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的课时内容《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学生在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认识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教材采用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相似的编排线索:先集中力量引导他们认识一个整体的1/2;再启发他们利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这种循序渐进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二、说教学目标1.在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2.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工具性。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时,用几分之一表示,并能够正确地用分数表示出来。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难点四、说学情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较活跃,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对数学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五、说教学策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妈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参考答案:1.4÷2=2(个)】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揭示课题)板块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主题图。老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指名汇报,说出想法。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1/2用来表示?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2.教学例2。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3表示什么意思。3.试一试。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块三、课堂练习1.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里的涂色部分。2.把图形和它表示的分数连一连。参考答案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板块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1.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在学生全部完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深化对分数的认识。教学中,在完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老师注意拓展教材的空间,让学生思考“现在所学的分数和以前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五角星的个数不同,涂的个数也不同,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是相同的呢 ”“为什么同样是6个小圆片,表示的分数却不一样 ”以达到发展思维、深化认识的作用。2.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新知识的探究还显得有些仓促,如果准备再充分些,让学生每人画6个小圆,代替6个桃,全体参与分桃,这样受惠的将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在黑板上进行分桃的个别学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当作一条重要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不能使一部分学生当演员,一部分学生当观众。即使只能是个别学生操作、演示、实验、交流,也要组织其余学生进行观察、倾听、质疑,做到一人活动,全体收获。3.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这样不同思维程度的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们探索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很容易的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孩子们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到的知识也不容易忘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