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比(提高版)-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讲义(通用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讲 比(提高版)-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讲义(通用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2讲 比(提高版)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各部分名称以及相当的部分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是一个数,也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5、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1)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解题步骤:
a.求出总份数;
b.求出每一份是多少;
c.求出各部分相应的具体数量.
(2)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解答.解题步骤:
a.先根据比求出总份数;
b.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c.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6、按比例分配问题常用解题方法的应用。
(1)已知一个数量的各部分的比和其中某一部分的量,求另外几个部分量;
(2)已知两个量或几个量的比和其中两个量的差,求总量。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果A:B=,那么(A×9):(B×9)=(  )
A.1 B. C.2 D.81
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都是自然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2:5,那么它的周长不可能是(  )
A.12cm B.9cm C.36cm
3.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得到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这时,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 B. C.
4.美术课上折花,奇奇需要小时,妙妙需要小时。奇奇和妙妙折花的效率之比是  
A. B. C. D.无法确定
5.下面四个情境中,不能用表示的是  
A.弟弟高,小明高,弟弟与小明的身高比
B.一袋大米,已经吃了,吃了的大米与剩下的比
C.龟兔赛跑中,乌龟2分钟跑了3米,乌龟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
D.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比
6.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行驶的时间比是,那么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比是  
A. B. C. D.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乙数和丙数的比是,那么甲数和丙数的比是  
A. B. C. D.
8.某衣物消毒液的使用说明为:将1瓶盖本品与3升水混合,将衣物浸泡15分钟后再正常洗涤。对说明中的“”错误的理解是  。
A.1份的原液配50份水
B.如果放的原液就要配的水
C.水的体积是原液体积的50倍
D.水与稀释后的液体总体积比为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剪纸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如果同时剪一幅相同的作品,王爷爷用了小时,李爷爷用了45分钟,王爷爷和李爷爷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0.要调制一杯360毫升的奶茶,其中奶与茶的比是,那么应准备   毫升茶。
11.某工厂12月份口罩的生产量与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量之比是,则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量是口罩的   。
12.六年级有400名同学,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则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13.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在太空停留3天;2022年4月,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停留183天后成功返回地面,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神七”和“神十三”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比是   ,比值为   。
14.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5.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5应   。
16.把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   ,这是运用了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7.先将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再求比值。
(1) (2)
(3) (4)
18.化简比与求比值。
(化简比) 吨:750千克(求比值)
四.解答题(共12小题)
19.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现有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面对面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8:7,客车和货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0.学校买来270本图书,把图书总数的分给六年级后,再把剩下的图书按的数量比分给五年级和四年级。六年级、五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分到多少本图书?
21.一批物资第一次运走了36吨,第二次运走了总物资的,剩下的物资与运走的物资的质量比是,这批物资原来共有多少吨?
22.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天行驶了全程的,第二天行驶了450千米,这时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比是,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3.小明用一根192厘米长的铁丝焊了一个长方体框架,已知这个框架的长、宽、高的比是。则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24.工厂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零件个数与未完成的零件个数的比是,如果再加工300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5.小李和小张两人同时录入一份文稿,已知两人的效率比为,完成任务时,小张比小李多录入1100个字,这篇文稿有多少个字?
26.王大爷想给家门口一块周长48米的长方形空地种上蔬菜,这块地长与宽的比为,请你帮王大爷算一下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7.教育部出台了小学生睡眠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王欢是一个六年级学生,她每天睡眠时间与其他时间比是。王欢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否达到要求?
28.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乙车与甲车的速度比是,已知乙车速度是每小时行驶60千米。
(1)甲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9.六年级一班,原来有42个学生,其中男生占,后来又转进女生若干人,这时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转来女生多少人?
