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同步检测一、选择题(2011年江西中考)1.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重大史实火烧圆明园的时间。本题以白话教材为素材,既有助于综合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助于考查学生从文字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目的阅读信息丰富,题干部分文字部分要梳理出问题主干“咸丰十年是哪年”, 如不能进一步判断,阅读题干中和图片中的文字部分从而有效提取图片信息:到咸丰,第十年,圆明园,放火烧。从而得知咸丰十年和火烧圆明园同年,进而判断出正确答为D1860年。(原创)2.2013年6月25日晨,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运抵北京。这两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本题结合时事,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中的重大史实的掌握,阅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鼠首和兔首流失海外跟哪场战争有关,进而判断正确答案是B第二次鸦片战争。(2013?四川凉山中考)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报复??????????????? ?????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区分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抓住题干中的1856年这个关键信息,从而判断英法发动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A选项跟鸦片战争有关,B选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与题目无关。D选项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于1860年,也与题目无关。正确选项为C。(原创)4.2014年4月,大型圆明园主题展——“寻找失落的圆明园”在杭州西溪举行,展览透过高科技重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昔日辉煌,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英俄联军【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本题材料选用刚刚发生在杭州西溪的大型圆明园主题展,贴近生活,有亲切感。对于火烧圆明园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属识记层次,正确答案为A英法联军。(原创)5.以下条约内容不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A.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也考验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注意选出不属于《天津条约》的选项。B选项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用“公开行贿”和“天天陪酒”来形象记忆,针对本题就更有效。(原创)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损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袁腾飞形象得解读了这一历史现象:“中国的版图原来像一张秋海棠叶,被北边的熊咔咔一啃,就变成了瘦鸡一只。”北边的熊指的是(?????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重要史实:俄国侵占我国大量领土,使我国疆域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本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损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究竟是哪个国家造成的,袁腾飞的话中有一个重要提示:北边的熊,说明这个国家位于中国以北。抓住这个重要信息,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是B俄国。本题也有情感上面的渗透,通过袁腾飞的形象解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落后被挨打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原创)7.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定条约》【解析】本题考查中俄《瑷珲条约》割占大量领土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单次割占土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通过阅读文字,抓住“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在地图中找到这一范围,然后对照图例和注记,就能得出正确答案是A中俄《瑷珲条约》。(原创)8.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民反抗清政府的斗争持续不断。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 )A.太平天国运动 B.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李自成起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和特点的掌握。题干中描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抓住“爆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和“规模最大的一次”从而判断正确答案是A。B选项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爆发于鸦片战争期间,不符题意,C选项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跟题目也不符,D李自成起义爆发于明末,跟题意不符。(原创)9.1851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洪秀全?? D.华尔【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金田起义的领导者。A选项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领导了禁烟运动,B选项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D选项华尔是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的首领。故正确答案是C洪秀全。(原创)10.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朝田亩制度》②痛击洋枪队 ③定都天京④ 金田起义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发展脉络的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颁布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痛击洋枪队发生于1860年,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太平军击毙了华尔。定都天京发生于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并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之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金田起义爆发于1851年,故正确答案是A。能判断金田起义爆发时间最早,也能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二、非选择题(原创)1.阅读下列图片和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图二: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比较表?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1860)签订条约《南京条约》1842《天津条约》1858《__________》1860割地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割______地方一区给英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增开_____、南京等十处增开_____为商埠赔款2100万元英法得到巨额赔款增加大量的赔款其他权利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外国公使可以进驻____,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犯下的哪些侵华罪行?(2)完成表格空缺部分。(3)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赞同吗?并说明理由。(4)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结合材料对比鸦片战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带来的影响。答案:(1)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1856、汉口、北京、长江、北京条约、九龙司、天津。(3)赞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时间更长,侵略国家更多,开放的口岸增多,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加深,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4)如割地方面:鸦片战争中英国割占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割走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先后割走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国损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开通商口岸方面:鸦片战争开了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了十一口通商口岸,增开的通商口岸逐渐从东南沿海到东部沿海到内地,深入到长江流域。——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只要能结合材料,对比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即可)。【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属识记层次,较容易。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的理解,需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对两次战争的关系进行说明,属理解层面。