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美版五年级下册《能干的帮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能干的帮手》是湘版五年级美术的第三课,这是一节综合与探索课,本课围绕工程车这一主题安排了一个学习活动。活动画工程车,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这一活动,将涉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感受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创造表达,体会到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的加快,以及对生存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使得工具工具制造不断精细,不断创新。而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已经完全不能离开机械而存在了,工程机械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中的版画作品《最后一根钢梁》,出自艺术家武石之手。武石的代表作之一《最后一根钢梁》描绘了武汉长江大桥竣工前最后一根钢梁加上去的场面,反映了长江大桥建设工程的宏伟图景。画作粗犷大气,气势磅礴,既不媚俗也不矫揉造作。欣赏武石的作品,得到的不只是艺术熏陶,也仿佛在读一段中国历史。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工程机械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工程车具有超凡的本领,有超人的能量,它们在各种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地作业,在城市建设和维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车既有汽车的基本特点,又有它们特殊的工作装置。通过教材呈现的一些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工程车,方便我们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挖掘机正灵活地用铲斗挖掘着附近的小山包,并将沙土装入运输车辆;清扫车飞快地转动着吸盘清扫街道,维护街道的清洁;压路机滚动着“大轮子”,碾压着新修的路基;翻斗车身上装有一个“斗”状容剧形可以随时翻转以方便卸货;起吊车挥动着“大手臂”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在造型的过程中感受到造型活动的乐趣,领会创造与设计的意义。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各种工程机械,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3.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各种工程机械,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教学难点】学生能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示范讲解法学法:发现法、练习法、创作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导入师:教师播放雷声山火神山医院修建场景图,描述创建过程,提问学工地上出现最多的是什么?引出课题:能干的帮手【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感受中国在基础建设中的速度,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快速自然地将学生吸引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来。】二、新授,了解各种工程车1.欣赏作品《最后一根钢梁》请学生谈一谈对作品的感受。背后的故事:作品描绘了武汉长江竣工前最后一根钢梁加上去的场面,反应了长江大桥建设工程的宏伟图景。2.了解工程车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3.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工程车,并让学生讨论并提问:认识这些工程车吗?知道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4.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工程车?它们的造型有什么不同?5.需要注意的地方工程车的颜色遵守行业标准和用色规范(1)红色一禁止标志,交通禁令和消防设备都以红色表示(2)黄色一警示色,道路交通警示和标线(3)绿色一提示标志、道路通行和安全通道、机器启动及安全信号均用绿色。【设计意图:通过对《最后一根钢梁》的感受,让学生再次感受建设工程的宏伟图景,通过对不同工程车的认识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三、实践探索,示范操作1.示范:工程车的绘画步骤(1)根据工程车的结构特点,选择哪个角度,将它分成几个部分,勾画大体结构线,确定各部分位置比例;(2)分别画出各部分内部结构线,注意各个部分的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3)添画细节;(4)整理完善。2.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3.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化身小小工程师)【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幅工程车,没有局限的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四、作业展评1.通过自评,他评为主,师评为辅。(选拔优秀工程师)2.作业展示。(加入到祖国的工程建设中,一起感受中国速度)【设计意图: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中国速度,了解中国的富强,提升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素养】五、拓展延伸布置一个小作业学习屋的学习【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使教学目标得以升华】【板书设计】能干的帮手绘画步骤:(1)根据工程车的结构特点,选择哪个角度,将它分成几个部分,勾画大体结构线,确定各部分位置比例;(2)分别画出各部分内部结构线,注意各个部分的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3)添画细节;(4)整理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