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与社会 授课时间: 月 日 主备: 审核: 课题第七单元 第一二五课 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各类发明及其发明者,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发展。学会分析与比较。2、过程与方法:自主复习,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完成表格,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复习;材料分析,学会对材料的处理,分析与归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复习方法,对知识点的归纳,但还需要教师进行查漏不缺,重难点的突破。在学生知识点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对重要知识点再次回顾,精选题目巩固练习。教学重点两次工业革命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学习法,比较法,联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环节一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整理单,小组之间查漏补缺知识点。设计意图:同伴互助,交流知识整理的成果,同时,分享复习的方法。环节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4个条件: 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具体参考书本P59)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二、工业革命进程:1、工业革命概况:(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2、代表人物及发明(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3)水力纺纱机 (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3、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对世界的影响: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②对英国的影响: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P615、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练习巩固1.下列是反映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A.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初步确立B.殖民扩张提供巨大市场C.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丰厚的资本D.圈地运动提供大量的劳动力A2.由于蒸汽机普遍使用使人类进入A.电器时代 B.信息时代C.蒸汽时代 D.原子能时代C3.工业革命中,最早利用蒸汽机发明交通工具的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D4.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B5.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C环节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梳理★“科学的世纪”: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影响: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应用,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开始国家:美国、德国4、发电机、电灯: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还有电表、留声机、复印机、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发明) 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5、电话、电报: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2、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3、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影响:加强了世界的联系。6、汽车、飞机: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2、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影响: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流水线生产出现: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9、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结合作业本P33)(1)新海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练习巩固1、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①手工工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蒸汽机发明②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③科学理论的知道作用越来明显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2、“大型的发电厂在各地出现,远距离的输电网络也建立起来。”这种情景出现的结果是( )A.电车、电话等新发明大量涌现 B. 各种电动生产工具的出现引发了对电力的需求C. 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D.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前列3、人类实现在天空翱翔的梦想最早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新航路开辟过程中 D.美国南北战争中4、在汽车生产中,装配了生产线,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工程师是(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贝尔环节四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详见第35期报纸)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完成时间1840年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发明珍妮机、蒸汽机、轮船、火车内燃机、电灯、电话、汽车、飞机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动力机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特点生产经验的总结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主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相同点①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它们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大阶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③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语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杯瓜分完毕。环节五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梳理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3、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P63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5、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6、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成立时间: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灯;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2)练习巩固 1、(2013.潍坊)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 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发过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掀起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说明工人斗争( )A.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 B.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斗争 C.从经济斗争转向武装斗争 D.从经济斗争转向文化斗争环节六综合练习材料一: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反映的“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如何理解“威力并不减弱”?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所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必然联系?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一???????图二??????????图三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课件16张PPT。第七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人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4个条件: (具体参考书本P59)(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出现)(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二、工业革命进程:1、工业革命概况:(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2)开始时间(3)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2、代表人物及发明(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3)水力纺纱机 (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3、工业革命的扩展:4、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对世界的影响:②对英国的影响: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P615、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1.下列是反映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A.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初步确立B.殖民扩张提供巨大市场C.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丰厚的资本D.圈地运动提供大量的劳动力A2.由于蒸汽机普遍使用使人类进入A.电器时代 B.信息时代C.蒸汽时代 D.原子能时代C3.工业革命中,最早利用蒸汽机发明交通工具的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D4.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B5.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C★“科学的世纪”:19世纪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影响: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应用,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开始国家:美国、德国4、发电机、电灯: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还有电表、留声机、复印机、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发明) 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5、电话、电报: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2、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3、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影响:加强了世界的联系。6、汽车、飞机: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2、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影响: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8、流水线生产出现: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9、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结合作业本P33)(1)新海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2)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①手工工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蒸汽机发明②人们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③科学理论的知道作用越来明显④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2、“大型的发电厂在各地出现,远距离的输电网络也建立起来。”这种情景出现的结果是( )A.电车、电话等新发明大量涌现 B. 各种电动生产工具的出现引发了对电力的需求C. 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D.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前列3、人类实现在天空翱翔的梦想最早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新航路开辟过程中 D.美国南北战争中4、在汽车生产中,装配了生产线,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工程师是(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贝尔BCCD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3、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P63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5、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作业本35(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3)内容:(3)意义:6、巴黎公社(1)成立时间: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3)革命措施:(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 1、(2013.潍坊)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 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2、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发过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掀起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说明工人斗争( )A.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 B.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斗争 C.从经济斗争转向武装斗争 D.从经济斗争转向文化斗争DA材料一: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反映的“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如何理解“威力并不减弱”?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所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必然联系?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要意义????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1分)(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单元第一二五课复习公开课.doc 第七单元第一二五课复习课公开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