第(4)问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考验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等。本题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说明,体现了开放性和自主选择性,要抓住“选择一个方面”、“结合材料”、“对比鸦片战争”等关键点,从而有理有据得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原创)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材料二: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1905 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1)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谁?(2)材料中反映的是哪部文件的内容?为什么在当时没能真正实施?(3)导致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除材料三中的“煮豆燃萁”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4)“莫将成败论英雄”,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答案:(1)洪秀全(2)《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决定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3)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统治者的腐败等。(4)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它对外国入侵者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积极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第(1)问,金田起义的领袖属识记层面。第(2)题中第一问,较为容易,对《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有所了解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第二问解读材料和所学知识才能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无法真正实施的原因,属理解层次。第(3)问,审题要仔细,首先要分析“煮豆燃萁”指的是统治者得内讧这个原因,除这个原因外的其他原因,考查学生的审题和思维能力。第(4)问,太平天国运动一方面虽然结果失败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积极影响。有价值导向作用,评价历史事件要注意一分为二地看待。综合题:(原创)1.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入侵面前,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抗争。?(1)①指的是哪次农民起义?并根据提示一说说这次起义的性质。(2)②指的是哪次侵略战争?提示二中提到了这次战争中的哪些侵略史实?(不能照抄材料)这次战争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根据你的理解,给上图取个恰当的标题。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答案:(1) 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明园、沙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3)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意思相近也可,突出侵略与抗争);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珍惜今日时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综合考查19世纪中期的两个重大事件,以此为例表现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问题(1)抓住“1851-1864年”、“太平军”等信息就能判断此次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根据“反清抗洋兵”判断此次起义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问题(2)抓住“1856-1860年”等信息就能判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提示二获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审题要仔细,注意不能照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问题三,根据理解取恰当的标题,要注意兼顾侵略与抗争两个方面;启发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感悟。《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一)课程内容1.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二)活动建议1.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因何发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来什么后果,帮助他们把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2.讲故事,无论以人物为主还是以事件为主,都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背景,从中归纳出不同的类型。一、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分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性质、经过、结果等概况。2.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华史实,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说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野蛮、贪婪;学生阅读地图,学习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和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道理。3.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从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4.自主学习太平天国的相关史实,了解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时间、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过、结果等概况;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和失败原因。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会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5.通过对此中华民族面临深刻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历史体验,初步形成历史发展危机意识。通过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初步感受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初步树立国家发展责任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理解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2.难点:分析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三、教学策略1.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呈现直观、有说服力的史实,设计思辨性、开放性、层次性的系列设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2.演示讲述法。在战争概况板块中运用,省时高效。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直接出示课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设问:就今天的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或把今天的课题转化成问题?学生思考: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为什么会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等?让学生主动提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疑惑感,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第二次鸦片战争篇?(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缘由1.复习提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教师讲述:英国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的资产阶级欣喜若狂。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事实是不是所想象的这样呢?出示:资料《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2.设问:从以上资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设问:英国又会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他又会提出什么要求呢?出示:英政府的修约要求要点:4.设问:清政府会答应英国的要求吗?英国又会如何应对?5.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6.设问:为什么称这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预计学生会回答: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解读资料《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预计学生能得出:英国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学生根据以往知识得出原因有:自给自主的自然经济、中国人穷买不起等3. 预计学生会回答:中国市场不够开放。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4. 预计学生会回答:清政府不会答应英国的要求。