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九年级诊断性检测试题
语文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荤菜(hūn) 广袤(mào) 根深蒂固(dì)
B.伶俐(líng) 阔绰(chuò) 栩栩如生(xǔ)
C.驾驭(yù) 瘦削(xiāo) 顿开茅塞(sè)
D.拘泥(nì) 劝诫(jiè) 彬彬有礼(bī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B.如智力不集中,可令其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灌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C.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一切旧说,那么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D.非常世界,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力儿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春节期间,四川博物院举行了“回望东坡”主题文物展。展厅内各种摩肩接踵的展品,是一生颠沛流离的苏轼留给世人的珍贵文化遗产:一幅幅精湛的书画真迹,令人叹为观止;一篇篇激昂的诗文,让人心中豪情油然而生……
A.摩肩接踵 B.颠沛流离 C.叹为观止 D.油然而生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们热议教育公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
B.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著作,对我们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非常大的影响。
C.电影《流浪地球》的主要观众对象是为青少年拍摄的一部中国科幻作品。
D成都兔年春花展以“家园”为主题,意在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第5~8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出师表》)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急存亡之秋 秋:秋天 B.引喻失义 喻:譬喻
C.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D.今齐地方千里 方:方圆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计日而待 B.以塞忠谏之路 不以物喜
C.臣之妾畏臣 山水之乐 D.皆以美于徐公 受地于先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A.(我们)应诚实地扩大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
B.(陛下)应诚实地扩大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失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
C.(我们)确实应该扩大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失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
D.(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听闻,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皆写朝臣进言。甲文劝谏刘禅要广开言路,乙文指出齐王受到蒙蔽。
B.两文形象鲜明。甲文凸显诸葛亮的宁静淡泊,乙文表现邹忌的智慧忠诚。
C.两文说理有方。甲文从正反两面加以阐述,乙文以切身的体验类比论说。
D.两文语言精当。甲文以“疲弊”写形势危急,乙文以“善”写君主善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锦帽貂裘,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请在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答: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过年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除夕的阖家聚餐。从腊月开始,每家陆陆续续做香肠、熏腊肉、炸酥肉、蒸烧白……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最高厨艺,烹制出一桌丰盛的菜品,或麻辣鲜香,或酸甜爽口,或软糯馥郁,让家人大饱口福。
作为辞旧迎新的年夜饭鸡鸭鱼通常是有的,尤其少不了鱼,因为鱼谐音“余”,象征着年年有余。此外,饺子象征龙宝得财运,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就连一些普通食材都被临时赋予各种文化美名,譬如黄豆芽叫“如意莱”,黑木耳叫“乌金碗”,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如今,年夜饭仍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新食尚”。年夜饭为何能这样长盛不衰呢?除了它本身自带的“磁性”,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
昔日需要全家总动员才能做好的年夜饭,如今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享用。有人用微信小程序预约代厨上门做菜,有人在美团点一桌年夜饭送到家。今年春节的年夜饭更是持续走“新”,各大电商平台又推出高品质的预制菜,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一来,年轻人更愿意亲近传统节日,“年夜饭”不再是“年夜烦”。
而且对于中国人,年夜饭早已超出“吃”的范围。一进入腊月,每个家庭都会自动切换到过年模式。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精神仪式。它是祭祀先祖的习俗,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最内核的向心力,是被铭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记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使年夜饭成为华夏大地上一道永恒的风景。
(摘自四川新闻网等,有删改)
10.年夜饭为何能长盛不衰呢?请结合两文内容,概括咋答。(4分)
答:______
11.下面这首清代诗人筱廷的《成都年景竹枝词》,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作为开头?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3分)
一餐年饭送残年,腊味鲜乔杂几筵,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合团圆。
答:______
12.甲乙两文同写年夜饭,如果要给它们拟一个共同的标题,下面哪一项更适合?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3分)
A.舌尖上的美味 B.舌尖上的文化 C.舌尖上的历史
答:______
五、作文(共60分)
13.《现代汉语词典》对“味”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味道,如“滋味”;②体会,如“品味”;③表示情趣意味,如“情味”。
请从上面三个加点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①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选自《全宋词》)
[注]①入淮清洛:清碧的洛涧流入淮河。②午盏:指午茶。③琴茸:蓼菜嫩芽。
1.本词中的“清欢”是一种情趣。词人用了哪两幅画面来表现这种情趣?请结合全词,概括作答。(2分)
答:______
2.本词中的“清欢”也是一种心境。下面哪一个选项中所体现的心境与之最接近?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王维《竹里馆》 B.赵师秀《约客》 C.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清]李渔
汤即奠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者,虑人古雅其名,而郑重其实,似专为宴客而设,然不知羹之为物,与饭相俱者也。有饭即应有羹,无羹则饭不能下。设羹以下饭,乃图省俭之法,非尚奢靡之法也。
古人饮酒,即有下酒之物,食饭,即有下饭之物。“下饭”二字,人谓指肴馔而言,予曰不然。肴馔乃滞饭之具,非下饭之具也。食饭之人见美馍,匕箸迟疑而不下,非滞饭之具而何?
