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新题专项练习(上海专用)-04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2023·上海·模拟预测)在反应 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A.C B.CuO C.Cu D.CO22.(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尿素是常用化肥,工业生产尿素的方程式:2NH3+CO2=CO(NH2)2+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B.参加反应的NH3和CO2的质量比为17:44C.若生成1mol CO(NH2)2,则需要2molNH3参加反应D.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3.(2023·上海杨浦·校考二模)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构成物质的微粒 ?反应前的质量(g) 16 64 0 1T时刻的质量(g) 4 m1 m2 m3反应后的质量(g) 0 0 m4 37A.4+m1=m2+m3 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C.16:64=4:m1 D.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2023·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酒精(C2H6O)在空气燃烧,不可能生成的是A.SO2 B.CO2 C.CO D.H2O5.(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CaOB.生成2.0gCO2气体C.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D.剩余固体中滴加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6.(2023·上海青浦·统考一模)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后碳原子总数减少C.丙物质的摩尔质量为2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7.(2023·上海普陀·统考一模) AgNO3受热分解生成了Ag、NO2和气体X,关于X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氮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银元素 D.一定含有氮、氧元素8.(2023·上海·模拟预测)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乙+丙=甲B.物质甲的式量大于乙C.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此化学反应是化合反应9.(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燃料在O2中燃烧,不会产生CO2的是A.煤 B.石油 C.肼(N2H4) D.乙醇(C2H5OH)10.(2023·上海金山·统考一模)只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32g充分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A.7.4g B.14.8g C.29.6g D.37g11.(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生成物均是氧化物12.(2023·上海·模拟预测)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当碳较多、温度较高时,B中玻璃管内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利用上图进行实验,B中玻璃管内有氧化铜全部转化成铜,且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若反应后B中固体质量减少0.58g,C中溶液质量增加0.44g,则参加反应碳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A.1:1 B.3:5 C.2:3 D.1:213.(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14.(2023·上海·模拟预测)NaCl溶于水形成NaCl的水溶液,NaCl水溶液通电发生化学变化,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Cl2 B.NaNO3 C.H2 D.NaOH15.(2023·上海·模拟预测)煤加工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CH4 和 H2.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产生 0.5mol 二氧化碳和 1mol 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A.1.5mol B.2mol C.6mol D.无法确定16.(2023·上海·模拟预测)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A B C DA.A B.B C.C D.D二、多选题17.(2023·上海·模拟预测)某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现取mg的混合粉末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5.6g,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5.6g固体中可能含有两种或两种物质以上B.该mg的混合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C.向mg的混合粉末中加入100g10%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05.6gD.煅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0.55g18.(2023·上海松江·统考一模)取24.5克氯酸钾和一定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收集一瓶氧气后停止实验,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成氧气质量是(24.5-m)克 B.生成氯化钾质量小于m克C.二氧化锰质量可能是8.7克 D.m可能是14.919.(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将一定量的酒精(化学式为C2H6O)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后容器中只含H2O、CO和CO2,其中H2O的质量为16.2g,则CO、CO2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0.2mol CO,0.1mol CO2 B.0.1mol CO,0.2mol CO2C.0.3mol CO,0.3mol CO2 D.0.1mol CO,0.5mol CO220.(2023·上海·模拟预测)向盛有8.2g的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6 g不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2g B.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C.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为10.2g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5g21.(2023·上海·模拟预测)甲烷和水蒸气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的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C.若生成3mol H2则有1molCH4参加反应 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摩尔质量之和22.(2023·上海·模拟预测)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3.(2023·上海·模拟预测)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能量观:酒精燃烧放出热量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56g氧化镁24.(2023·上海·模拟预测)已知2gH2、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H2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X的分子式为F2B.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C.t时刻,H2和HF的质量相等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9g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详解】CuO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故选:B。2.C【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但各物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H3和CO2的质量比为[2×(14+1×3)]:(12+16×2)=17:2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个 CO(NH2)2,消耗2个氨分子,则说明若生成1mol CO(NH2)2,则需要2molNH3参加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等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不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3.C【详解】 A、 反应前后甲、乙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 16+64+0+1=4+m1+m2+m3 , 77 -m1=m2+m3 , 故A不正确;B、16+64+0+1=0+0+m4+37 , m4=44 , 反应前后甲、乙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没有化学方程式,不知道个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每个丙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相同,(16-0):( 64-0)=(4-0):(m1-0) , 则16:64=4:m1 , 故C正确;D、16+64+0+1=0+0+m4+37,m4=44 , 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44-0):(37-1)=11:9 , 没有化学方程式,不知道个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所以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不能确定,故D不正确;故选C。4.A【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中不含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A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C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C2H6O)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5.B【详解】A、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但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aO,判断错误;B、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 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判断正确;C、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降低,钙元素质量不变,所以灼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变大,判断错误;D、因为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所以剩余固体中一定有未完全反应的碳酸钙,剩余固体中滴加足量盐酸会产生气泡,判断错误。