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红色家书演讲人:XX时间:20XX.X.X破损的纸张,不再清晰的字迹,岁月流转,却不曾让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褪去色彩。红色家书概述01目录CONTENTS史砚芬: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02骆何民: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03夏明翰:狱中与妻书04常翻《红色家书》汲取初心力量05红色家书概述01Overview of red letters破损的纸张,不再清晰的字迹,岁月流转,却不曾让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褪去色彩。史砚芬、骆何民、李云鹏、冷少农、许英、朱杏南……烈士们的红色家书,字字滚烫,句句感人,表达了共产党人为信仰而奋斗、为未来美好中国而牺牲的强烈愿望。1922年6月,远在比利时勤工俭学的聂荣臻“又闻川战复起”,在给父母亲的信中写道:“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这些信里,有救国救民的初心使命——1923年1月,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革命活动家俞秀松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之决志进军队是由于目睹各处工人被军阀无理的压迫,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这些信里,有心系同胞的赤子情怀——1928年夏天,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杨殷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你年纪已长,各事都不能像从前那样,除读书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可做。”这些信里,也有舐犊情深的谆谆教诲——史砚芬: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021903年3月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共青团宜兴县委书记,1928年调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1928年5月5日,史砚芬在南京参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他被关押了四个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松口、不低头。在阴暗的牢狱里,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写下了《夜莺啼月》等文章,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表达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向往。敌人对他束手无策,最后以“意图颠覆党国”为名判处死刑。史砚芬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史砚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坐在狱中昏黄的灯光下,尽全力在纸上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是在宣纸上写就的,竖书,24行。点划干净利落,走笔十分整齐,可知其时心情正如信中所说“很镇静”。信中,他强调自己能够为社会、国家、人类而死,是光荣且自豪的,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够继承他的志愿,继续奋斗前进。字里行间映射出对信仰的忠诚,对理想的坚守,为革命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同时,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深牵挂和柔情。骆何民: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03骆何民(1914—1948),原名骆家骝,又名骆仲达,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小学毕业后进省立第八中学求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1938年后先后在《国民日报》《开明日报》《文萃》周刊工作。1947年7月21日,和陈子涛在家中被捕。1948年5月被押解去南京,同年12月27日在南京雨花台被秘密杀害,时年34岁。骆何民枚华:永别了!望你不要为我悲哀,多回忆我对你不好的地方,忘记我!好好照料安安,叫她不要和我所恨的人妥协!母亲、开万报兄处不另!仲达留骆何民写给妻子的遗书这是骆何民烈士1948年12月27日在临刑前,通过一位医生带出的一封给妻子费枚华的写在手纸上的遗书。这仓促中留下的短短几十字,饱含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也饱含了骆何民对妻子的挚爱、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和对敌人的痛恨,可以看到共产党人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和不可动摇的革命信念。夏明翰:狱中与妻书04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出生在湖北秩归,12岁随全家回乡。1917年,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报考新式学校。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农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曾说世上惟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帼国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常翻《红色家书》汲取初心力量05“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毛泽建、陈觉、夏明翰等革命先烈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理想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革命先烈们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视死如归,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思想境界。讲政治、有信念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我们要时刻警记。学习《红色家书》中的“境”——高远境界,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红色家书》中的方志敏烈士被捕后,利用敌人让其写“自传”的机会,在狱中写了包括《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们临死以前的话》,他追求真理、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坚贞不渝,身陷囹圄、至死不屈,而我们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精神面貌的“镜子”,对于我们学生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习《红色家书》中的“镜”——清醒如镜,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向《红色家书》“先烈先进”看齐学习,常思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常问宗旨意识是否牢固、常省纪律观念是否严格。争做自省自纠的明白人:认真查找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紧盯重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中仔细查找并发现自身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不足,做到一日三省。学习《红色家书》中的“净”——干净做事,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红色家书演讲人:XX时间:20XX.X.X破损的纸张,不再清晰的字迹,岁月流转,却不曾让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褪去色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