饭犹舟也,羹犹水也;舟之在滩,非水不下,与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其势一也。且养生之法,食贵能消;饭得奠而即消,其理易见。
故善养生者,吃饭不可无羹;善作家者,宴客为省馔计,亦不可无羹。即客而欲其果腹始去,一馔不留者,亦不可无羹。何也?羹能下饭,亦能下馍故也。吴越①张筵,每馔必注以汤,大得此法。吾谓家常自膳,亦莫妙于此。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有汤下饭,即小菜不设,亦可使哺啜如流;无汤下饭,即美味盈前,亦有时食不下咽。
予一赤贫之士而养半百口之家,有饥时者,遵是道也。
(选自《闲情偶寄》,有删节)
[注]①吴越:古国名,现指浙江、江苏一带。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A.汤即羹之别名也 别:另外的 B.肴馔乃滞饭之具 滞:使……积留
C.食饭之人见美馔 食:同“饲”,喂 D.而欲其果腹始去 果:吃饱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不曰羹者,虑人古雅其名,而郑重其实。(3分)
译文:______
(2)善作家者,宴客为省馔计,亦不可无羹。(3分)
译文:______
5.作者认为以汤“下饭”有何益处?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4分)
答:_____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下面在内容上与之关联最紧密的是哪两项?(2分)
A.观音慈善缚红孩 B.尸魔三戏唐三藏 C.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答:______
7.某同学读完《昆虫记》后,根据书中昆虫特性制作了下面的“昆虫档案”目录,请你根据阅读体验,将备选昆虫填入相应位置。(2分)
目录 ●建筑达人……① ●模范父亲……② ●服装大师……③ ●冷酷猎手……④
备选昆虫:蝈蝈 蟋蟀 被管虫 西西弗斯
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伟大的厨子李娟
李娟
①家里难得吃一次包子,但每次卡西都会切一大堆触目惊心的肥肉块进去,块块都手指头大小。之前瘦肉上沾了一点点隐隐约约的肥肉丝儿,我都会仔细扯掉才入口。但是,托卡西的福,这个毛病总算改过来了,也不知是喜还是忧。物质生活一旦简单了,身边的一切也会铅华洗尽。于是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肥肉嘛,退一万步讲,终归不是毒药。
②也许与体质及生活习惯有关,之前的我几乎从不喝水,除非剧烈活动后渴得嗓子冒烟才喝。作为补充,则一日三餐,顿顿稀饭,一年喝到头也不腻烦。不喜面食,不好消化,多吃一口都会顶得难受。
③但来到山里牧场,情况全面逆转,每天一次的正餐几乎只有面食,此外只有水和干馕可充饥。奇怪的是,如此急转直下的生活巨变,却也并没有导致什么严重后果。看来人到底是坚强的,只是表现坚强的机会太少。
④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面矮桌一把菜刀加一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为之默默认同。家里人更是赞不绝口,只要是李娟做的,无论是什么都吃得极卖力,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津津有味。
⑤为什么呢?因为我有爱。
⑥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地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出其不意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叫了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禾烧啊烧啊。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任我像掐花一样把它掐成条儿,捏成片儿。水开了,满锅沸腾,争先恐后地摇着手。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了,汤饭如______一般呈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⑦哎!作为众望所归的大师傅,如此澎湃的热情,却只能做饭给三个人吃,连扎克拜妈妈她们都觉得可惜。于是大家一有机会就帮我传播美名。从此之后,每当附近的邻居要进行大型劳动,大家都会邀请我前去炒菜。
⑧然而在人多的地方表现,我多少会有些心虚,于是饭菜准备得很是狼狈。十几个人的分量堆在一口锅里,搅都搅不动。满锅杂碎横眉冷对我一人。奋力铲三下,也不肯翻一次身。对付犯犟的菜,我唯一的办法只有以暴制暴,大火猛炖,不管三七二十一,煮你个滚烂再说。到最后,满锅出现的是蔫巴的残花。
⑨可是,大家还是吃得高高兴兴。对于我的自责,大家都莫名其妙。看来,食物这东西,只要对它有爱,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⑩我要赞美食物!我要站到最高的山顶,冲着整个山野大声地赞美!谢天谢地,幸亏我们的生命是由食物这样美妙的事物来维持的。如果是其他途径,将会丧失多么巨大深沉的欢乐和温暖啊!