故选B。6.A【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是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因此反应后碳原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8,故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16)=2: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7.B【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AgNO3受热分解生成了Ag、NO2和气体X,反应前含有银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含有银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生成物中已经含有二氧化氮气体,X也为气体,则气体X为氧元素组成的氧气,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B。8.C【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图像可知,丙是反应物,甲、乙是生成物,该反应为:丙=甲+乙。【详解】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丙=甲+乙,此选项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甲的质量比乙多,但物质甲的式量不一定大于乙,此选项错误;C、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正确;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故选C。9.C【详解】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其燃烧时可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石油中含有碳元素,其燃烧时可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肼(N2H4)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它和氧气燃烧后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题意;D、乙醇中含碳元素,其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该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32g×50%=16g,碳酸钙高温煅烧:,氧化钙和水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与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相同,故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故选C。11.B【分析】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目均为2,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选项说法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12.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反应后B中固体质量减少0.58g,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碳粉的质量总和,故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质量总和为0.58g。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反应,C中溶液质量增加0.4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则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故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氧化铜的质量为:。故参加反应碳的质量为:。故参加反应碳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B正确。故选B。13.C【详解】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M点时还未完全反应,此时对应的固体物质有氧化铜、碳、铜三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N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固体为铜,为紫红色,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铜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0~t2min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14.B【分析】NaCl中含有两种元素,钠和氯。H2O中含有两种元素,氢和氧。根据质量守恒中的元素守恒,氯化钠水溶液通电发生化学变化,不可能生成硝酸钠(NaNO3)。事实上,氯化钠溶液通电发生电解,生成的产物是氢气、氯气、还有氢氧化钠。【详解】根据分析,A、C、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B。15.B【详解】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则1mol 水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也是1mol,故选B。16.B【详解】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方框内应是两个水分子,选B17.CD【详解】A、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5.6g,说明固体碳酸钙已经反应完了,所以所得5.6g固体中只有氧化钙一种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5.6g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故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原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因此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可知,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当于增加氧化钙的质量,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6g+100g=105.6g,故选项说法正确;D、5.6g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6g-4g=1.6g,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1.6g=0.4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18.BC【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4.5g+二氧化锰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大于(24.5-m)克,不符合题意;B、剩余固体包括反应生成的氯化钾、二氧化锰、以及未反应的氯酸钾(如果氯酸钾未完全反应),故生成氯化钾质量小于m克,符合题意;C、根据题给信息,无法计算得出二氧化锰的质量,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可能是8.7g,也可能不是,符合题意;D、如果氯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但是剩余固体中还包括二氧化锰,故m不可能是14.9,不符合题意。故选BC。19.CD【详解】酒精和氧气燃烧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原子守恒可知,酒精中的氢原子全部结合为水分子,因此16.2g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9mol,C2H6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因为C2H6O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因为1mol酒精中有2mol碳元素,0.3mol酒精中有碳元素0.6mol,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碳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6mol,因1mol一氧化碳有1mol碳元素,1mol二氧化碳中有1mol碳元素,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共有0.6mol,观察选项可知,CD合理。故选:CD。20.CD【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为,故A正确;B、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z。、、、、氧化镁的质量为设与氧化镁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a,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b。、、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正确;C、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为,故C不正确;D、由B可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故D不正确。故选CD。21.AC【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2+1×4):(1×2+16)=8:9,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H2和CH4的粒子个数比为3:1,所以若生成3mol H2,则有1molCH4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摩尔质量只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AC。22.AC【详解】A、该反应可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B、反应前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二氧化碳内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C。23.BD【详解】A、酒精燃烧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此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此选项正确;D、镁与氧气反应:,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2,24g镁和16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0g氧化镁,此选项错误。故选BD。24.AB【详解】A、由图可知,a个氢气和a个X反应生成2a个HF,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H,生成物中含2个H,2个F,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F,故X的化学式为F2,符合题意;B、因为2g氢气所含的分子式为a,则所含的氢原子数为2a,故a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g,20gHF所含分子数为a,所含氢原子数为a,氟原子数为a,故a个氟原子的质量为:20g-1g=19g,故一个氟原子的质量为,符合题意;C、t时刻,氢气和HF的分子数相同,则质量比为:2:20=1:10,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氢气的分子数为a,生成HF的分子数为2a,故氢气的质量为2g,生成HF的质量为2×2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40g-2g=38g,不符合题意。故选AB。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