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简洁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公式(简洁版)

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
1.平均速度:
①(通用)
②(s1=s2时,v1、v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③(t1=t2时,v1、v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⑤(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2)辅助公式
①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②逐差法:
(3)比值公式
①第N秒末的速度(v0=0):vⅠ:vⅡ:vⅢ=1:2:3
②第N秒内的位移(v0=0):sⅠ:sⅡ:sⅢ=1:3:5
③前N秒内的位移(v0=0):s1:s2:s3=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N-sN-1=aT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0=0):
3.力学公式:
①重力:
②弹簧的弹力:
③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平衡时:
④合力的范围:≤≤
当F1=F2且夹角为120°时:F1= F2= F合
当F1=F2且夹角为θ时: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下滑分力:G1=mgsinθ
垂直分力(压力):G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
①光滑斜面上物体自由下滑时:
②粗糙斜面上物体匀速下滑的条件:
③一根连续的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④牛二定律的瞬时性:
弹簧、皮筋等软性物体的弹力不能突变,
桌面、绳子等硬性物体的弹力可以突变,
重力、电场力不能突变。
⑤连接体问题:下图中无论地面是否有摩擦力,中间绳子的拉力均为:
5.超重与失重:
①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上时,物体超重:或
②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失重:或
高中物理必修2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0与F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0的方向转向F合的方向
2.船渡河问题(v船与河岸的夹角为α):
(1)时间最短:α=90°,
(2)路程最短:
①如果v船>v水,,smin=L
②如果v船<v水,,v船⊥v合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③下落时间: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6.竖直上抛运动
①末速度:
②上升高度:
③上升时间:
④最大高度:
7.平抛运动
②合速度:
③速度方向:
⑤位移方向:
⑥飞行时间:,与v0无关
8﹡.斜抛运动
③飞行时间:
④射程:
⑤射高:
—————————————————————
9.线速度: 单位:m/s
10.角速度: 单位: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F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圆轨道)
19.万有引力定律:,G=6.67×10-11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22.卫星的轨道越高,转动得越慢.
23.卫星的运行速度:
2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黄金代换”:GM=R2g
25.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
26.功的定义式:恒力做功
27.变力做功的计算:
①摩擦力做功:Wf = ± fs,s为路程
②F-s图像法: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
③功能关系:间接计算功
28.摩擦发热:Q = f ·s相对
29.功率:
30.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31.动能:
32.重力势能:EP = mgh
33.弹性势能:
34.动能定理:
35.机械能守恒:
选修3-1公式
一、电场
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 (不带正负号)
(k=9.0×109 N·m2/C2,r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定义式: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 (Q为场源电量)
5、电场力做功: (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7、电势差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
(P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偏转量——
偏转角——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14、电容的定义: 单位:法拉 F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二、电路
1、电阻定律: (l叫电阻率)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6、I-U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动势E:等于U轴上的截距
内阻r:直线的斜率
11、多用电表:
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倍,需
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倍,需
欧姆表:调零,测量
12、电功(电能):
对于纯电阻
13、电功率:
对于纯电阻
14、电热:
15、热功率:
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当时,输出功率最大,
18、电源的效率:
三、磁场
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3、磁感应强度: 单位:特斯拉T
4、安培力: (θ为B和L的夹角)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
5、磁通量: 单位:韦伯Wb
(θ为B和S的夹角,Φ与匝数无关)
﹡6、力矩: (L为力F的力臂)
﹡7、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矩:
(θ为B和S的夹角)
辐射对称磁场中磁力矩最大:
8、洛伦兹力: (θ为B和v的夹角)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周期: (与v 无关)
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11、质谱仪测粒子荷质比:
12、回旋粒子加速器:动能
13、霍尔效应:①测速
②测流量
11、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
(d为极板间的距离)
选修3-2公式
一、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①动生电动势——右手定则
②感生电动势——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
①动生电动势——
②感生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磁通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5、回路电磁感应通过的总电荷量:
6、自感现象:线圈总要试图维持原电流.
7、右图中金属杆受到的
安培力为:
二、交变电流
1、在匀强磁场中,线圈从中性面开始,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旋转产生的正弦交流电:
瞬时值:e=nBωSsinωt
最大值:Em=nBωS
2、中性面:线圈与磁场垂直的位置,此时最大,但为零,故
3、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1)正弦交流电:
(2)非正弦:
或:
4、交流电压(电流)的平均值:
(1)研究的时间时:
(2)若,且为正弦交流电时:
5、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6、电感器对交流电的作用:感抗RL=2πf·L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7、电容器对交流电的作用:容抗
隔直流,通交流;阻低频,通高频
8、变压器:
(1)变压原理:
(2)变流原理:
(3)多绕组变压器:U1:U2:U3=n1:n2:n3
n1I1=n2I2+n3I3
9、远距离输电:

选修3-5公式
一、碰撞与动量守恒
1、动量:p=mv,矢量,单位:kg·m/s
2、动量的变化:△p=mv2-mv1 (一维)
是矢量减法,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4、冲量:I=Ft,矢量,单位:N·s
5、动量定理:I=△p,或Ft=mv2-mv1 (一维)
6、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一维)
条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7、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OP=m1·ON+m2·O′M
8、弹性碰撞:没有动能损失

(牛顿摆中m1=m2,故v1′=0,v2′=v0,入射球损失的动能最多)
9、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m1v0=(m1+m2)v′
10、若m、M开始均静止,且系统动量守恒,则:
mv1=Mv2,ms1=Ms2
二、波粒二象性
1、光子的能量:
v为光的频率,为光的波长
其中h=6.63×10-34J·s
2、遏止电压: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4、光源发出的光子数:
5、康普顿效应——光子的动量:
6、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三、原子结构之谜
1、汤姆生用电磁场测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2、分子、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m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4m
核子(质子、中子)的半径约为10-15m
3、巴耳末系(可见光区):
对于氢原子,R=1.097×107m-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其中n叫量子数,n=1, 2, 3….
E1=-13.6eV,r1=0.53×10-10m
5、能级跃迁:hv=Em-En
四、原子核
1、剩余的放射性元素质量:
2、剩余的放射性元素个数:
3、卢瑟福发现质子:
4、査德威克发现中子:
5、α衰变:
6、β衰变:
7、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
8、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9、重核的裂变:
10、轻核的聚变:
T
F
m1
m2
T
F
m1
m2
θ
v2
v1
③两个分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①分速度
④分位移
①分速度
②分位移
WG=-△Ep
W弹=-△Ep
W电=-△Ep
W总=△EK
W其它=△E机
m1
m2
v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