英国就发动了战争。5.学生归纳总结: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6.预计学生会回答:因为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相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问题紧扣战争缘由,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通过以往知识的回忆、材料解读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二)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1.教师指“战争形势图”,配合相关图片和文字,演示与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并用年代尺和大事记的方法进行归纳。2.在讲解《天津条约》的内容时便于学生记忆把它概括为:“公开行贿”。 在讲解《北京条约》的内容时便于学生记忆把它概括为:“天天陪酒”。3.在讲解火烧圆明园这一环节时:①出示“圆明园”的图文资料②承转设问:圆明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惊世奢华?法国大作家雨果是这样描述的: ③听了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描述,你想用哪些词来赞美我们的圆明园?④承转讲述:老师也想用一个词来赞美圆明园: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⑤请学生阅读课本“英国人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记述”⑥出示今天圆明园的废墟图片.设问:今天,我们面对这残垣断壁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⑦教师提升总结: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却如此野蛮、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对侵略者的罪行无比痛恨;但是,我们对当时国家的落后也非常痛心。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直起腰板,对外来的无理要求说不!???生学会用大事记的方法提炼该事件中的重大历史要素,做好笔记。??聘请学生为档案讲解员进行介绍。??预计学生会用很多词来赞美圆明园。???学生阅读课本P91的阅读卡?预计学生会说:英法联军你们是可恶的;我们痛恨你们—英法等列强;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欺负的等。演示和讲述,可节省时间。图文配合,学生可更直观了解战争概况。????通过一系列情景的铺设和问题的设计,揭露了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野蛮、贪婪.使学生认识到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落实本节的情感目标.???????(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影响1.出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的内容的比较表格。2.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获得了哪些新的权益?3.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说说这一新的权益会带来了哪些影响?(选择一即可)。4.在学生汇报到割更多土地时,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学生介绍中俄之间的一个个不平等的边界条约及简单内容。5.在学生汇报到开更多通商口岸时,借助地图来理解其带来的危害。6.在学生汇报影响的基础上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半殖民地化加深了。(板书)1.学生合作寻找列强获得的新的权益。研讨汇报每一权益带来的影响。2.请学生介绍中俄之间的一个个不平等的边界条约及简单内容。3.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把前后条约的内容进行比较作为史料,以史料为依托进行影响的探讨,做到了论从史出。同时巧设过渡性问题:列强获得了哪些新的权益?然后逐一分析其影响,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突破了半殖民地化加深了这一难点。?新课教学之—太平天国运动篇?(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利用年代尺过度:1840—1842发生了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前后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本P92,仿照第二次鸦片战争利用年代尺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2.教师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概况?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动笔画年代尺,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利用年代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时间概念。利用大事记方法学习历史事件过程,可以让事件的条理更加清晰。?(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设问: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谁?关于洪秀全你了解多少?如果学生不够了解,就请档案讲解员介绍洪秀全。(课件上洪秀全资料备用)2.设问: 洪秀全和当时的农民为什么要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呢?出示:两则史料教师总结:列强入侵、政府腐败、危机加深、自然灾害等使农民民不聊生。?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畅所欲言谈洪秀全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二)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理想1.设问:如果你是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你的革命理想是什么?出示:天朝田亩制度的史料。2.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对于天朝田亩制度这个革命纲领,你有什么看法?3.设问:天朝田亩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愿望,但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1.预计学生会说:希望能吃饱饭,生活安定富足等2.预计学生会说:很开心,符合我的愿望等3.预计学生会说:不会。因为太平均了,有些人会偷懒等?????让学生神入历史,站在当时农民的立场上去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革命纲领。?(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对象出示三则资料:1.设问:它与以往的农民运动有什么区别?教师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2.请学生再次仔细阅读“太平军痛击洋枪队”的阅读卡设问:看了阅读卡后,你想对太平军说些什么??学生阅读P92?预计学生会说:“好样的,太平军”。“你替中国人出气了”。“太平军,你们非常英勇”等以史料为支撑,让学生更清晰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对象,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再次阅读“太平军痛击洋枪队”的阅读卡,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英勇反抗外国侵略。?(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影响1.设问: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请学生再次浏览课本,寻找答案。2.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及文字介绍。设问: 它对当时的中国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要求学生结合课件展示的内容及课本知识,来论证观点。设问:它又给今天的中国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时间的限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做简单处理。请学生自己举例验证。改变了呈现方式的单一性,防止“审美疲劳感”,同时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课堂小结?1.教师演示课件年代尺,边讲述: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了。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然而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不屈的民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那种英勇抗争的精神,今天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以问题结束课堂:课前大家提的问题今天大家是否都已经解决了呢?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是否又有新的问题呢??????学生回忆思考本课。提出新的疑惑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产生问题,带着疑问离开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同时亦和导入部分首尾呼应。??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导入时让学生产生问题主动提问,结尾继续主动质疑带着疑问离开课堂。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主动提问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教会学生采用年代尺和大事记的方法梳理过程,使得整个过程脉络更加清晰;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时,采用神入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革命纲领。(2)问题设问,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呈现直观、有说服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史料,创设层次性、开放性、思辨性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史料解读,释疑答问、归纳整理等。