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六):8.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六):8.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资源简介

配套社会思品期末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8639.shtml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六):8.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选择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 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诏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2.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 介绍到中国。 ( )
A.西方先进科技B.西方进化论学说 C. 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3.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
A.1895年 B.1897年 C. 1898年 D.1901年
4.某地学子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
A. 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帝
5.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堂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建设新式海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6.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因为没有地方可逃而被害的
7.某历史网站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 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 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8.下列各项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的准备的是 ( )
A. 创办报刊 B. 组织学会 C. 开办学堂 D.创办企业
9.中日《马关系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C. 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 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光绪帝
11.维新变法时期,居于北方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报刊是 ( )
A. 《国闻报》 B.《中外纪闻》C.《时务报》 D.《万国公报》
12.“……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句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法令的实施情况 ( )
A.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B.创办新式学堂
C. 发展农业和商业
D.训练新式海陆军
1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是变法开始的标志
C.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4.科举制度废除于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15.清政府建立起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标志是 ( )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新式学堂的创办
16.中国近代创办的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文化出版企业是 ( )
A.商务印书馆 B. 中华书局 C. 读书出版社 D.三联书社
4.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 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金陵大学 D.清华大学
17.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创建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8.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哪一年才被废除( )
A. 1898年 B.1906年 C.1912年 D.1949年
19.“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废除科举制度
20.近代报刊开始传人中国是在 ( )
A.鸦片战争前后 B. 甲午战争前后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21.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
A. 《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 《时务报》 D.《申报》
22.下列选项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的是 ( )
A. 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 B.《万国公报》和《申报》
C.京师大学堂和同文馆 D.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23.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新式学堂开始大量涌现是在哪一年 ( )
A.1900年 B.1902年 C.1904年 D.1906年
24.出现国人创办报刊高潮的时间大约是 ( )
A. 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25.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的皇帝是 ( )
A. 道光帝 B. 光绪帝 C. 咸丰帝 D.同治帝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材料中的这些话是谁说的?
(2)他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

(3)与他一同被杀害的还有哪几个人?他们被称为什么?
(4)“贼”指何人?
(5)为什么“无力回天”?

(6)“死得其所”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一中“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
(2)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3.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与中国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学府--有关?它的成立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为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朝末年的京师大学堂到今天的北京大学,一代代北大人满怀爱国激情,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观念,并把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视为同义概念。在欧美各国,义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清政府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
能的。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大、中、小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的形式奠定了基础。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废除科举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北京大学创办于哪一年?材料一中说“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请用史实说明。
(2)科举制始于何时?请你评价一下科举制度的兴废。
(3)为什么说“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十六):8.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ABCCB BCDBC 11——20:AADDB AABBD 21——25:AACCB
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