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八:过去式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八:过去式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资源简介

(共82张PPT)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冰箱的故事
早在 ,我国古代人们把冰块放进地窖里,保存到夏天使用。公元8世纪巴格达王国的国王为了降温,在他的避暑山庄里堆满了从国外运来的雪。直到进入19世纪30年代,人们才知道如何制作人造冰块。1923年两位瑞典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如今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你知道这个故事里都使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吗?
19世纪30年代
公元前1000年
公元8世纪
1923年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为了了解和表达过去事情发生的时间,我们该怎么办?
使用一些专门的词汇
探究变化的尺子:
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世界上最常用的纪年法
公元元年: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公元前某年
公元某年(公元可省略)
1、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
2、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晚。






前元公
后元公
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
公元元年
4
4
2
3
4
1
1
2
公元1年
公元2年
公元前1年
数轴
公元元年
后元公
(A.D)
前元公
(B.C)
2012
……
B.C3113
……
公元前2年
公元3年
耶稣诞生
公元4年
2012年
公元前3113年
年代尺
比一比:
1、公元前206年与公元前202年哪个年代离我们更近
2、公元前1年与公元1年中间历经了几年 公元前3年与公元前4年中间历经了几年
时间长度计算小窍门:
(1)不跨越公元前后,计算时间的长度时,将两数的相减。就是:N=A-B
(2)跨越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计算时间的长度时,两数相加再减一年。就是:N=A+B-1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这一年被称为民国元年。
公元纪年法—公元前、公元后
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②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公元8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年是民国多少年?
看谁算得快!
72年
213年
N=A- B+1 10年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太空时代、
生物时代-----
以某一方面重要特征为划分标准!
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时代?
时代
(一)世纪、年代与时代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01年 公元前 2世纪
公元1年——————100年 1世纪
公元1101年————1200年 12世纪
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 公元前 1世纪
公元1001年————1100年 11世纪
公元101年—————200年 2世纪
…… …… ……
…… …… ……
公元纪年法—世纪、年代
公元201年—————300年 3世纪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1年 公元前 3世纪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001年 公元前 11世纪
世 纪
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01年 公元前 12世纪
…… …… ……
…… …… ……
有时我们以百年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以公元元年为界,如:
年份除以100,有余数进一,即是该世纪数。
公元 年代

1960年——1969年 60年代
1970年——1979年 70年代
1980年——1989年 80年代
1990年——1999年 90年代
十位数即该年代数。
1920年——1929年 20年代
年代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1、用世纪和年代来表述下列各数:
公元前229年
25年
143年
1991年
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公元1世纪20年代或1世纪20年代
公元20世纪90年代或20世纪90年代
公元2世纪40或2世纪40年代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才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那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前是采用什么纪年法的呢?
君主在位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
朝代纪年法
二、中国历史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中国纪年法之---君主在位纪年法
中国纪年法之---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往往含有吉庆祥瑞、国泰民安之意。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首创,定公元前140年年号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以后新君即位,就改用新年号纪元。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使用一个以上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如我们熟悉的康熙、乾隆等。
汉武帝
土尔扈特部明末清初时属于我国蒙古的一部分,康熙帝时期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受沙皇的统治,但他们决不服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在缺粮挨饿、疾病流行的折磨下,历时半年,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人员减半的巨大牺牲,乾隆帝年间终于踏上了家乡的故土,投入了祖国的怀抱,清朝政府对其作了周到的照顾、妥善的安置 。
清朝康熙帝
清朝乾隆帝
康熙、乾隆是他们的名字吗?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康熙、乾隆是他们的什么?
顺治——顺利治理
康熙——康,安宁,熙,兴盛
雍正——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
乾隆——乾,天,天道昌隆
嘉庆——嘉亲王继位普天同庆
道光——大道光辉
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天下丰衣足食
同治——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治国
光绪——光明永续
宣统——宣承华夏之大统
最早的年号:
西汉武帝刘彻。刘彻即位之年(公元前140年),即为建元元年。
年号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帝王纪年的名称。
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清圣祖玄烨在位长达六十一年,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者,“康熙”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
武则天。在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里,使用了十八个年号
使用时间最短的年号:
袁世凯的“洪宪”年号,只用了83天。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
宣布恢复帝制,准备于
1916年元旦废除民国纪
元,改为洪宪元年。在
全国人民坚决反对下,
袁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中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年: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十日,各省代表开会于南京,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采用公历纪年。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方法。
中国纪年法之---民国纪年法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决定改用公历,但以民国纪年,于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从1912年一直沿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台湾及台湾民间还有用民国纪年的。
中国纪年法之---朝代纪年法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中国纪年法之---干支纪年法
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
天干与地支依次组合,配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直到癸亥,共组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如下表:
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的位置也不能颠倒,拿它代表时间单位,就可以知道先后次序。
中国纪年法之---干支纪年法
1912年的2月12日,这一天清晨,隆裕太后携当了不到三年的宣统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布了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
宣统三年
1、你出生于______年,这是______世纪_______年代。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是______世纪_______年代。
3、今年是2008年,是______世纪第______个十年代,称 。
4、2011年深圳举办第26界大运会,用世纪年代表示为 。
1997
20
90
20
40
21
1
21世纪初
21世纪初
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朝共存在了________年。
6、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历时________年。
7、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前后相距________年。
15
28
210
8、下列对1845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4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8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9、最早以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光武帝 D.唐太宗


