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中考历史复习: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福建地方史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福建省中考历史复习: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福建地方史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上的
——福建地方史篇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方史
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市。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元朝时期,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的历史文化代表为“八闽文化”。福建省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开放优势明显,对外交流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是中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知名商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和开洋地。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福建省简介
福建省地图
线索一
政治建制、对外关系(古代史上的福建)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角度一:中央政府对福建地区的管辖
时间 重要大事 备注
秦朝 秦统一六国后,南平百越,建立郡县制,在闽越人活动地区置闽中郡。 -
唐朝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宋朝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北宋政府将澎湖及其附属的台湾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归福建泉州。即福建泉州行政上管理澎湖群岛,而澎湖管辖台湾、钓鱼诸列岛屿(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泉州)管辖。
元朝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福建泉州同安县,标志着中央政权正式管辖台湾地区
清朝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从此,台湾作为福建省属的一个府,建制长达200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政治 秦朝 秦始皇统一后,在福建闽越人活动地区设置闽中郡,
由闽越贵族实行自治;
汉朝 汉高祖时,闽越人首领无诸被立为“闽越王”,建都于冶城(今福州),控制闽北和福建其他地区;
唐朝 唐开元二十一年第一次出现“福建”这一名称;
北宋 设福建路,下辖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及邵武军、兴化军,这八个行政区沿用到元朝,前后400余年,简称“八闽”;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一
政治建制、对外关系(古代史上的福建)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角度2:福建见证下的古代交流
项目 重要大事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 汉朝时开通,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泉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发端于1500多年前的南朝梁代,兴起于唐、五代,繁盛于宋元,衰败于明清。
海外贸易管辖机构——泉州、福州市舶司 宋朝政府鼓励立海外贸易,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使泉州港正式成为北宋政府对外开放的法定贸易港。1472年(明朝宪宗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至福州。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2020年中国申遗项目,2021年7月25日在中国福建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名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
相关链接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相关评价:泉州的一系列遗址展示了宋元时期(公元10 - 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商业中心的活力,以及它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泉州的繁荣是在亚洲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时期。该遗址包括宗教建筑,包括公元11世纪的青井清真寺,中国最早的伊斯兰建筑之一,伊斯兰坟墓,以及一系列的考古遗迹:行政建筑、对商业和国防很重要的石码头、陶瓷和铁的生产遗址、城市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古代桥梁、宝塔和碑文。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泉州在阿拉伯语和西方文献中被称为塞顿 (Zayton)。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一
政治建制、对外关系(古代史上的福建)
角度3:古代海外侵略与民族抗争
大事记 具体事件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先后平定福建、广东等地的倭患,使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基本解除。
郑成功 收复台湾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统一。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抗倭
(1)背景: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
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倭患”日益严重。
(2)事迹:①1561年,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②戚继光率军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浙江台州
反侵略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588年1月)
项目 具体内容
台湾地区 举措 1662年,     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     ,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作用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台湾府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角度3:古代海外侵略与民族抗战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被称为“开台圣王”。谥号武王
反抗侵略、谋求自强(中国近代史上的福建)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二
名称 大事记 鸦片战争,被迫开放 厦门、福州的开放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启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福州 船政学堂 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学堂,除了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海军将士外,还造就了萨镇冰、严复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军事、外交、翻译、教育人才。
福建海军 从19世纪70年代起到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名称 大事记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侯官人(今属福州市)。1839年在虎门海滩前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标志着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胜利。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他被誉为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 福建侯官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所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主编的《国闻报》成为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基地。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抗侵略、谋求自强(中国近代史上的福建)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二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三
角度3:对外窗口、开放前沿(现代代史上的福建)
名称 具体内容
厦门设立 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建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并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
泉州港成为 对外开放港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3年,泉州港被国务院批准为24个对外开放港口之一。
【课堂拓展】
Q: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时间 概况
1980年 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大连、福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和闽南三角洲(漳厦泉)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88年 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等纵深推进;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四: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你知道了解的多少?
