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社会思品期末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8639.shtml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二十一):期末综合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使用的资料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闭关锁国政策”等。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2.《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3.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历史事件1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3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清朝对外关系的发展 D.民族政权的并立4.下列图片为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国粹的京剧形成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5.统—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6.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7.“无论哥伦布本人的内心动机怎样神秘,他航海得到支持,全靠有人从实际上来估计证实一条科学假设后所可期待得到的收获。”材料中所说的“科学假设”是( )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地圆学说8.理清教材内容,把知识系统化、要点化,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右边知识结构图示中,“ ”上的内容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三民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9.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2·1·c·n·j·y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 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议会的国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21·世纪*教育网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B.查理二世复辟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D.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1.如果请你为右面这幅世界名画——《华盛顿在森林中祈祷》,配写人物祈祷台词。下列符合人物身份的是( ) 21*cnjy*comA.祈祷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的共和国B.祈祷人民摆脱英国的统治,国家实现独立C.祈祷让奴隶获得解放,让国家不再分裂D.祈祷改革能够成功,国家能够富强12.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内容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讨论会,讨论的主要观点如图9。哪一组同学的观点较全面、辩证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来源:21cnj*y.co*m】A.甲组 B.乙组 C. 丙组 D.丁组13.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A.地理大发现 B.资产阶级革命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14.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民意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这说明了当今世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下列各项中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A.宪章运动爆发 B.巴黎公社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国际歌》的诞生15.观察“林肯在竞选演讲会上”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内容可能是林肯演讲涉及的是( )A.宣传《宅地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阐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规定C.主张废除黑奴制度,发展自由劳动制度D.号召人民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16.俄国1861年改革时,有些地主主张农奴与土地一起解放,不过要一笔高额的赎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纳了这一主张。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①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农奴制改革有大量封建残余 ③改革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沙皇赞同废除农奴制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李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的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探究的主题是( )A.大化改新 B.南北战争 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18.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明人类开始进入( )21*cnjy*com19世纪70年代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9世纪80年代发动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19.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21·cn·jy·com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20.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请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21.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www.21-cn-jy.com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2.《日落紫禁城》载:“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一一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出处:21教育名师】A. 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23.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开放,。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24.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25.周恩来在江苏淮安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里他“三岁从訇教”“五岁人家塾”,1913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赴日本留学。盾恩来为什么没成为举人、进士而成了留学生( )21cnjy.comA.青年时期他生活在国外,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B.清政府不允许革命党人参加科举考试C.在他童年的时候,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D.清政府规定凡是出国人员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近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21教育网材料一: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_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分) (2)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清朝如何加强对这一岛屿统治?有何历史意义?(4分)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2分)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2分)材料三:独立战争胜利后,各州都有很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权力不大。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负责掌管。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每州选出的两名议员组成,众议员则按各州纳税人口的比例确定人数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出,选举人票过半数即可当选。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任命部长、驻外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对外缔结条约等。同时,总统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一一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www-2-1-cnjy-com(1)伯利克里的这些措施对于雅典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什么目的没有达到?(2分)所谓“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是指与洋务思想相比,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有了哪些新变化?(2分) (3)由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根据什么原则管理国家?(1分)美国政府的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1分)该宪法的制定对于美国的联邦有何作用?(1分)28.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不断发生,这种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8世纪末,中国和英国发生了一次直接碰撞,马嘎尔尼使团来华请求通商,但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这时的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危害?(3分)(2)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文明用武力与中国的农业文明发生激烈碰撞,这次碰撞始于哪一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发生什么变化?(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有史学家认为,18世纪英国文明出现于印度大陆时,首先是以掠夺者的形象出现的。请列举一个能证明上述观点的史实。(2分) (4)在文明的碰撞中,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民主政治方面进行怎样的探索?而西方又从碰撞中获得了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4分)29.某校九年级(1)班组织关于“英国政治经济文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2-1-c-n-j-y第一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政治文明第一组搜集了以下资料:资料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1)写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2分)资料二文献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文献中的“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2分)第二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工业文明第二组搜集了以下资料:资料一 图表(3)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在此期间,英国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写出这种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4分)资料二漫画。(4)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第二组同学打算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5)题目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请你帮助他们列出简要提纲。(4分)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高分系列(二十一):期末综合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A 4.D 5.C 6.A 7.D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C 15.C16.B 17.D 18.B 19.A 20.D 21.C 22.A 23.C 24.D 25.C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