谢谢固体酱油,它是凝固的。要不然它就会洒得到处都是,要不然我们动荡的游牧生活将会失去一抹颜色和一缕成香。
谢谢盐,它是威的。没有盐,茶水喝起来轻浮虚弱、怯声怯气。有了盐,茶水才实实在在地厚重起来,才有了“食物”的质地,才能作为可充饥之物,坚实地顶在肠胃里。
谢谢天气,它是寒冷的。它令肚子饿得飞快,令食欲旺盛,令味觉警敏,令最平凡的食物都能带来世上最感人肺腑的享受。
(选自《深山夏牧场》,有删改)
8.作者自称“伟大的厨子”,这“伟大”之处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作答。(4分)
答:______
9.文章前三段写了自己饮食习惯的变化,与题目关联不大,作者为何写这些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
10.请结合语境,将文章第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
11.文末用三个段落表达谢意,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饮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下面是一组“小说中的饮食”材料,请概括出饮食在文学作品中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篇名 与饮食相关的内容 功能
《变色龙》 小说开篇以“巡警端着满筐没收来的醋栗。商店饭馆无精打采地敞着,跟饥饿的嘴巴一样”勾勒出当时社会经济萧条的景象。 ①
《水浒传》 梁山故事大多与酒相关,鲁达贪酒破戒,吴用借酒设计,武松乘酒行侠……最终一杯毒酒,结束了水泊梁山的故事。 ②
《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贺礼由“一副猪大肠”变成“七八斤肉”,邻居由旁观到送米,变化中尽显炎凉世态饱含辛缺讽刺。 ③
《红楼梦》 小说通过叙写刘姥姥在宴会上吃鸽子蛋闹笑话的事件,让质朴善良、幽默风趣的刘姥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④
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下面关于“饮食和文学”的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4分)
①在文人墨客的妙笔下,饮食和文学被融合在一起,成为独特文化。
②从《诗经》《楚辞》中的美酒佳肴,到唐诗宋词之中的珍馐美馔。
③饮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④《水浒传》《红楼梦》中的盛世华宴,皆体现着饮食与文学的关联。
答:□□□□
(3)诗文中的许多食物令人回味无穷。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项,参照示例,写出恰当的句子,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4分)
①B卷诗歌《浣溪沙》 ②鲁迅《社戏》 ③汪曾祺《昆明的雨》
示例一《老王》:小小的鸡蛋,浓浓的情意,深深的愧怍。
示例二《孔乙已》:一碟茴香豆,半世委苦情。
选择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
武侯区2023年九年级诊断性检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C(“削”应读为“xuē”)
2.C(A项“成人”应为“成仁”,B项“全神灌注”应为“全神贯注”,D项“权力”应为“权利”)
3.A(摩肩接踵: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用在此处对象不符)
4.B(A项“热议教育公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缺宾语中心语;C项的“主要观众对象是……”与“……的作品”句式杂糅;D项“增强”与“愿景”搭配不当)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A(秋:时候)
6.C(“之”均为助词,可译为“的”。A项“而”均为连词,前“而”表转折,译为“却”;后“而”表修饰,可不译。B项前“以”为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于”;后“以”为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D项“于”均为介词,前“于”表比较,可译为“比”;后“于”表处所,可译为“从”)
7.D(主语补充为“陛下”,“诚”应译为“确实”,“遗”应译为“遗留”。A项主语补充、“诚”翻译错误;B项“诚”“遗”翻译错误;C项主语补充、“遗”翻译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6分)(1)(2分)①月是故乡明②先天下之忧而忧⑧千骑卷平冈
(2)(4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通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敞棋子落灯花。
许分标准:每空1分(标题不计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计分。共6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4分)①菜品丰盛美味;②寓意关好;③电商平台助力;④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1.(3分)适合放入甲文,这首诗描写了年夜饭的丰盛和团圆的喜庆,不仅与甲文的内容一致,还能自然引出对年夜饭的介绍。
