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圃(pú) 凹陷(xiàn) B.纬度(wěi) 实验室(shì)C.较大(jiǎo) 俄裔(yì) D.阶段(jié) 华罗庚(huà)2.“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 )。A.骑着马走 B.马在走 C.马在跑 D.骑着马跑3.下列对“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这句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B.这句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这句说把标点符号“?”改成“!”,就能找到真理。4.下列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表现了随着天色渐晚,“我”的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惆怅,表达了“我”伤心、失望的心情。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停地问问题,就一定能发现真理。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日子匆匆而去的焦虑,也表现了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思想。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能歌( )舞 ( )心所欲 天( )海角 无( )于事( )意扬扬 垂头( )气 头晕目( ) 追根求( )(1)找出里面的一对反义词。( )—( )(2)不久,她就感觉_______,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也________。(3)她是艺术学校的毕业生,________,只要你给题目,她都能_______的表演。(4)就算到________,他也要________,找到答案。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要……就…… 如果……就…… 无论……都……(1)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2) (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能发现真理。(3)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地球停止旋转,( )不会产生这种漩涡。7.按要求写句子。(1)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进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提升(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①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jiào jué)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zhuàn zhuǎn)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fú fù)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liáng liàng)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②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③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8.给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9.给第②自然段中的括号内加入恰当的词语,排序正确的是( )。A.发现 创造 发明 成就 B.发现 发明 成就 创造C.发明 发现 创造 成就 D.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10.“见微知著”:微,_____,著,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加点字与奇怪中的怪字意思相同的是 ( )( )。A.怪罪 B.怪异 C.古怪 D.鬼怪12.结合选文第三段内容,按表达顺序用四字词语概括真理的产生的过程。A. B. C. D.(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故事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13.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14.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 )内写上序号。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a“簇拥”的意思是( ) 。A.聚成一团 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C.许多人围着b“盛誉”的意思是(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②“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15.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2.D3.D4.B5.善 随 涯 济 得 丧 眩 源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头晕目眩 无济于事 能歌善舞 随心所欲 天涯海角 追根求源6.无论 都 如果 就 只要 就7.花瓣变红了。 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科学家进行了许多试验。8.jiào zhuàn fù liáng9.A10. 隐约; 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11. B C12.见微知著 不断发问 不断解疑 发现真理13.震动 希望 愿望 传播14. B A B15.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16.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