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1 创建表格与数值计算 第二课时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活动1 创建表格与数值计算 第二课时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七( )班成绩表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生物 地理 物理 总分 平均分
李桐欣 93 100 96 97 93 94 95
张雨晴 98 85 79 98 90 96 88
李柳荫 89 90 99 93 89 96 98
张 晨 88 82 96 89 91 98 97
李建新 93 89 87 90 90 92 91
朱 丽 92 95 78 85 87 98 92
张文郁 70 100 82 90 88 93 84
林宇萌 96 81 90 89 89 89 85
杨慕紫 88 95 81 95 92 93 89
最高分
学科平均分填充序号 填充奇数 填充偶数 填充1-1000 自动填充序号(共28张PPT)
Excel 在公式中运用函数
利用公式计算总分列的值。
一、温故知新
例:=B3+C3+D3+E3+F3+G3
公式的格式:= +表达式
表达式可以包含运算符、常数、单元格地址、函数等。
在每个函数的开头应使用什么符号?
A、 +
B、 #
C、 (
D、 =
想一想
1、函数的概念?
函数可以看做预先定义好的计算式,需要时可以直接调用。对于数据量较大的表格,合理的调用函数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
如要计算B3~G3单元格的所有数值之和,利用求和函数,只需输入“=SUM(B3:G3)”
2、函数的参数
被执行的数据即括号中的数据等称为函数的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字、文本、单元格地址等
二、EXCEL函数
3、函数的格式:
=函数名( [参数1], [参数2], … )
二、EXCEL函数
=SUM(A6,B5,E9)
参数,各参数用逗号(英文)分隔
等号
函数名称
4、函数使用要点
(1)函数必须要有函数名;
(2)函数名后面必须有一对括号;
(3)参数可以是数值、单元格引用、字符、公式、函数等。
(4)各参数间用逗号分隔,函数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必须是英文的标点。
二、EXCEL函数
三、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
1、开始菜单;
2、求和按钮;
1、求和:SUM函数
功能:计算一组选定数据的算术和
四、常用函数
例1:计算七年级三班成绩表中每位同学的总分。
在J3单元格中输入:=SUM(B3:I3)
2、求平均数:AVERAGE函数
功能:计算一组选定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四、常用函数
例2:计算七年级三班成绩表中各科平均分。
在K23中输入:=AVERAGE(B3:I3)
3、MAX、MIN函数
功能:返回选中数据的最大、最小值
四、常用函数
例3、4:计算七年级三班成绩表中各科最高分、最低分行。
在B24中输入:=MAX(B3:B23)
在B25中输入:=MIX(B3:B23)
4、IF函数
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判断显示的结果
四、常用函数
例5:判断七年级三班成绩表中评价列。
在相应单元格中输入:=IF(J3>=650,”优秀”,”良好”)
用函数计算桌面上七()班成绩表的总分和平均分;
运用最大值函数,找出成绩表中各科成绩的最高分;
动手实践
你们可能会遇见的问题
创建公式时最常见的一些错误包括:
1.在公式的开头忘记输入等号 =。
2.在等号 =前面插入了一个空格。
3.记忆不准确,选错函数名
4.选择了错误的数据范围。
电子表格中的一些常见错误
1、函数的概念、组成
2、函数的使用方法:插入菜单;编辑栏中的FX按钮;工具栏常用的几个按钮;直接输入
3、常用函数解读
(1)SUM( ) (2)AVERAGE( )
(3)MAX( ) (4)MIN( )
(5)IF( )
四、知识总结
二、使用填充柄
选定一个或者多个单元格后,选定区域的右下角会显示一个小点,通常把它叫作填充柄。灵活运用填充柄,可以提高输入、计算、处理数据的效率。
01
认识填充柄
>>
02
填充柄的使用方法
复制填充
将之前输入的内容完全复制下来
序列填充
将有一定规律的内容按此规律继续填充,如果单元格里的内容是公式,拖动填充柄时,可以在所经过的单元格中输入具有相同运算规律的公式。
自定义序列填充
用户可以自定义某些序列,使填充柄按照你规定的序列进行填充。
01
填充柄的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突破难点
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四个展示操作,自主学习:填充序号、填充奇偶数、快速填充1-1000、自动更改序号等内容。
填充序号
自动填充序号
填充奇偶数
填充1-1000
动手实践1
完成桌面上的填充练习表,填充序号、自动填充序号、填充奇偶数、快速填充1-1000。
填充柄不仅可以竖向填充,还可以横向填充,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视频。
动手实践2
计算桌面上七()班成绩表的学科平均分。可以利用填充柄完成。
课堂总结,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