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甘教版八上信息科技 2.2 走进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 走进程序设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上教材分析 教材以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觉践行信息社会责任为理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逐步掌握信息科技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高创新能力,夯实信息社会责任,发挥信息科技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为数字强国培养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2、计算思维:对于给定的任务,能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实施步骤,使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简单描述实施过程,通过编程验证该过程。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要,有效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4、信息社会责任:强自我判断意识和责任感,遵循信息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重点 1、了解程序的结构;2、掌握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编写的程序。难点 1、掌握流程图的描述算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程序是由语句组成的,执行程序就是按特定的次序执行程序中的语句。程序语句包括输入输出语句、控制语句等。控制语句通过对程序流程的控制,实现程序的执行顺序,决定了程序的结构。播放短片引出今天教学内容走进程序设计。 观看视频思考:计算机程序是如何完成运行工作的?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结构和流程图的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 一、顺序结构1、APP是手机软件,主要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使手机完善其功能。2、常用的APP:(1)订票系统;(2)购物网站;(3)聊天交流;(4)地图导航;(5)支付软件。3、顺序结构是指程序中的语句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4、算法描述:步骤1:执行语句1;步骤2:执行语句2。5、顺序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练一练已知公式C=2πr可以求圆的周长,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步骤1:输入圆的半径;步骤2:计算圆的周长;步骤3:输出圆的周长。二、选择结构1、选择结构也叫分支结构是指程序中先进行条件判断,再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下一步程序。2、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条件;步骤2:成立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步骤3;步骤3:执行语句2。练一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输出其中较大的数,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步骤1:输入两个数;步骤2:比较两个数;步骤3:如果第一个数大,输出第一个数,否则输出第二个数。三、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程序中某些语句在条件控制中,重复执行的结构。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条件;步骤2:成立执行语句1;步骤3:继续判断,成立执行步骤2;步骤4:条件不成立执行语句2。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在指令式语言中,变量通常是可变的。常量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不会被程序修改的量。练一练计算1+2+3+4+5的值,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5;步骤2:如果条件成立,则计算s的值为s+1,i 的值为i+1;步骤3:继续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5,成立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输出s的值。四、用流程图描述公交车刷卡的算法步骤1:公交车单程票价1元,公交卡刷卡;步骤2:判断公交卡余额;步骤3:如果大于等于5元,则扣除1元并提示“欢迎乘车”,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如果大于1 元但少于5元,扣除1元并提示“请充值”,否则执行步骤5;步骤5:刷卡时少于1元提示“请购票”。多分支结构是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语句块运行的一种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需要判断多个条件,根据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是否执行当前语句块。多分支结构的应用:(1)根据道路情况呈现不同的预警颜色。(2)筛选大小不一的物品。空气质量指数是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占比,将监测的空气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它将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分级表示,适合用于表述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练一练1、用流程图表示空气质量指数,实现以下功能:输入空气质量指数,输出户外活动建议。2、用流程图表示“找出a、b、c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算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思考解决问题的流程是什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完成课堂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布置作业 1、用流程图表示“100以内奇数和”的算法。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算法实例,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方法,认识了常用的流程图图形及其用法;通过实例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即分析问题、确定算法、设计程序的过程;认识了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并学习了用流程图表示这三种基本结构。