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材分析“传染病”这一节是“健康地生活”系列知识的入门篇,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七年级的微生物知识和八年级的部分遗传学知识是学习本节的知识基础。同时又为下篇“免疫”知识的学习作好过渡。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通过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三是注重情感责任教育,考虑到传染趋势的逐年扩大化,引导学生关注其传播与预防等。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思维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2.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甲流感。)过程与方法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本章内容。健康地生活提问:人们珍爱生命,也珍爱健康,什么是健康呢?讲:评价学生回答,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了躯体、心理的完好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也纳入到健康的范畴。讲:引导学生分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关系。学生回答:身体好、没病。学生分析:健康概念的三个方面。结论:身体健康是基础,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综合表现。他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创设情境,导入本章内容。让学生明确身体不生病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导入本节新课。传染病及其预防。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讨论:每年,特别是春秋季节,人们都会警惕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最近几年,你知道哪些传染病对人类影响较大吗? 2、你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这些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传染病呢 引导、分析:传染病的最 学生回答:非典、禽流感、艾滋病、乙型肝炎、肺结核、甲流感等。(学生回答不一定很完整) 有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学生填表,表达交流。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导入本节新课的学习。 学生初识传染病。提问: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 归纳:病原体的概念。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提出问题: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 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分析: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提问: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1、流行性感冒病毒。 2、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3、空气、飞沫。 4、老人和小孩。身体抵抗力弱的人。 5、流感病毒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通过飞沫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学生回答: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健康人。学习并明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讨论: 传染病流传的三个环节可以缺少吗? 在2009年“流感”期间,为了预防“流感”我们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上各种方法,各从传染病的哪个环节上考虑的? 归纳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法。 讲: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请同学们分析这几种病的特点,谈谈怎样预防? 肺结核(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淋病 (展示有关淋病的有关课件) 讲:淋病的一些特点及对人的一些危害,主要的预防方法是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蛔虫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 讲: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据具体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中华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强调: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是确保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学生回答: 不能缺少。 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如:把发烧的学生送进卫生院——控制传染源;打扫卫生及对校园、教室、寝室、食堂等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所有师生注射“流感”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学生讨论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学生回答:主要通过给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卡介苗。保护易感人群。其他的,如隔离病人,保护环境卫生,也是其中的方法。 2、主要以搞好个人的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措施。 学习并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习并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其预防。 强调增强个人体质的意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流感”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3.课前调查,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有源之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