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 §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2、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描述蜗牛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的物体可按是否有生命现象分为 和 ;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 。 3、生物基本特征:除病毒外,都具严格的生物结构( );有 现象;能生长发育;有 、繁衍后代的能力;有 和变异现象;对外界刺激有反应;4、在一定程度上能 和 环境。 知识点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一般生活在 等环境中;2、观察蜗牛可使用 ; 蜗牛是 动物,整个身体分为: 对触角、眼(长触角顶端)、壳(具 作用)、腹足( 器官),触角(两对、上长下短)、口。3、蜗牛具有触觉( 部位最灵敏)、 、 ,但无 ;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腹足部能分泌出一种 ,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4、蜗牛四处爬行是为了 、求偶、躲避天敌……。5、蜗牛的食物主要是 ,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二、例题讲解例题1、藏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例题2、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 能繁殖后代 B.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能遗传和变异例题3、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前后移动蜗牛 B. 将放大镜靠在蜗牛上C. 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 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例题4、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例题5、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却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红枫( )A.不能动 B.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C.没有呼吸作用 D.能生长例题6、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 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 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三、随堂练习: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恐龙骨骼化石 B. 会笑的洋娃娃 C. 爬山虎 D. 钟乳石2、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进化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3、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 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C. 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非生物不能繁殖D. 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4、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 )①起触觉作用 ②起嗅觉作用 ③起视觉作用 ④起听觉作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及其实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展开的叶片合拢B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人体排尿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6、下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是( )7、如图所示为蜗牛的结构示意图。(1)写出所标序号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2)能分泌黏液的是______,这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3)对蜗牛自身起保护作用的是 。(4)根据蜗牛的身体结构示意图,你认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小动物中与蜗牛相似的有 等。四、课后巩固:1、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繁殖后代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动物需要吃东西,汽车需要“喝”汽油,所以汽车是动物B. 岩石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开裂,说明它对刺激有反应,因而是生物C. 含羞草被人用手一碰,小叶就闭合下垂,因而是动物D. 小羊吃草由小长大,属于生命现象,所以羊是生物3、蜗牛不具有的感觉是( )A. 听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嗅觉4、关于蜗牛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B. 喜欢出来晒太阳取暖C. 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D. 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5、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A. 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C. 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 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6、下列生理现象中,与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 植物的呼吸 B. 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 子女与父母相似 D. 母鸡下蛋7、“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进行呼吸8、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 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 能生长和繁殖 C. 体小且绿色 D. 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10、在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还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就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亡。根据上述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你判断的依据是 。11、科学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三位同学结伴同行,途中对捕捉地点产生分歧而单独行动,小明向背阴潮湿的山沟走去,小刚向向阳干燥的高地行去,小红走进了杂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回校将蜗牛交给科学老师,老师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蜗牛特别多,询问后给予表扬。(1)你认为得到表扬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 小明 B. 小刚 C. 小红 D. 无法确定(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三位同学出行捕捉蜗牛的时间是_________。A. 上午 B. 下午 C. 晚上 D. 一天中的任何时间(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捕捉蜗牛的出行时间和捕捉地点的依据是_____A.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B.蜗牛白天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C.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向阳干燥处 D.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近水处或水中12、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感觉功能。(1)取40只蜗牛,随机分为4组,编号并进行以下处理:1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去大触角,3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笔分别放在40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3)分别把绿色菜叶和紫色菜叶放在40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4)分别把蘸有醋的吸水纸放在40只蜗牛前______厘米处观察现象。