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 酯 油脂)(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3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 酯 油脂)(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8.2.3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3课时 酯 油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书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熟悉油脂的结构与重要性质,能区分脂和酯,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酯类和油脂的化学性质 ;
难点 酯类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工具
PPT、视频、球棍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相关图片
酯类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乙酸乙酯存在于酒、食醋和某些水果中;
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
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
水杨酸甲酯存在于冬青油中;
高级和中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
高级脂肪酸和高级醇形成的酯是蜡的主要成分。
【问】什么是酯类?
【生】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问】酯类如何命名?
【讲述】以乙酸乙酯为例。
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
故:某酸和某醇反应得到的就是某酸某酯。
【问】乙酸乙酯的结构是什么?
【生】
【问】由此可知,酯类的官能团是什么?
【生】官能团:酯基(或—COO—)
【问】观察乙酸乙酯结构,得出酯类结构通式
【生】结构通式
【讲述】R1、R2为烃基,R1、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可以是H,R2一定不是H
【讲述】酯类物理性质:
密度一般比水小;
低级的酯有芳香气味;
呈液态(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固态(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也可用作溶剂。
【展示】酯类化学性质
展示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视频。
【生】酯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酸(或盐)。
①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
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问】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取代反应
【讲述】此反应也叫水解反应。
【问】乙酸乙酯水解断键是哪些?
【展示】同位素示踪法下乙酸乙酯水解动画
【生】C-O键
【问】与酯化反应时形成的键有何关系?
【生】酯化反应时形成的是哪个键,则水解时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展示】油脂的图片
【讲述】油脂组成及分类
室温下的状态 代表物 元素组成 物理性质
油脂 油 液态 植物油 C、H、O 密度比水的小,黏度比较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脂肪 固态 动物脂肪
【讲述】油脂可以看成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属于酯类化合物。
其中,高级脂肪酸可为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 酸:C17H33COOH
甘油:(丙三醇)
【展示】油脂结构
【讲述】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可以是饱和烃基,也可是不饱和烃基。
【问】油脂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生】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
【问】写出水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油脂在酸条件下水解
+3H2O3C17H35COOH+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3NaOH―→+3C17H35COONa
【讲述】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展示】制取肥皂的实验视频
【讲述】植物油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化油,也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展示】矿物油图片:
矿物油指的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原油经常压和减压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氢精制而得。
矿物油包括轻质、重质燃料油,润滑油,冷却油等矿物性碳氢化合物。
【问】如何鉴别油脂和矿物油?
【生】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
加热,红色变浅-油脂
加热,无变化-矿物油。
【课堂练习】
某酯C6H12O2经水解后得到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醇,再把醇氧化得到丙酮(),该酯是(  )
A.C3H7COO C2H5
B.C2H5COOCH(CH3)2
C.CH3CH2COOCH2CH2CH3
D.HCOOCH2CH(CH3)CH2CH3
B
【课堂小结】师生一起回顾和总结。
酯类
概念、存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酸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油脂
组成与分类、结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加成反应)、与矿物油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