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一)化学试卷说明:1.满分70分,作答时间65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2.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石墨 C.C60 D.生铁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沉淀 C.吸附 D.过滤4.下列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能燃烧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6.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右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准备: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B.实验现象:a、b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误差分析:若a、b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则可能的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7.2021年中科院突破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技术难题,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丙属于有机物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8.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C7H8O)。下列关于C7H8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7H8O由3种元素组成 B.C7H8O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C.C7H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g D. C7H8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8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的原理是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10.向一定量的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硝酸铜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 Cu(NO3)2 = Cu + Mg(NO3)2B.b点对应的溶液是蓝色的C.取c点的固体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D.d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金属离子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表达正确的是( )A.3个氢氧根离子:30H1-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磷元素:P D.2个硫原子:___________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质量比乙大D.a点属于t2℃时甲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尿素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把铜丝、银丝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C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溶于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14.(6分)《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记载了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内容。(1)《乃粒》讲述了水稻等作物的栽培方法。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种植水稻需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2)《五金》有言“每七分黄金可打成一平方寸的金箔一千片”,体现了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3)《燔石》记载了明矾净水的方法。为检验明矾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中加入_________。(4)《乃服》有言“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丝、麻属于___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鉴别丝绸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15.(6分)“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中国航天人不断刷新航天领域的新高度。(1)北斗指路: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北斗卫星天线金属丝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金_______(填化学式)和钼。(2)嫦娥揽月: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成功着陆地球。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可用于保存月壤。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其中“硅”“铝”“铁”指的是________(填“原子”“离子”或“元素”)。(3)祝融探火: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与镁相比,镁锂合金的硬度更______(填“大”或“小”)。(4)羲和逐日:2021年10月,“羲和号”成功发射,正式开启了令人期待的“探日时代”。发射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C2H8N2 + 2N2O4 = 3N2 + 4X + 2C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6.(6分)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家用燃料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1)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是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煤的大量使用会产生_________、NO2等气体,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3)液化气、煤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安装报警器。天然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具的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5)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氢气作为燃料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7.(5分)胆矾易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制备胆矾(CuSO4·5H2O),其流程如下:(1)实验室进行操作①中的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2)操作②所得的混合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均填离子符号)。(3)操作③能得到胆矾,说明胆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4)经操作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18.(8分)“便携式制氧器”可以为处于缺氧环境或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的人及时提供氧气。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对“便携式制氧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任务一】了解原理:图1为“便携式制氧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甲剂是过碳酸钠(Na2CO4),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乙剂是二氧化锰。甲剂与乙剂在反应舱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剂能加快制取氧气的速率,且反应前后其_______________均不变,属于该反应的催化剂。【任务二】制取氧气:(1)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若在实验室中用甲剂和乙剂制取氧气,可从图2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健康吸氧:“便携式制氧器”反应舱内产生的氧气经过加湿过滤舱后变得更湿润。利用图2中的装置C和D,也可收集到湿润的氧气,其连接顺序是氧气发生装置→___(填序号)。A. a→b→c→d B. b→a→c→d C.c→d→a→b D.d→c→a→b【任务四】拓展延伸:市面上有多种家用制氧机,其中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在加压时将空气中的氮气吸附,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氧气。该制氧机制氧气属于________变化。19.(8分)炸油条时,油条会瞬间变大,掰开后会发现中间有很多孔洞。老师说这是制作油条过程中添加了膨松剂的缘故。【认识膨松剂】复合膨松剂是日常生活中制作发酵面食的常用材料。左下图为某品牌复合膨松剂的标签。【查阅资料】用膨松剂制作油条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食用盐是调味剂,它们均不参加反应。【提出问题】制作油条时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猜想二:磷酸二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猜想三:碳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二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a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后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向c试管中加入少量膨松剂, 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写出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1)制作油条的过程中,在加水揉面与炸的过程中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起到蓬松作用。(2)通过上述实验,你猜想磷酸二氢钠溶液可能显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拓展应用】(1)使用膨松剂宜用热水和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膨松剂的性质可知,保存膨松剂除了要防潮,还要放在___________。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0.(10分)某小型造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了大量碱性污水。环保监测小组的同学对该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了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取5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假定污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硫酸反应)(1)检测污水的pH:小明用_________蘸取废水滴在pH试纸上,片刻后,与____________对比,读出pH=10。。小新在测污水的pH时,不小心润湿了pH试纸,这时测得的污水的pH_______(填“>”“=”或“<”)10。(2)配制9.8%的稀硫酸:将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的过程中,应将__________(填“浓硫酸”或“水”)缓慢加入到另一种物质中,且加入时应用玻璃棒搅拌。(3)计算污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治理措施:造纸厂排放的废水应用酸性物质中和至中性后再排放。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一)答案1.C 2.A 3.A 4.D 5.B 6.C 7.A 8.A 9.B 10.B11.C 2S 12.B 不饱和 13.A 取样,加热,看是否熔化14.(6分)(1)糖类(1分)复合肥(1分)(2)延展(1分)(3)肥皂水(1分)(4)天然纤维(1分)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1分)15.(6分)(1)Au(1分)(2)不活泼(1分)元素(1分)(3)金属(1分)大(1分)(4)H2O(1分)16.(6分)(1)增大木材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1分)(2)不可再生(1分) SO2(或二氧化硫)(1分)(3)分子间有间隔(1分)(4)上方(1分)(5)无污染(1分)17.(5分)(1)引流(1分)(2)Cu2+(1分) H+(1分)(3)增大(1分)(4)胆矾易溶于水(1分)18.(8分)【任务-】Na2CO4 + H2O = Na2CO3 + H2O2(2分)质量和化学性质(1分)【任务二】(1)试管(1分)(2)B(1分)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即为氧气(1分)【任务三】C(1分)【任务四】物理(1分)19.(8分)【作出猜想】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1分)【进行实验】少量水(1分) 试管b、d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1分)CO2 + Ca(OH)2 = CaCO3↓ + H2O(2分)【得出结论】(2)酸(1分)【拓展应用】(1)温度升高,能加快碳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的反应速率(1分)(2)阴凉处(1分)20.(10分)(1)玻璃棒(1分) 标准比色卡(1分)<(1分)(2)浓硫酸(1分)(3)解:设50g污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0 ······(1分)80 98X 20gx9.8% ······(1分)······(1分)X=1.6g ······(1分)污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分)答:污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2%。(设、答完整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