比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设置了以下问题: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为什么英国没有达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的目的?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英国又会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他又会提出什么要求呢?清政府会答应英国的要求吗?英国又会如何应对?通过以上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很自然地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问题;再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先请学生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获得的新的权益。在这个问题的铺垫下,再请学生逐一分析其带来了的影响。最后总结为半殖民化加深了的影响。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3)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本课内容繁多,包含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板块的历史知识,如面面俱到,势必造成教学时间紧张,降低学习效率。本课时将“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学习主线,从战争缘由→战争概况→战败影响,环节紧凑,扣准战争主题,尊重历史事件内在知识逻辑。“太平天国运动”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2.不足之处和改进预设本课内容繁多,面面俱到,势必造成教学时间紧张,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教学内容就简单处理。但简单处理后,这一板块的历史故事感就不够强,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原因时,运用的史料缺乏可读性。建议补充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的史料,寻找可读性强的有吸引力的史料来替代现有的资料。课件30张PPT。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英国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的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能跟拥有几亿人口的中国通商,“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地”。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英政府的修约要求要点:1.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长江口自由通航;2.鸦片贸易合法化3.废除进出口货物的内地税4.外国使节常驻北京第二次鸦片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求修改条约 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战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1858年1860年1856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天津条约》换约受阻,英法再次出兵,攻陷天津、北京。《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同桌合作,选一新的权益,说说其带来了的影响?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 激化矛盾。更多的主权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损失了更多的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获得了哪些新的权益?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半殖民程度加深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1840 18421851 1864 太平天国运动1856 1860太平天国运动1858年1860年1856年1851年1853年1860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概况仿照第二次鸦片战争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太平军痛击洋枪队,洋枪队的组织者华尔被击毙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列强入侵和政府腐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自然灾害,广大农民陷入绝境。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当时的环境下无法真正实施。资料1 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会,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奈约,遭到拒绝。太平天国将领还告诫英使“勿助清兵,勿售鸦片”。资料2 一家外国商行拟在南京上游的芜湖跟太平天国建立鸦片贸易,派遣鸦片船停留在芜湖六月之久,但没有成功。资料3 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洪秀全,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被洪秀全严辞拒绝。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的区别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对象华尔洋枪队 前期由外国人组成,美国人华尔任领队。 不久,洋枪队改由中国人为兵,外国人为统领,均使用洋枪洋炮。 1862年9月,华尔在浙江慈溪激战中被太平军击成重伤,不久死去。 英国人查理·乔治·戈登继任洋枪队头目。1864年,进攻金坛,太平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腿部。后在1885年1月26日,被苏丹马赫迪起义军击毙于喀土穆。1864年7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天京保卫战为什么会失败?统治者的腐败与内讧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1851年1853年1860年1864年太平军痛击洋枪队,洋枪队的组织者华尔被击毙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一定程度上阻止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 华尔 1840 1842 1856 1860 1851 1864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侵略抗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民族危机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再 见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定时的情形《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为:1.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4.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公开行贿”英国赔款400万两,法国赔款200万两。咸丰帝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 zhǔ 1831~1861)道光皇帝第四子。在位11年,病死,葬于河北定陵(今河北遵化县西北)。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组成,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海晏堂大型建筑物145处。在这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为西洋兼中式皇家风格园林。远瀛观收藏了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来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是一件令人咋舌的、从未见过的杰作,从神秘的暮色中远远望去就像是耸立在欧洲文明地平线上的一个东方文明的朦胧轮廓。这就是圆明园。 ”今天,我们面对这残垣断壁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却如此野蛮、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对侵略者的罪行无比痛恨;但是,我们对当时国家的落后也非常痛心。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直起腰板,对外来的无理要求说不!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 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1860年10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并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的赔款“天天陪酒”英:割香港岛,约78平方公里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香港岛九龙司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英:割九龙司,约11.7平方公里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40万平方公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44万平方公里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五个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公里新增加的通商口岸有何特点?天津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五口通商增开十一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后受基督教启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谋起义,深入广西,以宗教发动农民群众。1851年1月在广西金田正式宣布起义,揭竿而起。1864年6月病逝。 洪秀全(1814.1~1864.6) 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历史档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同步测试.do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