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社会思品期末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8639.shtml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三):第七单元综合卷(B)选择题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2.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说发明者“一脚踏出的灵感”才促成了这种先进的手摇纺纱机的诞生,他用自己的女儿珍妮的名字来命名这部纺纱机。你知道这位幸运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富尔顿C.哈格里夫斯 D.史蒂芬孙3.右图是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轮船,在她的处女航中幸撞上冰山而沉没,船上1500人葬身海底,是迄今为止最严重一次海难。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的故事拍摄这艘轮船的动力主要是( )A.风力 B.电力C.蒸汽 D.人力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争论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两国相比最大的优势,你赞同谁的观点( )A.甲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乙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丙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丁说: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发生5.有一部反映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美影片,影片中一群工人在集会,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与这一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 B.“空想社会主义”蓝图的设计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成立6.“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国际歌》的一段歌词,它的创作者是欧仁·鲍狄埃。它的创作背景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7.1862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议会演说中疾呼,“今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建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这里“重大问题”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8.右图是美国“奴隶制的扩张”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的无法调和,这一矛盾的焦点是(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B.国内市场能否扩大问题C.美国领土扩张问题D.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问题9.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联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0.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11.右面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12.“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C.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D.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13.一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14.读右图,这是16~19世纪300多年间,资本主义发家史上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一个环节的贸易活动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这个环节应是图中所示的哪个环节 ( )15.1822年巴西人民欢庆独立时,拉丁美洲还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欧洲殖民者的统治下痛苦地呻吟,这个国家是( ) A.海地 B.阿根廷 C.玻利维亚 D.古巴16.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注:泰晤士河为英国国内著名的河流,几乎贯穿整个英国)。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A.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侵略 B.西班牙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侵略C.英国殖民者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掠夺D.印度人民反抗殖民侵略17.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18.电力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的是( )A.英国、美国 B.美国、德国C.法国、德国 D.法国、西班牙19.右图为某企业车间流水线。流水线生产方法(也叫福特制)最先应用于哪一行业( )A.纺织 B.汽车 C.钢铁 D.化工20.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抖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时间铁路里程(单位:英里)1838年5001850年66001870年1550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行业。(4分)(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2分)(3)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2分)(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材料二1868年后,日本“废藩置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政府大力兴办企业,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本工作。政府解除禁止买卖土地的法令,实行土地私有制。政府效法西方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技、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 ——以上均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日本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俄、日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相同作用?(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厂、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二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回答蒸汽机是谁改良的?它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这种机器首先在什么部门开始应用?(6分)(2)结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有发明大王称号的美国发明家是谁?请列举这一阶段出现的新式通讯工具。(6分)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三):第七单元综合卷(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C 4.B 5.A 6.C 7.D 8.A 9.C 10.D 11.C 12.C 13.B 14.B.15.D 16.A 17.C 18.B 19.B 20.D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