(5)用物体分别触碰40只蜗牛,观察现象。13、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_________,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_____,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_____。(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生物 非生物 2、有无生命3、细胞 新陈代谢 生殖 遗传 4、适应 影响知识点2、1、草丛 2、放大镜 软体 两 保护 运动3、触角 嗅觉 视觉 听觉 黏液4、觅食 5、植物的根、叶和叶芽二、例题讲解:例题1、B解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藏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题2、C解析:动物和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进行自养生活的为植物。例题3、C解析:观察蜗牛要用到放大镜,应手拿放大镜正对蜗牛并前后移动直到看到大而清晰的像。例题4、A解析: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靠表膜呼吸,靠口沟取食,靠食物泡消化,靠收集管和伸缩泡排泄等。例题5、B解析:植物从外界吸收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红枫属于植物,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料)。例题6、C解析: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蒸腾作用能散失水分,带走热量,降低温度,落叶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寒冷干旱的适应.而松树却郁郁葱葱:松树的叶呈针形,蒸腾作用弱,也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因此郁郁葱葱。三、随堂练习:1、C 2、B 3、A 4、C 5、D 6、B7、(1)①壳;②眼;③触角;④口;⑤腹足 (2)腹足;运动 (3)壳 (4)田螺、蛏子等四、课后巩固:1、D 2、D 3、A 4、B 5、D 6、B7、A 8、D 9、C10、非生物;它是电子产品,它不具有繁殖、生长和发育、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以及遗传和变异等这些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11、(1) A (2)C (3) A 12、(1)触角完整;去小触角;触角全去;(4)213、(1)视觉 嗅觉器官 视觉器官 ;(2)蚯蚓适合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第二章 观察生物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蜗牛身体结构及其感受外界刺激时的反应;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等生物。科学思维:理解生物所具有的特征,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实践:通过对某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例的观察,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能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通过实验,了解蜗牛能使用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态度责任:通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明确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强协作能力;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新知导入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试着将这些图片中的主要物体分成两大类,并说一说分类的依据。一类:另一类:鸟儿、大象、鱼儿、花草树木、小猫、蜗牛等汽车、礁石、飞机、茶几、房子、大地、电线、水等依据:有生命依据:无生命新知讲解2.1 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界中物体的分类:按是否有生命活动,物体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1)生物:如人、猫狗、牛羊、花草树木、细菌等;(2)非生物:如土、水、空气、房子、桌椅、岩石等。活动:1、看到一个物体时,你往往会凭直觉很快地说出那是生物或非生物。你能列举一些生物与非生物吗?大熊猫、牛、羊、鸡、人、树、……空气、水、石头、电脑、房屋、……活动:2、比较下图,哪个物体能繁殖后代?生物非生物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植物可以生长,汽车可以生长吗?能生长不能生长3、想一想,下列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呼吸、排出废物、获取营养物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新知讲解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熊猫、海豚、天鹅、蚯蚓、玫瑰、蘑菇、细菌……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1、生物的基本牲: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等。(注意: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新知讲解2、生物都具有应激性: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兔子受惊而逃跑含羞草遭触碰时叶子合拢遇烫产生缩手反射生物的应激性对它们的生命活动具有的重要意义:生物的应激性可以使它们逃避危险、寻找食物。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思考讨论1、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从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2、狗要通过进食获取能量,汽车要消耗汽油获取能量,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机械狗会转弯是程序的设定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探测后,已有程序作出的响应。而狗会转弯是其感官系统观察到墙壁,神经系统有对环境的应激性,趋利避害,所以会转弯。狗通过食物消化后除了能获得运动的能量,还能转化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汽车消耗汽油后获取能量,只能供应机器运转。活动: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喜欢栖居于温暖、阴暗、潮湿的地方;且喜欢群居,夜间活动。所以在炎热的季节里,雨过天晴,我们常能在草丛中找到它们。2、观察蜗牛的常用工具:蜗牛一般体型较小,可用放大镜观察。(点击图片播放)新知讲解3、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方法:(1)用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握住放大镜的手柄,食指、大拇指握住放大镜的边框。(2)通过调整镜子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使观察得到清晰的物像。(3)观察时,放大镜的镜面应该与视线垂直。活动:1)观察蜗牛的外形。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在图 2-3 中标出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壳触角(两对)眼(一对)嘴足(点击图片播放)观察蜗牛活动:2)观察蜗牛的爬行。将蜗牛放在一块玻璃板的中央观察:蜗牛爬行了吗?它在爬行时玻璃板上留下痕迹了吗? __________。蜗牛爬过的地方有粘液留下3)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 3 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蜗牛将怎样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有反应吗?哪个部位最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蜗牛会往阴影处移动蜗牛有触觉,用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触足时蜗牛有反应,刺激壳时没反应。触角最敏感。5)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 0.5 米处,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_________。6)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 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_________________。在蜗牛前方的玻璃板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怎样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有反应,蜗牛向远离米醋方向移动有反应,蜗牛向靠近蔗糖方向移动(点击图片播放)归纳:4、蜗牛的基本特征:1、蜗牛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有听觉。