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五):8.2洋务运动及综合探究八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五):8.2洋务运动及综合探究八

资源简介

配套社会思品期末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8639.shtml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五):8.2洋务运动及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2·1·c·n·j·y
选择题
l. 洋务运动的口号有 ( )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④“科学”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
A.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应该是 ( )21·cn·jy·com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 (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
A. 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7.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是 ( )
A.19世纪末 B. 甲午战争后
C.鸦片战争后 D.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
A.李鸿章 B. 曾国藩 C.张謇 D.方举赞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机器 ②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③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④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编写《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2.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洪秀全 D.谭嗣同
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14.鸦片战争前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冲破传统思想,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的主要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 抵御外来侵略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
C.扩大与外界的联系
D.出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
15.“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 ( )
A. 《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西学东渐记》 D.《资政新篇》
16.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
A. 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17.19世纪40年代,我国“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 )
A. 乾嘉学派的消极影响 B. 列强坚船利炮的震动
C. 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 D.《海国图志》的推动
18.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
A. 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 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 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洪仁开 D.曾国藩
20.《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该书的作者是 ( )
A. 洪仁开 B.梁启超 C.魏源 D.康有为
21.“西学东渐”最早开始于 ( )
A. 明朝 B.元朝 C. 清朝 D.民国
22.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是( )
A.《四洲志》 B.《天演论》 C《使西纪程》D.《海国图志》
23.他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酝酿了一个教育计划,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他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林则徐 B.魏源 C. 容闳 D.郭嵩焘
24.写下“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这句诗的是 ( )
A. 郭嵩焘 B.魏源 C.容闳 D.林则徐
2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 )
A. 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C.批评了封建社会的闭关政策 D.介绍了西方先进技术
26.首次使中国人突破了原有的狭隘世界观的是 ( )
A. 《几何原本》B. 《坤舆万国全图》 C. 《四洲志》 D.《天演论》
非选择题
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21教育网
(1)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一项。


(3)这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具体说明。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21cnjy.com
(1)在对西方的态度上,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据此判断其所属派别是什么?
(2)李鸿章开始时的观点是什么?据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后来李鸿章的观点有了什么变化?据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认为依照李鸿章的观点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
3.鸦片战争后,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以不同的方式介绍外部世界,帮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请列举他们中的代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唯一媒介。而在清末的西学新冲击中,传播渠道和媒介已多样化了,有翻译的书籍、新式学堂中的外聘教师、新式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出洋考察的政府官员、派遣的留洋学生等,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新知识分子。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局限在天主教义、 “质测之学”和数学、语言方面。而清末西学的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部分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明末清初仅有徐光启、方以智等少数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知识。清末西学传播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受西学影响的阶层和群体不断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清末的西学传播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有何不同?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五):8.2 洋务运动及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0:CDBBB ACDCC 11——20:BBC AA BBBAC 21——26:ADCAA B
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