?提示: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播放视频:官员贪腐被查思考:违法乱纪官员受到处分,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笔记 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产生方式)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实施手段)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调整对象和范围)第二目 法律的作用探究二 法律的作用
思考:保护我们的法律有哪些呢?请你举例。法律有什么作用呢?提示: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思考:从以上法律条文中我们得出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情境探究:拒服兵役,受到处罚郭某某入伍后1个月,即以无法适应部队工作生活为由,3次向部队写出离队申请,无故不参加训练,拒绝继续履行兵役义务。郭某某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有关规定,事实清楚,影响恶劣。决定对郭某某实施如下惩戒措施:县征兵办将郭某某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不得录用郭某某为公务员,不得招录、聘用其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思考:对拒服兵役的行为进行惩罚,体现了法律有什么作用?提示:表明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笔记 法律的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探究二 法律的作用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奥司他韦等药品迎来一波抢购热潮,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区分局接到多起投诉举报反映“一药难求”且价格“飙升”的情况。截至目前,金凤区市场监管发现存在哄抬价格违法行为4起,现已对其中3起予以立案调查,1起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思考:商家哄抬物价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提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高价销售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过高上涨的”之规定,构成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价格违法行为。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提示: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笔记 法律的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规范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保护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结合视频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陷入混乱。思考一:观察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思考:阅读以上三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南京鸡鸣寺路樱花事件,思考:该女子的行为是否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上海一女子殴打代驾并声称其丈夫为公安民警的视频引发关注。思考:该女子被警方刑事拘留体现了法律有什么特征?结合以上两个案例思考:法律和道德等行为规范最主要的区分是什么?结合视频思考:违法乱纪官员受到处分,给我们什么启示?阅读课堂图片思考:保护我们的法律有哪些呢?请你举例。法律有什么作用呢?思考:从以上法律条文中我们得出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阅读课堂材料,思考:对拒服兵役的行为进行惩罚,体现了法律有什么作用?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思考:商家哄抬物价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阅读课堂案例,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人类社会经历由人治到法治的漫长历程,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要学好法,用好法,做一个合格好公民。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