朝代 姓名
宋代 以前 闽越王无诸、陈宝应、陈元光(“开漳圣王”)、王审知、留从效、陈洪进、李仁达、董奉、欧阳衮、百丈怀海、黄檗禅师、本寂、吴夲(中国医神,保生大帝);
宋元 朱熹、李纲、宋慈、苏颂、蔡襄、蔡京、曾公亮、章惇、吕惠卿、柳永、刘克庄、张元干、杨亿、吴激、郑思肖、谢翱、萧德藻、黄升、黄公度、敖陶孙、严羽、郑樵、郑侨、袁枢、杨时、游酢、胡寅、胡安国、胡宏、罗从彦、蔡元定、蔡沈、陈普、真德秀、陈淳、郑文宝、吴充、黄潜善、章得象、曾慥、杨载、陈文龙、蒲寿庚、陈友定;
明代 李贽、俞大猷、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陈永华、叶向高、杨荣、黄道周、张瑞图、边景昭、王慎中、曹学佺、何乔远、谢肇淛、陈第、郑善夫、何朝宗、隐元、邓茂七;
清代 洪承畴、施琅、林则徐、李光地、蓝鼎元、黄慎、伊秉绶、华岩、上官周、余怀、梁章钜、郑孝胥、沈葆祯、陈宝琛、陈衍、林云铭、张际亮、林昌彝、潘振承;
近现代 严复、辜鸿铭、林觉民、方声洞、冰心、邓拓、林语堂、郑振铎、林徽因、梁遇春、萨镇冰、萨师俊、马约翰、林森、林祥谦、郭柏荫、黄乃裳等;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线索五:福建地方代表民俗
Q:福建的地方风俗,你知道多少?
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吴真人
妈祖,俗称“海神娘娘”
项目 朝代 重要大事
政治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隶属福建泉州府,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明朝 明朝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俞大猷(福建晋江人)与倭寇激战13年,奋勇保卫祖国的海疆。
清朝 1662年,郑成功(福建泉州南安人)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领域 朝代 重要大事
经济 宋元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泉州设置市舶司,泉州市舶司的设置,意味着泉州港正式成为北宋政府对外开放的法定外贸港。
明清 闽商成为十大商帮之一。
清朝 在“海禁”政策的影响下,福建省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的通商口岸。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重要大事
被迫开放 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福建的福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兴 办 船 政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福州船政 学堂 洋务运动期间,沈葆桢等人成立福州船政学堂,除了培养大批优秀的海军将士外,还造就了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对中国近代军事、外交、翻译、教育等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经济特区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4个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福建的福州;
开放区 1985年,中国又把闽南东三角地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7月25日,中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审议,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名称 大事
红色道路——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最紧要的是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
回顾旧知·延伸拓展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福建地方史
专题训练·直击中考
1.(2022·福建中考)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
A.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2021·福建中考·15)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
A.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D.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答案】C
【答案】A
3.(2021·福建厦门·32)据《福建日报》 2020年4月20日报道,今年我国的申遗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已正式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写到: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遗产危机在警示】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有些地方在争得世界遗产的荣誉之后,无节制地进行开发,无限制地招揽游客,使文化遗产和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敦煌莫高窟,由于游人过多,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像已蒙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摘编白《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教版)
(1)运用材料一、二,从一个角度沦证“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5分)(2)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协调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宋朝时,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非常繁荣,(1分)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贸易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1分)元朝时,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世界上重要的商贸港口。(1分)与日本、高丽、东南业、印度、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国家或地区都有贸易往来。(1分)由此可见,泉州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1分)(2)①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②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保护工作等。(答案须围绕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展开,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分,满分2分)
专题训练·直击中考
4.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明朝政府……宣布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于是,大量的满载生丝和丝织品的中国商船涌向马尼拉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交易……由此说明,海上丝绸之路至此已发生了新的变迁,即从原先向西经东南亚到印度洋、非洲,转而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专题训练·直击中考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最先致力于开辟海上航线的皇帝?当时“海上航线”最远到达什么地方?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哪一发明有利于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变化后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哪次远洋航行为这一变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汉武帝。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2)瓷器。指南针。市舶司。(3)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促进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专题训练·直击中考
5.(2022·天津初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撒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6分)
专题训练·直击中考





专题:福 建 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