2、蜗牛是生物,也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需要营养物质、由细胞构成。拓展:蜗牛既是益虫,也是害虫。1、对于药学家来说,是属于益虫,因为蜗牛全身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2、从营养角度来说,蜗牛是益虫。蜗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被食家誉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3、对于农业来说,是属于害虫,因为它是以以绿色植物为主,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尤其喜食植物的幼芽和多汁植物,因此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这是对环境的反应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C.母猪生小猪是生物的繁殖,生产摩托车不是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课堂练习2、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A. 舞草“跳舞” B. 树叶在风中摆动C. 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 母马生小马B课堂练习3、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D课堂练习4、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A课堂练习5、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A.新陈代谢作用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适应性和多样性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D课堂练习6、古诗中常出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生活画面。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是(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B.春江水暖鸭先知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课堂练习7、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凭借常识或经验就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实际上,非生物也有许多特征与生物的特征相似,因此,对一个陌生的物体,我们有时并不能方便地判断它是否属于生物。此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问题:有一群鸟在河边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断该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呢?(1)第1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2)第2步,分析上述情景,该不明物体具有的特征:。(3)第3步,为了作出正确判断,你还需要进行的观察或实验:。能进行繁殖,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具有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花瓶状,有外壳,外壳上有粉红色的小圆点观察它是否有感觉,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等课堂总结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2、所有生物共同的特征:新陈代谢(如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3、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4、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观察顺序:先肉眼观察,后放大镜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2)蜗牛的整个身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结构。(3)蜗牛运动器官是腹足,能分泌黏液,在玻璃板上爬行时会在板上留下痕迹。(3)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蜗牛在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遮其一半身体,蜗牛会爬向阴影处。蜗牛的触角对碰触反应最敏感。蜗牛远离米醋,趋向蔗糖溶液。这些都说明蜗牛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板书设计2.1生物和与非生物1、物体:生物、非生物。2、生物共同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和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3、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4、蜗牛:用具:放大镜身体结构:眼、口、足、壳、触角等结构。运动器官:腹足,能分泌黏液,爬行留痕。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4、预习“2.2 细胞”相关内容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2.1生物与非生物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教材分析 《生物与非生物》选自浙教版七上第2章第1节,本节课主要介绍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特征、蜗牛的身体结构和感觉外界刺激两部分内容。本节课是本间观察生物知识的起始课。在学习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后,本节课实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本节课为后续学习细胞、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学习奠定基础。可见,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1课时完成。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蜗牛身体结构及其感受外界刺激时的反应;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等生物。科学思维:理解生物所具有的特征,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实践:通过对某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实例的观察,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能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通过实验,了解蜗牛能使用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态度责任:通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明确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强协作能力;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会用放大镜观察生物;难点 根据图片学习分析所包含的内容;根据实验会分析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试着将这些图片中的主要物体分成两大类,并说一说分类的依据。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2.1 生物与非生物 自然界中物体的分类: 按是否有生命活动,物体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 (1)生物:如人、猫狗、牛羊、花草树木、细菌等; (2)非生物:如土、水、空气、房子、桌椅、岩石等。 活动:1)看到一个物体时,你往往会凭直觉很快地说出那是生物或非生物。你能列举一些生物与非生物吗?生物:大熊猫、牛、羊、鸡、人、树、…… 非生物:空气、水、石头、电脑、房屋、…… 2)比较下图,哪个物体能繁殖后代? [参考:生石花能繁殖后代而石头不能。]植物可以生长,汽车可以生长吗?[参考:植物能生长,汽车不能生长]3)想一想,下列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参考: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呼吸、排出废物、获取营养物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归纳:熊猫、海豚、天鹅、蚯蚓、玫瑰、蘑菇、细菌……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基本牲: 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等。 (注意: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都具有应激性: 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的应激性对它们的生命活动具有的重要意义: [参考:生物的应激性可以使它们逃避危险、寻找食物。