10、一个人生于公元前32年死于公元44年,他一生活了多少岁?
11、用世纪、年代表示下列时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8年、公元25年、1945年
读下面一段历史资料,说出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虽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早的陶器。人们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发现了一些线索,例如1974年在江苏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了一块长2.5厘米、宽1.8厘米、厚0.5厘米的陶片和一颗更小的陶粒。……景德镇瓷器在清代时成就比较突出,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等品种,艺术成就都超过了明代。”
7、给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并作年代尺:
A.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B.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C.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D.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 E.1世纪,耶稣诞生 F.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D、C、B、A、E、F
公元前、公元后 公元纪年法 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划分公元前后。
世纪 每100年为1世纪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这就是20世纪40年代。年份除以100,有余数进一,即是该世纪数。十位数即该年代数。
年代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时代 一个较长的时段 例: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
中国王朝纪年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 。例:建元、贞观、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等
君主在位时间纪年 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赧王59年”、“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民国纪年法 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从1912年一直沿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数相减再加1
干支纪年法 例: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等
计算时间得长度 不跨越公元前后,则将两数相减
跨越公元前后,则将两数相加再减1
我们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是不能重演的,既然如此,我们是怎样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呢?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文献资料
史书等
实物资料
文物
口述资料
传说
口述历史
历史资料
1、什么叫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在形式上有何变化?
文 献 资 料
文献资料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知识卡
1、什么叫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在形式上有何变化?
文献资料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最成熟的文字,也就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资料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是由一些被称作“史”的官,将一些重要的事件的时间、结果等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并加以保存,这就是中国相当古老的文献记载。这些记载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商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最古老的“书”
居延汉简
居 延 汉 简
简牍是我国优秀的古文化遗存物,甘肃金塔出土的居延汉简,可以说是众多简牍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之冠。居延汉简可分为居延旧简和居延新简,居延旧简中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居延新简最早者为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最迟者为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以宣帝时期为多。居延新简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记述了居延地区屯戍活动的兴衰,而且保存了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文书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科技、哲学、民族等领域。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尚有数百枚零散简牍流于民间。
知识卡
阅读卡:
秦朝灭亡后,由刘邦、项羽分别领导的两支反秦主要力量即将争夺天下。项羽的谋士知道沛公刘邦雄才大略,劝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并在席前将他刺杀。在宴会间,项羽的部将项庄借舞剑表演之机,逼近刘邦,却被别人挡住。而项羽呢,一直犹豫不决,没有发出杀掉刘邦的暗号,刘邦就借口上厕所逃脱了险境。
( 1 )此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事件?形成了哪个著名的成语?
( 2 )它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它被记载在哪一本史书中?是谁写的?能否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人物?
( 3 )这部史书有怎样的价值?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通过文献资料 《史记》司马迁
史学价值:是后人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的一部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是怎样了解鸿门宴的故事的呢?
通过司马迁《史记》上的记载。
可见,历史虽然不能重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史 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具有很高史学价值,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知识卡
当时的历史是由什么人来记载的呢?
当时的历史是由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撰写的。
两千多年前,有个叫崔杼的大臣把自己的国君杀了,史官根据事实在简册上写上某月崔杼杀国君。崔杼大怒,把他杀了。继任的两位史官都这样记录,结果都被杀了。到第四位史官还这样写,崔杼问:“你难道不爱惜性命吗?”史官回答说:“忠实历史是我们的本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而失掉本分。”崔杼叹了口气,不再杀了。当这位史官走出来时,正遇到第五位史官捧着竹简和笔走过来,说“我是怕你也丢掉性命,正准备来继承你呢!”。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 )从这些史官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品质?
( 2 )你认为做一名史官,应具备哪些素养?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高尚史德)
(高尚的史德,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功底等)
秉笔直书的史官
(3)给上述材料取个标题。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史官,才能使人们看到相对客观的文字资料,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去研究久远的过去。
只有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才能撰写历史。
比如,写自己的历史:
写家族的历史:
写学校的历史:
自传
家族史(家谱)
校史
过去,
现在,
普通人也可以书写历史或参与书写历史。
写社区的历史:
社区史
写村落的历史:
村落史
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史官的记载和普通人的记载有什么不同呢?
史官主要记载的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等,但是对于民间的历史、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却不关注
那么如何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呢?
 
