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C.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A.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C.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原则是 (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全方位外交的方针4.2000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加强美台军事关系、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加强台湾安全法案》。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5.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段话 ( )A.分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B.列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的内容C.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的过程D.总结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6. 2015年4月22日上午,参加本次亚非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徒步行走,经过亚非会议大厦到市中心广场,这也是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下列内容与60年前的亚非会议有关的是( )A. “一边倒”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的方针D. 不结盟政策7.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D.“求同存异”的方针8. 下图反映了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讨论的外交原则最早被提出是在( )A. 1949年B. 1950年C. 1953年D. 1955年9.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C.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10.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话出自( )A. 毛泽东 B. 周恩来C. 邓小平 D. 江泽民11.2006年,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科教兴国战略12.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13.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14.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1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1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1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18.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主要背景是(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活动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19.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①②③ B.①③C.②③ D.③④20、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二、非选择题21、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三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发出的“中国声音”指的是哪一外交原则。该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什么影响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地位) 材料三反映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什么方针 该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取得的外交成就,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6月28日发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材料二 ……五项原则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日趋明显、强烈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个别国家顽固坚持崇尚武力的冷战思维,此外还有国家经济上的霸权等。——南方网(1)材料一中的明信片所纪念的原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哪些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要使“五项原则”得到传承、发扬,并使之在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有所作为,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1-5DBBBD 6-10CDCCB 11-15CACBD 16-20ABABA21、(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地点:万隆。特点(地位):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方针:“求同存异”。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4)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22、树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日渐成熟的标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等。(2)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谋求建立崭新的、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真正使各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能获得真正的平等,共享安全与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