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 导学案(无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 导学案(无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明白守法是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 2.科学精神: 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要求。 3.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重点难点】: 1.理解全民守法的表现。(重点) 2.掌握推进全民守法的要求。(难点)
任务与问题
【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填写并在课本相应位置把问题写出来,各组长督促检查,课代表抽查,不能空题!)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含义:是指所有社会成员__________和________、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必要性: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具体要求 (1)依法____________。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依法____________。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 (3)依法维护自己的____________。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____________。 二、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____________,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________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________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____________和自觉行动。 3.要不断加强公民__________________,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老赵是一名建筑工人。临近春节,老赵要求公司发放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公司则以各种借口予以拒绝。老赵工作时,由于脚手架松动,不慎跌落受伤,被送进医院救治。公司却说这是老赵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绝支付医药费用。 老赵哪些权利受到伤害,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与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做出你的思维导图。(必答题,不许空题目)
【当堂检测】 1. 乱闯红灯、逆向行驶、横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现象已成为不少城市交通治理的重大难题。近年来,为推进全民守法,我国一些城市把非机动车司机和行人的交通违规情况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并和其他社会诚信资料联系在一起,对交通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对此,表述合理的是 (  ) ①规则意识重培育,道德法律要并举  ②治理交通靠法律,失信惩戒显多余  ③健全公民信用录,诚信建设要加强  ④法治道德要增强,传统文化要倡导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人民调解制度指的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下列对该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②人民调解已经成为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主要方式 ③人民调解有助于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④人民调解不利于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某市公民冯某某为达到个人无理诉求,先后多次非正常上访、闹访,先是利用国家举办重大活动期间,在国家信访局门口等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后到该市人民政府等地制造影响,寻衅滋事。冯某某的行为 (  ) A.正确,因为他是为维护自身利益依法行使申诉权 B.正确,因为该政府对群众上访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C.错误,因为他没有依法负责任地行使申诉权 D4. 霸车、霸座、霸路等各种“霸”字霸屏,“我霸我有理,别人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可”的心态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这种行为迅速受到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和严厉批评,有关部门迅速回应民意,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则,并及时惩处了有关人员。这说明 ①权力不可任性,越界必然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 ②公民要树立责任担当意识,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③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纠错机制的发展 ④人人自觉捍卫自身权利,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法安天下,德润民心。只有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启示我们 (  ) ①法治比德治重要  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③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④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