作者: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前半生尽享荣华富贵,后半生在改造思过中度过。本书真实展现了作者前后生活、心态和思想上的变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作者:伊莎多拉
邓肯,美国著名舞蹈家,对舞蹈形式,舞蹈观念,舞蹈服饰注入了革命性因素,现代舞的创始人,被称为“现代舞之母”。书中真实记载了邓肯艺术人生中不同时期内心世界的变化。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美国前总统称赞到:我看她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就像阳光明媚的早晨在花园里蹦蹦跳跳,在摘拾着自己的喜欢的美丽的花朵。
雷锋日记节选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 1961年10月19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
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 1962年3月X日
所以,文献资料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了书籍之外,如雕刻在石柱上的汗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羊皮书等,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如档案局里的档案资料、人物日记(《雷锋日记》、《安妮日记》、当地的报纸、历史上的报纸等),如图片开国大典、音像资料开国大典、“9·11”事件录象等,甚至到我们收藏的一枚小小邮票。
要动脑哦!
文字产生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来了解,那么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我们如何认识呢?
对于没有书籍和文字传世的远古时代,文物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它。
1、什么是实物资料?
实 物 资 料(又称文 物),指的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
2、文物是怎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呢?
实物资料:
山顶洞人的针
四羊方尊
西汉初的纸
李白手迹
《金刚经》
吴道子之画
五代钱币
新石器时代陶器
明清青花瓷
山顶洞人的针
装饰品
从这些文物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这是一根针,但是它却不是一根普通的针,它是用骨头做成的,并且经过考古学家的测定,这根针距今已有18000年了,是我国远古先民们使用过的,根据刚才老师的描述,你会想到什么?
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针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衣服穿了。
文物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4世纪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人能够识读它们。直到18世纪末,一位法国人在埃及的罗塞塔地区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碑上分别用希腊文、埃及象形文字和埃及俗体文字刻写了同一篇铭文,由于希腊文部分是可以读懂的,法国语言学家商坡良便通过对比三种文字,识读出了古代埃及的文字。同时越来越多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古埃及文物、遗址被发现,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古埃及历史。
可见,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要发现古老的文物,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
考古学家不但要长年对历史遗迹进行地下发掘,有时还要进行水下考古,寻找古代的沉船或沉在水下的遗迹。就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换来人们对历史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南澳一号沉船打捞的文物
考 古 学 家 在 进 行 野 外 发 掘
文物都是古老的,对吗?
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今天的微机、笔记本电脑比起来就称得上文物了。
文物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
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
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1)什么是口述资料?
口述资料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传说和口述历史都属于口述资料。
(2)口述资料在什么情况下很重要?
文字产生以前;没有文字;文物不丰富的时候
(3)口述资料有哪些种类?
口述传说和口述历史
大槐树传说
端 午 赛 龙 舟
牛 郎 织 女
粮票的故事
人们经常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这些记载大多是真实的,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甲骨文
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
竹木简
纸发明前的文字记载
史书
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
字和音像资料




