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完成下表。
湄公河平原的居民日常生活与稻作生产的关系
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 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
人工劳作 人口密度较高
丰收 满足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充足的水分(水渠和河流) 民居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材料,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帮助和协作劳动 文化生活:与________生产息息相关,人们团结互助,____________
(2)湄公河地区的民居俗称“高脚屋”,十分普遍。自古以来,高脚屋就是气候湿润、雨量充足的亚热带地区一种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请列举两到三个有高脚屋民居的国家。
(3)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们住高脚屋有哪些优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种植。小麦有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我国以长城为界,以北种植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
材料三: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甲、乙同为美国小麦带,其中种植春小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
(2)美国的亚热带作物带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分析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3.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____(半岛名称)上,地跨____、越南、老挝和____等国家。
4.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针对中国的最大手笔的贸易战。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征收高达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宗商品购买国,也是美国大豆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开征关税的消息,引发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了解中美概况:图中中国、美国所在的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美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读图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____;湖泊:⑧_____________;大洋:⑥_________。
(3)认识美国的农业:美国生产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甲地是美国重要农作物的产地,其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4)美国中部大平原面积广大,你知道该国发展商品性农业的人文条件有哪些?
5.湄公河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地势____,地处热带,这里高温____雨、____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6.读下图填出图中各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
7.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的A是_______平原,图二中的B是_____________平原。A平原以___________气候为主,B平原以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___________河,它最后流人_______。
(3)A、B两地在主要农作物、农业耕作方式、农田类型方面有哪些差异?试比较。
A地 B地
主要农作物 ① 玉米、小麦、大豆
农业耕作方式 ② ③
农田类型 水田 ④
材料二:曼谷是泰国首都和最大的工业、交通中心,旅游业十分发达。泰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特有文化,也为了吸引国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国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集市距离市中心较近,交通方便,前来游览的旅客不断增多。
(4)曼谷的农业生产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8.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以家庭农场为主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读美国中部平原图,回答问题。
(1)美国西临A____,东临B____。
(2)美国的邻国有C____、D____。
(3)美国中部平原位于E____和F____之间,由G____冲积形成,G河自北往南注入H___。
(4)美国大平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A________山脉;C________河;G________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远洋归来,在纽约港靠岸了。卸货工人说进口的货物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是( )
A.咖啡 B.玉米 C. 大豆 D.小麦
(4)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东北部地区是其最大的工业区,该区域内大西洋沿岸的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5)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________产业中心。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月30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气温降至30多年来最低值,寒潮造成多人伤亡,2/3的美国地区变成了一个冰窖。
(1)读图得知,美国农业具有____化的特点。
(2)美国北部的邻国A是____(国家)。
(3)B地是美国的高新技术中心——硅谷,面临____,位于____市附近。
(4)美国玉米带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5)美国中西部地区遭遇极寒天气,与美国的地形密切相关,请简述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12.水稻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13.某班进行“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综合探究。
【大洋彼岸】
资料一:位于美国中部的美国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其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流过。人们居住分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家庭农场联系起来,科技使美国乡村享受者现代化的生活。
【对抗冲突】
资料二: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遭到轰炸、扫射。
资料三:2016年5月,美国导弹驱逐舰非法驶入南海永暑礁12海里范围。这是美国军舰在不到一年内第三次开入中国南沙岛礁近海,加剧了南海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紧张局势。
【合作共赢】
资料四: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来他回忆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资料五:中关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5年中美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6%。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1)美国中部大平原位于哪两座山脉之间?
(2)根据材料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适合发展农业的原因。
(3)中美建交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以上探究请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中美关系对两国和世界会产生哪些影响?
14.美国中部平原主要作物:是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主产区
15.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因此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
(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之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形区)。根据美国地形图,A是__________山,B是_________河。根据气候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美国分别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和农业,其共同原因有哪些?