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思考讨论:1)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从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 [参考:机械狗会转弯是程序的设定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探测后,已有程序作出的响应。而狗会转弯是其感官系统观察到墙壁,神经系统有对环境的应激性,趋利避害,所以会转弯。]2)狗要通过进食获取能量,汽车要消耗汽油获取能量,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参考:狗通过食物消化后除了能获得运动的能量,还能转化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汽车消耗汽油后获取能量,只能供应机器运转。]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1、蜗牛的生活环境: 蜗牛喜欢栖居于温暖、阴暗、潮湿的地方;且喜欢群居,夜间活动。 所以在炎热的季节里,雨过天晴,我们常能在草丛中找到它们。 2、观察蜗牛的常用工具: 蜗牛一般体型较小,可用放大镜观察。 3、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方法: (1)用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握住放大镜的手柄,食指、大拇指握住放大镜的边框。(2)通过调整镜子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使观察得到清晰的物像。(3)观察时,放大镜的镜面应该与视线垂直。视频:蜗牛活动:观察蜗牛1)观察蜗牛的外形。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在图 2-3 中标出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视频:蜗牛的触角、眼和足2)观察蜗牛的爬行。将蜗牛放在一块玻璃板的中央观察:蜗牛爬行了吗?它在爬行时玻璃板上留下痕迹了吗? __________。[有粘液]3)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 3 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蜗牛将怎样行动?____________ 。 [向阴暗处移动]4)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有反应吗?哪个部位最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触觉,触角和足有反应,但壳没反应,触角最敏感]5)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 0.5 米处,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_________。 [没有听觉]6)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 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_________________。 [远离米醋]在蜗牛前方的玻璃板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怎样行动? ___________。 [向蔗糖方向移动]视频:蜗牛的嗅觉归纳:4、蜗牛的基本特征: 1、蜗牛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有听觉。 2、蜗牛是生物,也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需要营养物质、由细胞构成。 拓展:蜗牛既是益虫,也是害虫。 1、对于药学家来说,是属于益虫,因为蜗牛全身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2、从营养角度来说,蜗牛是益虫。蜗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被食家誉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 3、对于农业来说,是属于害虫,因为它是以以绿色植物为主,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尤其喜食植物的幼芽和多汁植物,因此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学会识别生物与非生物从观察讨论中认识到生物区别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生物特征中的应激性,学生较陌生,生活中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突破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以此来识别哪些是真正的生物蜗牛是常用的动物,学生练习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认识蜗牛,养成仔细、认真的观察方法及记录;并从现象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从而了解蜗牛作为一种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以促进对生物特征的了解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从不同角度考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这是对环境的反应 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母猪生小猪是生物的繁殖,生产摩托车不是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B ) A. 舞草“跳舞” B. 树叶在风中摆动 C. 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 母马生小马 3、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4、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A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5、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D )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 6、古诗中常出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生活画面。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是( B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凭借常识或经验就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实际上,非生物也有许多特征与生物的特征相似,因此,对一个陌生的物体,我们有时并不能方便地判断它是否属于生物。此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下面的问题: 有一群鸟在河边轮番攻击一个不明物体,该物体是花瓶状的,外壳上还有粉红色的小圆点。你如何判断该不明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呢?(1)第1步,列出生物的所有特征:________。 (2)第2步,分析上述情景,该不明物体具有的特征:________。 (3) 第3步,为了作出正确判断,你还需要进行的观察或实验:________。 [ (1)能进行繁殖,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具有应激性,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2)花瓶状,有外壳,外壳上有粉红色的小圆点(3)观察它是否有感觉,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反应等 ]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课堂小结 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2、所有生物共同的特征:新陈代谢(如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3、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4、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1)观察顺序:先肉眼观察,后放大镜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2)蜗牛的整个身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结构。(3)蜗牛运动器官是腹足,能分泌黏液,在玻璃板上爬行时会在板上留下痕迹。 (3)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 蜗牛在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遮其一半身体,蜗牛会爬向阴影处。 蜗牛的触角对碰触反应最敏感。 蜗牛远离米醋,趋向蔗糖溶液。 这些都说明蜗牛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浙教版七上 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 学案.doc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2.1生物与非生物.pptx 嗅觉.mp4 蜗牛.mp4 蜗牛的触角、眼和足.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