文物
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
实物
口述资料
传说
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口述历史
可以祢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大槐树传说
《史记》
居延汉简
甲骨文
兽骨
大槐树传说
文献资料
口述资料
实物资料
金字塔
【情境一】:
一位同学参观了北京附近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出示长城系列景观图,如图等),深为震憾。
设问: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看到那长城,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或形容长城?
(工程浩大、雄伟壮观。)
他所看到长城,从史料呈现形式去分类,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文物资料)
归纳: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情境二】:
这位同学收集到一些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
设问:从史料呈现形式去分类,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口述资料)
长城能被哭倒吗?孟姜女哭长城是不是历史真实的记载?
(孟姜女哭长城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口述资料有局限性。)
它的不真实,是否意味着没有一点历史价值了吗?
(我们知道长城没有被哭倒,可是强迫人民修筑长城的秦王朝却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传说了解到秦朝徭役的繁重,同时控诉了人们对秦朝暴政的强烈不满。)
归纳:长城成为古代人们繁重徭役的见证者。
【情境三 】:
这位同学在许多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了解到长城抗战的英雄事迹。如:抗日战争期间,在长城喜峰口,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战数昼夜,毙敌五千余。
设问:从史料呈现形式去分类,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文献资料)
长城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体现了什么精神?
归纳:长城成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象征。
如果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上述关于长城的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长城实物、长城抗战的图片文字是第一手资料;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是第二手资料)
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长城呢?
(我们应把口述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看待长城。)
历史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原始资料
(直接的证据)
后人的说法
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
(间接的证据)
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
同时代的人记录下来的
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
记录下来的
资料的表现形式: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口述资料
资料价值的不同: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利用资料判别信息的价值,从而更好地生活于社会中。
历史资料















甲骨文
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
竹木简
纸发明前的文字记载
史书
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
字和音像资料




文物
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
实物
口述资料
传说
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口述历史
可以祢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1)北京人头盖骨 (2)《论语》 (3)牛郎织女 (4)档案(5)秦始皇陵兵马俑 (6)圆明园遗址(7)明长城 (8)女娲补天(9)《资治通鉴》 (10)日记
分类:
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属于实物资料的有:
属于口述资料的有:
(2)(4)(9)(10)
(1)(5)(6)(7)
(3)(8)
第一手资料:
(1)(2)(4)(5)(6)(7)(10)
第二手资料:
(3)(8)(9)
判断正误:
1 、了解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是史书。
2 、在中国,历代都是官方编修的史书。
3 、最早的文献资料是史书。
4 、文献资料除了史书、甲骨、简牍,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资料。
5 、只有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才可以撰写历史。
(正确)
(错误:还有私人编著的史书,如《吕氏春秋》等)
(错误:在商代,有龟甲、兽骨;在战国、秦、汉还有竹木简等)
(正确)
(错误:如今,普通人也可以撰写,如自传、家庭史、家族史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