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能通过实验或实例,认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转化有关的现象。(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科学思维:认识机械能及其转化。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知道人类如何利用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力学问题的意识。(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水磨、水碓等机械。导学重点: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导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应用。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能、 势能和 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空中飞行的篮球动能为10J,重力势能为5J,机械能为 J。2. 物体下落, 能转化为 能;物体上升, 能转化为 能。只有 能和 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 的。3. 流动的水和风是具有大量 能的天然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 能和 能了。修筑拦河坝,提高上游 ,增加水的 势能。课堂导学(一)机械能及其转化1. 能、 势能和 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空中飞行的篮球动能为10J,重力势能为5J,机械能为 J。2. 滚摆上升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 ,动能越来越 , 能转化为 能。滚摆下降时,它的动能越来越 ,重力势能越来越 , 能转化为 能。3. 物体下落, 能转化为 能;物体上升, 能转化为 能。只有 能和 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 的。4. 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 能最大,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能减小、动能 ,速度也 。当卫星在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 ,动能 ,速度也 。(二)水能和风能的利用5. 流动的水和风是具有大量 能的天然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 能和 能了。修筑拦河坝,提高上游 ,增加水的 势能。6.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水能了。水碓利用流水的 能转化为水轮的 能,传给水碓做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B. 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C. 飞行的飞机既有动能,又有势能D. 流水只具有动能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滚摆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B. 滚摆在最高点的动能为零C. 滚蛋在最低点的动能为零D. 滚摆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小明荡秋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最高点重力势能为零C.在最低点动能为零D.在荡秋千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4.小明荡秋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最高点重力势能为零C.在最低点动能为零D.在荡秋千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5.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车,车速也会加快,这是因为( )A.人与车的动能保持不变B.人与车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C.人与车的机械能不断增大D.人与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动,重力,弹性,15。2.重力势,动,动,重力势,动,势,守恒。3. 机械能,水,风,水位,重力。课堂导学1.动,重力,弹性,15。2.大,小,动,重力势,大,小,重力势,动。3.重力势,动,动,重力势,动,势,守恒。4.势,势,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5. 机械能,水,风,水位,重力。6.动,动。课堂练习:1.D;2.C;3.A;4.D;5.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