30.酸梅汤是夏季防暑去火的上佳饮品。林阿姨多次尝试,发现用60毫升的酸梅原汁和140毫升的水配制的酸梅汤口感最佳。现在林阿姨打算配制3600毫升同样口感的酸梅汤,需要酸梅原汁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果A:B=,那么(A×9):(B×9)=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比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意义及三边长都是自然数,这个三角形的腰为5,底为2,三边之比是5:5:2。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必须是(5+5+2)的倍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是5:5:2
5+5+2=12
12÷12=1,符合题意;
9÷12=,不符合题意;
36÷12=3,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由于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自然数,因此,周长必须是各边比的各项之和的倍数。
3.【分析】根据题意,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就是小长方形面积的3倍,正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小长方形面积刚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就是小长方形面积的3倍,正方形面积是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所以原来大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长方形的面积及比的意义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4.【分析】把折花的工作量看作“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可分别求出奇奇和妙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二人的工作效率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
答:奇奇和妙妙折花的效率之比是。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二人的工作效率。
5.【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分别写出四个选项中的比,然后即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
弟弟高,小明高,弟弟与小明的身高比是;

一袋大米,已经吃了,吃了的大米与剩下的是;
、龟兔赛跑中,乌龟2分钟跑了3米,乌龟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是;

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
6.【分析】把这两辆汽车的速度看作“6”、“5”,行驶的时间为“5”、“4”,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出这两辆汽车所行驶的路程,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
答: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比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7.【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甲、乙两数比的前、后项都3,乙丙两数比的前、后项都乘2,即可求出甲、乙、丙三数的连比,由此可得出甲、丙两数的比。
【解答】解:甲数和乙数的比
乙数和丙数的比
甲数、乙数和丙数的比
由此得出甲数和丙数的比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乙数作为桥梁,关键是把两个比中的乙数化成相同的数,然后求出三数的连比。
8.【分析】是指1份的原液与50份的水混合,即水是原液的50倍,稀释后的液体为。据此即可作出选择。
【解答】解:、是指1份的原液配50份水。原题说法正确;
、,如果放的原液就要配,即。原题说法正确;
、是指水的体积是原液体积的50倍。原题说法正确;
、水与稀释后的液体总体积比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
【点评】关键是弄清中“1”、“50”所表示的意义。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分析】要求王爷爷和李爷爷工作效率比,先把单位化统一,可以把小时换算成36分钟,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写比并化简比求值即可解决。
【解答】解:小时=36分钟
(1÷36):(1÷45)=:=5:4=
答:王爷爷和李爷爷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5:4,比值是。
故答案为:5:4,。
【点评】此题考查写比并化简比及求值,要注意:先把单位化统一后再写比,进而化简比求值。
10.【分析】奶与茶的比是,把奶看作4份,茶看作5份,则奶和茶一共是(份,由此求出1份,进一步求出奶和茶的数量即可。
【解答】解:
(毫升)
(毫升)
答:应准备200毫升茶。
故答案为:200。
【点评】也可以这样想,奶占奶和茶的,茶占奶和茶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
11.【分析】把12月份口罩的生产量平均分成8份,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量占其中的5份,用5除以8求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量占口罩的生产量百分比即可。
【解答】解:
答: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量是口罩的。
故答案为:62.5。
【点评】正确理解比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分析】把六年级总人数平均分成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人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13份(男生)、12份(女生)人数。
【解答】解:
(人
(人
(人
答:男生有208人,女生有192人。
故答案为:208,192。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此题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所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13.【分析】求神七”和“神十三”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比,就是求3与183的比,再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即可。
【解答】解:
答:神七”和“神十三”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比是,比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求两个数的比,其结果要化成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值。
14.【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除外)比值不变;
(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15.【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5应乘4。
故答案为:乘4。
【点评】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由此解答。
【解答】解:把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这是运用了比的基本性质。
故答案为: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比的基本性质。
【点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7.【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除外)比值不变;再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解答】解:(1)
(2)
(3)
(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18.【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解答】解:
吨:750千克
