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压表测电压
用电流表测电流
内接法
外接法
为减小误差,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
——欧姆定律
U
R
I
“同一性”
1.原理
RX
V
A
·
·
RX
A
V
·
·
如何
?
连接
I测准确,由于电流表分压引起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
内接法
RX
V
A
·
·
一般当RX较大时,即当RX>>RA时,一般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方式。
为了减小误差,必须使电流表的分压尽量小。
即测量大(高)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U测准确,由于电压表分流引起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
RX
A
V
·
·
外接法
一般当RX较小时,即当RX<<RV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方式
为了减小误差,必须使电压表的分流尽量小。
即测量小(低)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比较项目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
误差来源
测量结果
适用条件
测量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的依据
R测=U/I>Rx 偏大
R测=U/I<Rx 偏小
电流表的分压
电压表的分流
测量大(高)电阻
测量小(低)电阻
滑动
变阻器
限流式
分压式
控制电路的选择
实验电路中电压从何而来呢?
要有电源,有了电源还得能控制,这就必须要有滑动变阻器。
如何
?
连接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限流式:
2、分压式:
A
V
RX
RL
A
V
RL
RX
优点:电路简单,省电
不足:电压不能从零开始
优点:电压能从零开始
不足:电路复杂,费电
滑动变阻器电路
R0
R
V
①、限流电路
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R0
R
当R<R0
R
电源两端电压为E
A
R0
R
滑动变阻器电路
R0
R
②、分压式电路
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R0
R
常适用于R0<R0
R
V
A
电源两端电压为E
选择方法
① 限流接法
② 分压接法:
( 通常情况 )
电流、电压能达到要求的调节范围;
不超过测量仪表的量程,
不超过各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三种特殊条件)
a 、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b、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 的电流(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
c、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有利于测量获得
多组数据。
比较项目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电路
电压调节的范围
电流调节的范围
电能损耗
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的选择:
EIR
电源负担轻
E(IR+Iap)
电源负担重
简便
复杂
实验电路:
限流器电路,安培表内接法
RX
A
V
·
·
限流器电路,安培表外接法
RX
A
V
分压器电路,安培表内接法
分压器电路,安培表外接法
RX
A
V
RX
V
A
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方法
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最小分格为0.02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半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流表读数为0.15A.
0
0.2
0.4
A
0.6
0.30A
0.52A
量程为3A的电流表,最小分格为0.1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流表读数为0.74A.
0
1
2
A
3
1.40A
2.48A
量程为3V的电压表,最小分格为0.1V,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为两位小数。如图,电压表读数为2.38V.
0
1
2
V
3
0.60V
1.12V
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最小分格为0.5V,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1/5格估读法,读数为一位小数。如图,电压表读数为11.7V.
0
5
10
V
15
2.5V
6.2V
② 试触法
B.选择方法:将电压表分别接a、b两点
结论:两次接触,那个仪表示数变化明显 ,
则选择测量该示数准确的连接方法
A.条件:未给出RX的估计阻值
RX
V
A
·
·
P
a
b
如果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应选用电流表的内接法.P 应接在b 处
如果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很强,应选用电流表的外接法.P 应接在a 处。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