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 一、顺序结构1、顺序结构的概念2、顺序结构的算法描述3、顺序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二、分支结构1、分支结构的概念2、分支结构的算法描述3、分支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三、循环结构1、循环结构的概念2、循环结构的算法描述3、循环结构的流程图描述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2.2 走进程序设计甘肃教育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程序的结构;2、掌握流程图的描述算法;3、掌握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编写的程序。新知导入新知导入程序是由语句组成的,执行程序就是按特定的次序执行程序中的语句。程序语句包括输入输出语句、控制语句等。控制语句通过对程序流程的控制,实现程序的执行顺序,决定了程序的结构。2.2.1 顺序结构新知讲解电子产品日益增多,应用程序层出不穷,手机上各种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如订票系统、购物网站等,都是功能强大、内容复杂的程序。新知讲解常用的APP:(1)订票系统;(2)购物网站;(3)聊天交流;(4)地图导航;(5)支付软件。新知讲解这些APP功能强大,程序复杂,但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只有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新知讲解顺序结构是指程序中的语句从上到下依次执行,直至结束。算法描述:步骤1:执行语句1;步骤2:执行语句2。练一练已知公式C=2πr可以求圆的周长,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步骤1:输入圆的半径;步骤2:计算圆的周长;步骤3:输出圆的周长。开始输入圆的半径r值C 2*π*r输出圆的周长C结束2.2.2 选择结构新知讲解选择结构也叫分支结构是指程序中先进行条件判断,再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下一步程序。判断条件语句1语句2是否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条件;步骤2:成立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步骤3;步骤3:执行语句2。练一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输出其中较大的数,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步骤1:输入两个数;步骤2:比较两个数;步骤3:如果第一个数大,输出第一个数,否则输出第二个数。开始输入A、B的值输出A结束A>B?输出B是否2.2.3 循环结构新知讲解循环结构是指程序中某些语句在条件控制中,重复执行的结构。判断条件语句1语句2是否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条件;步骤2:成立执行语句1;步骤3:继续判断,成立执行步骤2;步骤4:条件不成立执行语句2。新知讲解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在指令式语言中,变量通常是可变的。新知讲解常量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不会被程序修改的量。练一练计算1+2+3+4+5的值,写出算法描述,并画出流程图。算法描述:步骤1: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5;步骤2:如果条件成立,则计算s的值为s+1,i 的值为i+1;步骤3:继续判断i的值是否小于等于5,成立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输出s的值。练一练开始输入i、s的值结束i<=5?输出s的值是否s s+ii i+12.2.4 用流程图描述公交车刷卡的算法新知讲解步骤1:公交车单程票价1元,公交卡刷卡;步骤2:判断公交卡余额;步骤3:如果大于等于5元,则扣除1元并提示“欢迎乘车”,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如果大于1 元但少于5元,扣除1元并提示“请充值”,否则执行步骤5;步骤5:刷卡时少于1元提示“请购票”。新知讲解公交卡刷卡算法流程图新知讲解多分支结构是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语句块运行的一种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需要判断多个条件,根据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成立来决定是否执行当前语句块。多分支结构的应用:(1)根据道路情况呈现不同的预警颜色。(2)筛选大小不一的物品。拓展知识判断条件1语句1是否判断条件2语句2判断条件3语句3判断条件n语句n是是是否否拓展知识空气质量指数是根据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占比,将监测的空气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它将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分级表示,适合用于表述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练一练用流程图表示空气质量指数,实现以下功能:输入空气质量指数,输出户外活动建议。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类别 户外活动建议0-50 一级 优 正常活动51-100 二级 良 敏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101-150 三级 轻度污染 适量减少户外活动151-200 四级 中度污染 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201-300 五级 重度污染 减少户外活动>300 六级 严重污染 避免户外活动拓展知识S>50否是S<100S>150S>300是否是否……正常活动质量指数s敏感人减少活动适量减少活动避免户外运动练一练用流程图表示“找出a、b、c三个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算法。最大值最小值课堂总结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算法实例,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方法,认识了常用的流程图图形及其用法;通过实例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即分析问题、确定算法、设计程序的过程;认识了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并学习了用流程图表示这三种基本结构。板书设计走进程序设计一、顺序结构1、顺序结构的概念2、顺序结构的算法描述3、顺序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二、分支结构1、分支结构的概念2、分支结构的算法描述3、分支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三、循环结构1、循环结构的概念2、循环结构的算法描述3、循环结构的流程图描述作业:1、用流程图表示“100以内奇数和”的算法。布置作业用流程图表示“100以内奇数和”的算法。布置作业1、算法是( )。2、请画出流程图中表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符号。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数据处理框布置作业1、该流程图是哪种结构?2、该算法实现的功能是什么?3、输入m=24,n=18,则最终m的值是多少?答:1、循环结构。2、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3、最终m=6。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甘教版信息技术八上 2.2 走进程序设计 教案.doc 【甘教版】信息技术八上 2.2 走进程序设计 课件.pptx 什么是计算机程序.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