千克:750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四.解答题(共12小题)
19.【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两车的相遇时间就是两车的速度之和。相遇时两车的速度之比就是所行的路程之比。把两车的速度之和平均分成(8+7)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千米,再用乘法分别求出8份、7份各是多少千米,即客车和货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解答】解:450÷3÷(8+7)
=150÷15
=10(千米)
10×8=80(千米)
10×7=70(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
【点评】关键明白:相遇时两车的速度之比就是所行的路程之比,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两边的速度之和,然后再根据按比例分配问题解答。
20.【分析】先把总本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本数乘就是分给六年级的本数;总本数减分给六年级的本数就是分给四、五年级的本数,把分配四、五年级的本数平均分成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本数,即分给四年级的本数,再用乘法即可求出5份的本数,即分给五年级的本数。
【解答】解:六年级:(本
(本
(本
答:六年级分到162本图书,五年级分到90本图书,四年级分到18本图书。
【点评】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分给六年级的本数之后,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分给四、五年级的本数占剩下本数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21.【分析】把这批货物的质量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了36吨,第二次运走了总质量,两次运走总质量了,则36吨占总质量的,根据分数(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36吨除以就是总吨数。
【解答】解:
(吨
答:这批物资原来共有120吨。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进而求出36吨所占的分率(或百分率),再根据分数(或百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2.【分析】把甲、乙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第一天行驶了全程的,第二天行了450千米,已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则450千米占全程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50千米除以进率就是全程。
【解答】解:
(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0千米。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进而求出450千米占全程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3.【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12条棱分3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192厘米除以4就是一组的长度,即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平均分成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长度,再用乘法分别求出5份、3份、4份的长度,即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
【解答】解: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高是16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求出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之和,然后再根据按比例分配问题解答。求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之和后,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各占长、宽、高之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24.【分析】把这批零件的个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再加300个,就是这批零件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300个除以,就是这批零件的个数。
【解答】解:
(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400个。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进而求出300个占这批零件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5.【分析】小李、小张两人的效率比为,即两人完成任务时,所录入的字数之比为。小张比小李多录入1100个字,小张比小李多录入了份,先用除法求每份的数字,再用1份的数字乘份,就是这篇文稿的字数。
【解答】解:
(个
答:这篇文稿有12100个字。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把总字数看作单位“1”,求出二人录入的字数的分率之差,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6.【分析】先计算出长方形菜地长与宽的和,再根据按比分配的一般方法,把长与宽的和平均分成份,分别计算出这样的5份、3份是多少,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米
(米
(米
(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135平方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公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7.【分析】把一天的时间小时)看作单位“1”,她的睡眠时间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一天的时间乘,就是她的睡眠时间,再根据计算结果用10小时进行比较,即可确定王欢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否达到要求。
【解答】解:
(小时)
答:王欢每天的睡眠时间是达到要求。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该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
28.【分析】(1)已知乙车速度和乙车与甲车的速度比,可以计算出甲车的速度;
(2)由(1)可知甲车的速度,且两车相遇时间已知,根据关系式: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代入相应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1)解:设甲车每小时行驶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
(2)
(千米)
答:两城相距900千米。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甲乙两车速度比,求出两车速度和,再运用关系式求出两城距离。
29.【分析】男生人数没变,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原来的人数乘,就是男生人数;又转进女生若干人,这时男生和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男生人数除以,就是此时的总人数,再用此时的总人数减原来的人数,就是转来的女生人数。
【解答】解:
(人
答:转来女生2人。
【点评】关键抓住男生人数没变,看作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再把比转化成分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转来几名女生后的人数。
30.【分析】由信息“60毫升的酸梅原汁和140毫升的水配制酸梅汤,口感最佳”可知,酸梅与水的比是一定的,根据此列出方程解答。设需要酸梅毫升,那么水就有毫升,根据酸梅:水的比一定列出比例即可。
【解答】解:设需要酸梅毫升,那么水就有毫升。
2000
答:需要酸梅原汁毫升1080毫升。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找出酸梅的浓度不变,根据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