16.观察下边美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美国东临________洋,西临A_______洋。
(2)美国的邻国:________,________。
(3)山脉:西部有____________,东部有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中部大平原上有一条____________河,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入________湾。
(5)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地广人稀,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大规模的______耕作。( )
A.机械化B.人力C.畜力D.半机械化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有关农业情况比较表(2000年)
国家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耕地(万公顷) 人均耕地(公顷) 每农业户均耕地(亩)
美国 937 29 20 000 0.74 2 400
中国 960 134 9 984 0.077 8
材料二 美国一家以生产水果为主的农场,拖拉机上载有激光接收器,田块中间设有依靠激光制导的发射台,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使拖拉机完成耕地、整地、除草、灭虫、栽苗等所有劳作,提水喷灌、滴灌和喷洒肥料、农药都由电脑控制,运输由飞机来完成。
(1)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今天通过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农业生产情况,你觉得哪些是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值得借鉴的?
18.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A________山脉;C________河;G________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远洋归来,在纽约港靠岸了。卸货工人说进口的货物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是( )
A. 咖啡 B. 玉米 C. 大豆 D. 小麦
(4)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东北部地区是其最大的工业区,该区域内大西洋沿岸的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5)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________产业中心。
1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在图中完成武汉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5 6 7 8 9
温度(℃) 22 26 29 27 23
降水量(mm) 170 210 150 120 80
(2)图五中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3)图五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中国雨季多集中在 季,南方比北方雨季开始得 ,结束得 。因此,南方的河流汛期比北方河流的汛期时间 。
(4)哈尔滨地处带(温度带),农作物的熟制是 。
(5)北京所在的地形区是 ,这里地处 区(干湿地区)。
(6)武汉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征是 。
(7)武汉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
A.小麦、玉米、大豆 B.水稻、棉花、花生
C. 水稻、甜菜、油菜 D.水稻、棉花、油菜
20.读下列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区域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 乙区域的生产特点是________。
(2)甲乙区域种植的农作物有什么不同?造成不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由上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什么原则?
参考答案:
1.(1)木 竹 水稻 关爱弱者
(2)泰国、中国、越南等。
(3)便于通风透气;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泻,不会被雨水淹没;防范野兽的侵袭。
2.(1)甲;甲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乙地低(或:热量条件较乙地差)
(2)属亚热带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多;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3. 中南半岛 泰国 柬埔寨
4.(1)A;D;白令海峡。
(2)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苏必利尔湖;太平洋。
(3)玉米、小麦、大豆(任答一个);机械化生产。
(4)人文条件:交通发达,产品储存条件好,消费市场广阔等。
5. 平坦 多 水网
6. 大兴安岭 横断山脉 天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7.(1) 湄公河 美国中部大 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2) 密西西比 大西洋(墨西哥湾)
(3)水稻;精耕细作;机械化生产;旱地
(4)影响:①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还有各种米制食品;②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泰国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的风俗;③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全村人协作完成,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的品质。(两点即可)
8.A
9.(1)太平洋,大西洋。
(2)加拿大、墨西哥。
(3)落基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
(4)D
10.(1)阿巴拉契亚;密西西比;墨西哥
(2)北温
(3)A
(4)纽约
(5)高新技术
11.(1)区域专门。
(2)加拿大。
(3)太平洋,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4)位于北温带;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5)分南北走向的三大地形区,东部为低缓的山地,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西部为高山区。
12.正确
13.(1)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2)地处平原,地势落差小;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有利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密西西比河提供了必要的水源;公路交通发达,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
(3)1979年;中美两国对抗则造成地区紧张局势,影响世界和平;合作则有利于两国经贸往来、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4. 玉米 大豆 小麦
15.(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美国中部大平原;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3)地广人稀;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高;交通便利。
16.(1)大西 太平
(2)加拿大 墨西哥
(3)落基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4)密西西比 北 南 墨西哥
(5)A
17.(1)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地广人稀,适合机械化作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旱作农业为主;科技发展水平高。
(2)提高科技水平;因地制宜,形成规模农业;提高农民素质。
18.(1)阿巴拉契亚;密西西比;墨西哥
(2)北温
(3)A
(4)纽约
(5)高新技术
19.(1)略
(2)南北温差大
(3)夏 早 晚 长
(4)中温 一年一熟
(5)华北平原半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D
20.(1)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不同:甲区域种植水稻,乙区域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自然原因:甲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
(3)因地制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