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火烧云 第二课时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火烧云 第二课时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把无穷无尽的奥秘隐藏在天地间,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发现。《火烧云》描绘了变化极多极快的火烧云的奇特和瑰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而本单元的“写清楚”的内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那几个方面来写的。本文《火烧云》重点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表现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在短暂的时间里,天空中云彩的颜色和形状都急速变化着,以至于让人看得恍恍惚惚。本文语言平实但精妙,运用了很多排比句,有很多句子都以“了”结尾,用词非常丰富,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说学情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清楚”,找中心句。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本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关键词“写清楚”的内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这是一个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所以,本课的教学应该从学生已知出发,再进一步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初步学会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品赏火烧云形状和颜色变化的语段,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接受美德教育。
五、说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 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激趣,引读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火烧云上来的时候,满天霞光,十分新奇,而且有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火烧云的美。
环节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看课件,总体感知: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火烧云的图片。(播放课件)
2、师:欣赏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自由发言)
3、导入:同学们愿意更进一步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吗?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91页,读课文3——6自然段,用心去感受火烧云的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好好地读,通过有感情地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提问:谁喜欢读第三自然段呢?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教师相机板书: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观察老师写的这些词语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是“ABB”、“ABAC”式的词语。并自己试说几个同类型的词语。(学生举手发言)
师:除了“ABB” 、“ABAC”的形式外,书上还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如“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你能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吗?(前面都是植物的名称,后面则是它们的颜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_一样的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出示课件)并举例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播放这几种颜色的图片,让学生感受。
师:作者在文中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想象得出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吗?我们用黑板上的任意一种表达方式来说。(举手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这一段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还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变化快)从哪里可以看出?(四个“一会儿”)
全班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
4、火烧云上来时形状的变化: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而快,它的形状也是这样。请你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自由读)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像马、狗、狮子,说明形状变化多;
从“一会儿”、“忽然”、“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等词语可以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快。)
(2)师:一起来欣赏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课件出示)
小结:(教师结合课件着重分析第六自然段)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3)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同学们想象一下火烧云形状还会像什么?你能不能也按这样的顺序写一写呢?(课件出示: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挺拔、险峻。一眨眼的工夫,这些山峰的气势更加雄伟壮观了,正当大家仔细看时,它们却不见了。)
(4) 再指三名学生分段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5、火烧云的消退景象
(1)师:同学们也喜欢火烧云吗 可是它才不等我们这些喜爱的的孩子呢!火烧云下去的时候天空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老师读最后一段,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
(2)结合课文理解“恍恍惚惚”一词。
(3)文中有一句话可说明“恍恍惚惚”的意思,也补充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让学生找出来,齐读该句。师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环节三、总结全文:
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这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学习完这一课,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赞美火烧云或者赞美大自然呢?学生自由发言。
环节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观察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七、说板书设计
24 火烧云
红彤彤 金灿灿
颜色多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茄子紫
像马、狗、狮子
形状美 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八、说教学反思
1、抓住一个“读”字,锤炼语言美。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所以,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
2、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为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美,让学生圈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并配以图片认识这几种颜色,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边读边想象加深对颜色的理解,体会火烧云颜色美。而后引导学生发现这3组描写颜色词语的规律,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其规律:第一组为“ABB”形式,第二组为“事物+颜色”,第三组为“半……半……”。接着点拨学生说说这种形式的描写颜色的词语。短短的几分钟,他们就说出了多个不同形式的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多的理解,又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3、抓住一个“奇”字,想象形状美。
在教学火烧的形状时,让学生找出描写形状变化的语句:“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配图想象火烧云的样子,然后让学生发现课文是按照“动物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奇特,变化快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段落结构,这为后面的拓展训练作了铺垫。最后设计了一个练写的内容: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火烧云 学生们一个个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此时,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
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怎样变化的,理解的不够透。第二,时间的利用欠妥,没有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完成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即扎实又灵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