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 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 主 探 究 下列3种方式都能表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你认为哪种方式能准确而又简便地描述这一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3Fe+2O2 Fe3O4 (1)语言叙述不能直观地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 (2)文字表达式虽能直观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却不能反映出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3)3Fe+2O2 Fe3O4既能直观地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又能反映出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观察 与 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既能表示化学反应,又能体现质量守恒,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同。 氢气在氧气中点燃: 点燃 + H2O H2 O2 === + O + H2O2 H2 O2 === 点燃 臆造了物质 产物与客观事实不符 + H2O H2 O2 === 点燃 没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写 (2)配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用短线相连。 配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短线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P + O2 —— P2O5 4P + 5O2 —— 2P2O5 标出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3)标 (5)查 查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等号。 4P + 5O2 —— 2P2O5 点燃 (4)等 把“ ”改成“ ” 4P + 5O2 —— 2P2O5 —— 点燃 ①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 P2O5 (入手点:式子两边个数多、相差大的原子) (1)求最小公倍数 (2)求化学计量数 P + O2 —— P2O5 (3)配平其它化学计量数。 4 5 氧原子 化学计量数= 最小公倍数 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 P2O5中含有5个氧原子,则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2;O2中含有2个氧原子,则O2的化学计量数为????????????=5。 ? 2×5=10 2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例: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MnO4 K2 MnO4 + MnO2 + O2 2 KClO3 KCl + O2 2 3 2 练一练: (1) Fe + O2 Fe3O4 (2) C + O2 CO (3) Mg + O2 MgO (4) Al + O2 Al 2O3 4 3 2 3 2 2 2 2 2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基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②奇数配偶法 练一练: H2O2 —— H2O + O2 2 2 Fe2O3 + C—— Fe+ CO2 2 3 3 4 Fe2O3 + CO —— Fe + CO2 ③观察法 (入手点:两边化学式构成上的变化) 3 3 2 练一练: (1) Fe3O4 + CO Fe + CO2 (2) Fe2O3 + H2 Fe + H2O 4 3 4 3 2 3 观察发现此反应的特点是1个CO分子结合1个氧原子生成1个CO2分子,而Fe2O3可提供3个氧原子,需要3个CO分子与之结合生成3个CO2分子,因此CO、CO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3,Fe的化学计量数为2, 3 2 3 C2H2 + O2 CO2 + H2O ④设一法 1 (2)先暂定分数,再去分母 C2H2 + O2 CO2 + H2O 配平顺序:C、H、O 2 入手点:(1)把原子个数最多的化学式的计量数设为1 1 2 5 4 2 练一练: (1) C2H4 + O2 CO2 + H2O (2) CH3OH + O2 —— CO2 + H2O (3) C2H5OH + O2 CO2 + H2O 3 2 2 适用:有机物(含C、H、O等元素、C、CO、CO2、CO32-除外)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 2 3 2 4 注意 1. 配平时不得随意更改化学式右下角的角码。 2. 化学计量数必须化成最简整数比。 3. 化学计量数为1时,省略不写。 标出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将短线改为等号。 2.书写步骤 (3)标 通电:不能写成“电解” 点燃:不能写成“燃烧” 高温:T>600℃ 加热、点燃、通电、催化剂、高温、高压、一定条件 等 注意 加热≠点燃≠高温 加热:用“ ”符号代替 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即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该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注“↑” 。 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则不标“↑” ↑ ①气体符号(↑) 生成物的状态: S + O2 SO2 点燃 2KMnO4 K2 MnO4 + MnO2 + O2 ②沉淀符号(↓) 在溶液中反应,如果无固体参加,而有沉淀生成时(即只有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该沉淀的化学式后面注“↓”。 