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纽扣琵琶结(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式纽扣琵琶结(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式纽扣--琵琶盘扣
旗袍是中国及世界华人女性传统服饰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在旗袍的设计中,其纽扣的设计最能体现中国固有的东方魅力。你喜欢中国的传统服饰吗?喜欢其中的中式盘扣设计吗?你能用中国结线把它编织出来吗?
图1 中式旗袍 图2 中式纽扣 图3 琵琶盘扣
一、劳动规划
琵琶盘扣是纽扣结与琵琶结组合编织而成的一种中式纽扣,常用于服饰中,纽扣结在前面的教学中已有学习,本课学习的主要结型是琵琶结,重点是将纽扣结与琵琶结组合制成琵琶盘扣。通过制作琵琶盘扣,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服饰,感受服饰中盘扣的独特魅力。琵琶盘扣编织过程包:复习纽扣结的编制方法、学习琵琶结的相关文化知识、学习琵琶结的编制方法、尝试将纽扣结与琵琶结进行组合编制成琵琶盘扣。
二、工具与材料
(一) 工具
剪刀 卷尺 打火机
图4 制作琵琶盘扣工具
金手指: 打火机可用于处理线头与线尾处,防止中国结线分股散开。也可将两根线进行粘连,便于作品创作。使用打火机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防止烫伤自己或他人,使用期间要将火机的档调到最小,对准线头燃烧3秒后即可。
图5打火机处理尾线
图6 打火机接线
(二)材料
材料类型 材料名称 材料数量
主料 中国结线 2根
辅料 针线包 1个
表1 制作琵琶盘扣材料
链链看: 固定琵琶结的稳定可以使用胶枪粘、手工缝制等方法。由于中国结线质地较软,在编织的过程中,通常以抽拉的方式来塑型所以容易松散,编织好的琵琶盘扣,要对其进行固定以防止整个结体散落。
胶枪 手工缝制
图7 定型方法
链链看:
固定琵琶结的稳定可以使用胶枪粘、手工缝制等方法。由于中国结线质地较软,在编织的过程中,通常以抽拉的方式来塑型所以容易松散,编织好的琵琶盘扣,要对其进行固定以防止整个结体散落。
胶枪 手工缝制
图7 定型方法
三、劳动实践
(一)复习纽扣结的编法
步骤1:剪一条80cm的中国结线,在线的正中的位置编一个纽扣结。
步骤2:抽拉最上方耳翼的时候,要放一根线在里面,再进行抽拉以免将线抽散。
步骤3:塑型时要保证整个结体均匀饱满。
图8 纽扣结编织图
金手指: 编织纽扣结体紧实漂亮,在编织前要控制好左右两边余线的均匀。便于后面结型的编织。
(二)学习琵琶结
步骤1:认识琵琶结,看图说出琵琶结的外形特点。
步骤2:看图说出琵琶结绕线时的规律。
步骤3:剪一条80cm的中国结线。
步骤4:看图尝试编织琵琶结。
图9 琵琶结编织图解
图9 琵琶结编织图解
重安全: 注意在使用剪刀时,剪刀尖不要对着自己和他人,使用后要及时将剪刀放到书箱或收纳整里。
(三)制作琵琶盘扣
步骤1:将编好的纽扣琵琶结备用。
步骤2:取一条60cm的中国结线,预留一个能套住纽扣结大小的环,用针线将其固定。
步骤3:编织的过程中要保证两个琵琶结的圈数相同,大小一致。
图10 编第二个琵琶结
图10 左右琵琶结圈数、大小一致
图10 编第二个琵琶结
图10 左右琵琶结圈数、大小一致
四、劳动感悟
(一)同学们根据编织琵琶盘扣的情况的劳动实践情况,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画“☆”(很好:☆☆☆,好:☆☆,还需努力:☆)完成自评,并邀请老师或家长根据评价标准参与评价
劳动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他评
纽扣结 操作规范、结体饱满
琵琶结 操作规范、绕线有规律
琵琶盘扣 均匀对称
工具操作 安全、有序
工具整理 工具归位,台面整洁
(二)中式纽扣的样式很多,制作材质也十分丰富,但编法都与中国结的编织技法密不可分,同学们可以尝试将纽扣结与其他结型组合编织中式盘扣,也可将中国结的编织技法沿用到其他不同材质的物品中,进行创新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