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及其有关的相关著作。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新知导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
②直接理论来源:______________,主要是黑格尔的______________和费尔巴哈的______________ 。
③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论。
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 ______________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______________的的统一。
③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____________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毛泽东思想:
①主要代表:毛泽东。
②来源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
③精髓:______。
④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______、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来源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______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②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______。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____;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②作用:为发展当代中国的______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邓小平理论。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_________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______。
【提示】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______,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______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课堂小练】
1.(2023秋·河南许昌·高二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 )
①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形态中找到党治国理政的答案
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③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秋·辽宁大连·高一大连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近年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新“两个凡是”主要体现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________的要求。 (  )
A.坚持全面发展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坚持协调发展 D.坚持以人为本
3.(2021秋·甘肃酒泉·高一校考期末)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4.(2021春·广东佛山·高二统考期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是哲学发展最高境界和“科学之科学”
③是真正的哲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春·四川内江·高二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对恩格斯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②哲学的阶级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9秋·北京昌平·高二校考期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力求凝练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走向、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据此完成问题。
6.下列关于上述重大理论成果的正确认识是
A.上述重大理论成果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中国哲学
B.上述重大理论成果的产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
C.上述重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上述重大理论成果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飞跃
7.上述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指导性的基本理论和哲学基础。这体现了上述重大理论成果
①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
③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④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秋·山东日照·高二日照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棠)》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题:
8.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决定作用
③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④是新时代国情与理论的具体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从社会变革的先导角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①将进一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追求美好未来
③必将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④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春·山东泰安·高二统考期末)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了开年来第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学习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习总书记曾指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哲学精神指引”说明
①哲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②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真正的哲学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更新和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2春·新疆阿克苏·高二校考期中)下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描述。请完成下表:
内容描述 理论成果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①
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②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④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⑤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知导学】
无产阶级 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法 唯物主义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 转化定律生物进化 无产阶级 全人类的解放 实践观点 科学性和革命性 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践 坚持和发展 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改革开放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实践观点 实践的观点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实践 与时俱进
【课堂小练】
1.C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中找现成的答案,①不选。
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②符合题意。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要牢牢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体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D
【详解】试题分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题中“两个凡是”体现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体现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因此答案D正确;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D
【详解】A: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故A不选。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故B不选。
C: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故C不选。
D: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故D入选。
故本题选D。
4.B
【详解】①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①④正确。
②: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科学之科学”,②错误。
③: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是根本方法,而不是具体方法,也不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具体问题,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C
【详解】①③:“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这句话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③符合题意。
②:该选项的说法把阶级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是错误的,②排除。
④:材料没体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6.C 7.D
【分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
6.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中国哲学,故A错误。
B.上述重大理论成果的产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故B错误。
C.上述重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C正确。
D.上述重大理论成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D错误。
故选C。
7.①③④正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求凝练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走向、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指导性的基本理论和哲学基础。这体现了上述重大理论成果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错误,上述重大理论成果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基础。
故选:D。
8.A 9.A
【分析】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为背景,考查真正的哲学、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③适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梦”的实现起重要推动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②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9.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②适合题意;③具体方法指导、④物质力量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0.C
11.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④毛泽东思想;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分析】素材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考查知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审设问,本题要求就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容描述指出具体的理论成果。
第二,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有效信息②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
有效信息③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
有效信息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思想。
有效信息⑤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毛泽东思想。
第三,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得分点②科学发展观
得分点③邓小平理论
得分点④毛泽东思想
得分点⑤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