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不标“↓” Fe + CuSO4 FeSO4 + Cu CO2+ Ca(OH)2 CaCO3 + H2O ↓ ↓ 生成物的状态: (5)查: 查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等号。 (4)等:把“ ”改成“ ” Fe + CuSO4 FeSO4 + Cu CO2+ Ca(OH)2 CaCO3 + H2O S + O2 SO2 点燃 2KMnO4 K2 MnO4 + MnO2 + O2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书写步骤 具体内容 举例 写 配 注 等 查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 KMnO4—K2MnO4+MnO2+O2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两边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使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KMnO4—K2MnO4+MnO2+O2 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 2KMnO4 K2MnO4+MnO2+O2↑ 2KMnO4 K2MnO4+MnO2+O2↑ 把“—”改成“ ” 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准确、恰当 —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D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C+O2 CO2 B. 2P+5O2 P2O5 C. 4Fe+3O2 2Fe2O3 D. 2KClO3 2KCl+3O2↑ 课 堂 达 标 ①镁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 ④磷在氧气中燃烧 ⑤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点燃 2 Mg + O2 2 MgO S + O2 SO2 点燃 点燃 3Fe + 2O2 Fe3O4 点燃 4P +5O2 2P2O5 点燃 C +O2 C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⑦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⑧水电解 ⑨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⑩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铁和硫酸铜反应 ?加热氯酸钾制备氧气 2KMnO4 = K2MnO4 +MnO2 +O2 ↑ ? 2H2O2 2H2O +O2↑ MnO2 2H2O 2H2↑ +O2↑ 通电 2H2 + O2 2H2O 点燃 Fe + CuSO4 FeSO4 + Cu CuSO4+ 2NaOH Cu(OH)2↓+ Na2SO4 2KClO3 2KCl + 3O2 ↑ MnO2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物理变化 高温 CaCO3 CaO+CO2↑ CaO + H2O == Ca(OH)2 Ca(OH)2 + CO2 == CaCO3↓+ H2O 知识积累 1、常见沉淀及其颜色: 红褐色沉淀:Fe(OH)3 蓝色沉淀:Cu(OH)2 白色沉淀 : AgCl、BaSO4(不溶于水和稀硝酸) CaCO3 、 BaCO3 、MgCO3 、 Mg(OH )2、Fe(OH )2 2、常见物质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 红色固体: Cu 、P (红磷)、 Fe2O3 、HgO 3、 黄色固体: S (硫磺) 4、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5、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6、 紫黑色固体: KMnO4 7、常见白色沉淀: AgCl BaSO4(不溶于稀硝酸) Fe(OH )2 CaCO3 BaCO3 MgCO3 Mg(OH )2 8、蓝色沉淀:Cu(OH )2 9、红褐色沉淀:Fe(OH )3 10、绿色: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 孔雀石、铜锈 11、 蓝色晶体: CuSO4·5H2O (蓝矾、胆矾、五水合硫酸铜、硫酸铜晶体) 12、无水硫酸铜 - 白色,遇水变蓝色 13、 蓝色溶液: CuSO4 、CuCl2 、(含Cu2+的溶液) 14、浅绿色溶液: FeCl2 、 FeSO4(含Fe2+的溶液) 15、黄色溶液:FeCl3 、 Fe2(SO4 )3 (含Fe3+的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试液、KMnO4溶液 3、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SO2、HCl(皆为无色) 4、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5、有毒的: 气体:CO 煤气中毒 液体:CH3OH(甲醇 )失明、死亡 固体:NaNO2 、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7、物质的俗名、主要成分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3、盐酸(氢氯酸):HCl 4、亚硫酸:H2SO3 5、氢硫酸(硫化氢):H2S 6、水银(汞):Hg 7、生石灰(氧化钙):CaO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 11、小苏打:NaHCO3 碳酸氢钠 12、大苏打、海波:Na2S2O3 硫代硫酸钠 13、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4、酒精、乙醇:CH3CH2OH 15、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6、氨气:NH3 (碱性气体) 17、氨水、一水合氨:NH3 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8、工业用盐:NaNO2 (亚硝酸钠)有毒 19、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 20、铜绿、孔雀石、铜锈: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 .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