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学案(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对哲学产生与发展的认知,科学分析哲学与实践、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2.公共参与:能够运用哲学的思想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哲学思维。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新知导学】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 、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起源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
(3)哲学对人们的影响: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 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和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 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 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1)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 ,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知识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 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 的指导。
【课堂小练】
1.(2023秋·福建龙岩·高二统考期末)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哲学思维、善用哲学方法,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之所以重视哲学主要是基于( )
①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和指引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实践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宁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云南·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②是革命的、批判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③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体系
④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2023·江西抚州·一模)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聪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得益于FAST超高灵敏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暗弱天体探测能力,团队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两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这进一步证明了( )
①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②真理经过实践检验,在否定自身中发展
③先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一模)国务院决定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本次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普查,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从哲学角度看( )
①此次普查证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第一性问题”
②此次普查结果能够为正确制定各项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本次普查必须深入基层才能获得真实数据
④实践是认识的途径,本次普查是为了获得对国情国力的正确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3·山西大同·一模)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了( )
①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春·新疆博尔塔拉·高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校考期中)爱因斯坦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回答6-7题:
6.“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7.8.“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 (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C.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016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统考期末)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从未停下脚步,思维的触角在不断延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2015年9月28日,全球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这次月全食是自2014年4月15日开始的“连环四月食”的最后一环,这种罕见的“连环四月食”,500年只出现过三次,根据NASA预估,第五次的连环四月食会在2032年和2033年出现。从哲学角度看,这主要体现
①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②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江苏·高考真题)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请完成下面小题。
10.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1秋·河南焦作·高三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某校开展“马克思是对的”主题研讨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
200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摩泽尔河畔思想的种子如同原子聚变般释放出巨大能量,穿越历史的魂雾,激起神州大地的红色狂飙,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书写下新时代的壮丽史诗。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结合材料,从哲学功能的角度,分析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成长的价值所在。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新知导学】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起源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对人们的影响: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和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
(1)方法论: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知识的分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课堂小练】
1.C
【详解】①:科学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错误。
②③:之所以重视哲学主要是基于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实践,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和指引,②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而该选项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这与设问构不成因果联系,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故①不选。
②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原因在于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革命的、批判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故②③正确。
④: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是马克思主义,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两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说明思维是可以正确地反映存在的,①符合题意。
②:真理是在超越自身中发展,不是在否定自身中发展,②错误。
③:“得益于FAST超高灵敏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暗弱天体探测能力”说明先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③符合题意。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B
【详解】①:此次普查证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是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不选。
②③:通过普查,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本次普查必须深入基层才能获得真实数据,此次普查结果能够为正确制定各项政策提供客观依据,②③入选。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不是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本次普查获得对国情国力的正确认识,指导实践的发展,④不选。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强调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故①④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故②不选。
③:材料强调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且应该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B 7.D
【分析】`
本题以爱因斯坦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根据题目的表述,“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哲学的发展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故B选项入选。A选项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选项错误,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D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
点睛:易错点---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该观点错误。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7.根据题目的表述,“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句话强调了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故D选项正确入选。A选项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选项中“相互决定”的表述错误。C选项本身错误,排除。
9.A 10.D
【解析】9.③说法错误,思维离不开存在,依赖于存在,而存在不依赖于意识。④思维自觉选择性在题意中没有体现。通过题目的解读,人类可以预测到第四次月食说明了人能够认识我们的这个世界,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故①说法正确。另一方面,人之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说明了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故②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A。
10.B【分析】本题以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爱国主义。①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①③正确。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②错误。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是共产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①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分析】本题以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某校开展“马克思是对的”主题研讨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所学哲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的核心素养,培养考生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作答过程中需要将教材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条理清晰,答题规范。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哲学功能的角度,分析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成长的价值所在。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炼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200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使人们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书写下新时代的壮丽史诗,故可以从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
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