评分标准:判断正确,1分;分析恰当,2分。共3分。语意相近即可。
如果选乙文,判断不得分。如果答出“引出话题年夜饭”,最高得1分。语意相近即可。
12.(3分)选B。甲文介绍了年夜饭本身的文化价值;乙文介绍了社会对年夜饭文化的传承。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1分理由恰当,2分。共3分。语意相近即可。
五、作文(共60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2分)①山野清景;②野餐鲜美。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选A.词中的“清欢”是一种恬淡旷达的心境,《竹里馆》中的王维心境淡泊闲适,与“清欢”最为接近。(也可从排除B、C两项的角度作答)
评分标准:判断正确,1分;分析恰当,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3.(2分)C(食:吃)
4.(6分)(1)(3分)(我)不称羹的缘故,是担忧人们认为其名称古雅,就过分看重它的实际内容。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2分;“虑”翻译正确,1分。共3分。
(2)(3分)善于持家的人,宴请客人要为节省菜考虑的话,不能没有汤。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2分;“计”翻译正确,1分。共3分。
5.(4分)①宜养家。作者认为准备汤羹是省俭饭菜的方法,可以节约家庭开支。②宜养生。作者认为吃饭喝汤可以助消化,对身体有益。
评分标准:每点2分(观点正确,1分;分析正确,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汤是羹另外的名字,称为羹这名字,近于雅致而古朴。(我)不称羹的缘故,是担忧人们认为其名称古雅,就过分看重它的实际内容,好像是专门为了宴请宾客而准备的。却不知道羹这种食物,是与饭一起出现的,有饭就该有羹,无羹就吃不下饭。备羹来下饭,是为了节俭的办法,不是推崇奢侈浪费的做法。
古人喝酒,就有下酒菜,吃饭就有下饭的汤菜。“下饭”两个字,有人认为是专指鱼肉等食物而言,我说不是这样。鱼肉等食物是使饭积留的东西,不是下饭的东西。吃饭的人看到美味菜肴,筷子迟疑不下,这不是使饭积留又是什么呢?
饭像船,汤像水,船在沙滩上,没有水力就不能下滩,这和饭在喉间没有汤就咽不下去的情况是一样。而且按照养生的道理,吃饭贵在能消化。饭借助于汤就容易消化,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吃饭不能没有汤;善于持家的人,宴请客人要为省菜考虑的话,也不能没有历;宴请客人时希望客人吃饱才离开,又不剩下菜,也不能没有汤。为什么呢? (因为)汤能下饭也能下莱的缘故。吴越一带的人们准备宴席,每份饭菜都有汤,就是深得此法。我认为平常自家做饭,也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了。宁可吃饭没有鱼肉,也不能吃饭没有汤。有汤下饭就算没有小菜,吃起来也很畅快:没有汤下饭,就算有很多美味堆在面前,有时也会食不下咽。
我这样一个贫穷的人,而能养活半百口人的家庭,在饥饿的时候,就是遵循了这个方法。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2分)A C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每项1分,共2分。
7.(2分)①蟋蟀;②西西弗斯:③被管虫:④蝈蝈
评分标准:填写正确,每空0.5分,共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8.(4分)①我做饭时投入的无限乐趣;②吃饭人对我所做食物的高度认同;③从食物中感受到的生命中巨大深沉的欢乐与温暖;④乡野生活中造就的乐观品质。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9.(4分)①饮食习惯的变化,也是对牧场艰苦生活的介绍,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表现出我对艰苦生活的逐渐适应,这与我在简陋的厨房里享受做饭的快乐共同体现我的坚强;③从吃饭到做饭,引出下文做饭的经历和感受。
评分标准:第①和第③点各1分,第②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0.(4分)示例:鲜花怒放。赏析:把“汤饭沸腾的状态”比作“鲜花怒放的样子”,形象地表达喜悦之情,与前文“掐花”相呼应,前后一体。
评分标准:补写合理,1分,赏析恰当,3分。共4分。
11.(6分)①借对酱油、盐的感谢,强调对平凡食物的感恩;借对天气的感谢,凸显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心态。②照应上段对食物的赞美,并使赞美之情更具体;③连用三个段,形成排比,使文章感情达到高潮。
评分标准:第①点3分,第②点2分,第③点1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12分)
(1)(4分)①展现时代背景;②推动情节发展;⑧凸显作品主题;④塑造人物形象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2)(4分)③②④①
评分标准:正确排列一空1分,共4分。
(3)(4分)示例:
《浣溪沙》:山药野蔌伴午盏,清欢滋味在人间。
《社戏》:钓的是虾,煮的是豆,品的是情。
《昆明的雨》:野店一杯酒,别后半生情。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